核心提示:奶粉行业大整顿正式拉开帷幕。昨日,《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正式打出奶粉监管组合拳。
奶粉行业大整顿正式拉开帷幕。
昨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打出奶粉监管组合拳。
在同日召开的“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媒体座谈会”上(以下简称“媒体座谈会”),相关政府部门的负责人明确表示,自文件下发日起,两年内不再核准新建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项目,任何企业不得贴牌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对现在市面上到处可见的来自新西兰等奶源地的进口奶粉,也将加强管理,打击“假洋鬼子”。
暂停核准新奶粉
此前在6月18日,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王黎明公开对媒体表示,自文件下发日起,将不再审批新的婴幼儿奶粉企业。而昨日公布的“意见”中规定,“严格婴幼儿配方乳粉新建和扩建项目的核准。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经营单位许可管理,严格审核经营条件,在食品流通许可项目和注册登记项目中实行分类单项审核和管理。”
在昨日的“媒体座谈会”上,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巡视员高伏对“严格核准”做了明确的说明,所谓的“严格核准”其实就是“暂停核准”。
高伏解释道,“因为现在当前的重点工作从行业准入这个角度来讲,需要严格执行产业政策、生产,包括实施G M P,应该说这三个方面的联动,实际上是提高了对行业准入的门槛,同时今年要开展企业项目的清理审查。目前是两年内,就是在‘十二五’期间,不再核准新建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项目,是暂时停止新的核准。”
此外,高伏还表示,“接下来对2011年以来新建的项目要做清理和审查,在这个基础上,重心要放在推动127家企业的兼并重组上,同时改扩建的项目要在兼并重组的条件下进行,如果不是兼并重组,简单意义的改扩建也是不能核准的。”
“对中国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应实行淘汰制。”中国乳业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对南都记者说道,“应该严格限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数量,实施年审和淘汰制度,对没有市场、没有产量、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应及时予以淘汰。”
宋昆冈还建议,由食药监管总局统一审核发放乳制品及婴幼儿乳粉食品生产许可证,严格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证发放标准和审核程序,从而保证审核工作的公开、公正、透明。
进口奶粉将收紧
对于备受关注的婴幼儿奶粉贴牌、委托、分包生产的现状,“意见”中规定,“任何企业不得以委托、贴牌、分装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得用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得使用牛、羊乳(粉)以外的原料乳(粉)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副司长马纯良认为,“有的企业不具备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条件。还有个别企业可能生产能力不够,委托别的企业进行生产,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要按照严格的许可条件进行管理,这也是为了保证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质量安全。”据了解,在国内销售的国内外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自文件下发日起,需统一进行标签备案、配方备案、企标备案,具体工作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国市场上委托、贴牌生产的奶粉中,存在大量的由个人或公司到新西兰或荷兰等世界主要奶源地注册品牌,并委托海外工厂加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面上打着产地为新西兰或荷兰的奶粉品牌,多达三四百种,然而就之前南都记者向旅居新西兰和荷兰等地的华人了解,当地超市商场等日常渠道中卖的奶粉种类不会超过十种,而且绝大部分都是雀巢、惠氏、达能等跨国奶粉巨头的旗下品牌。换句话说,目前中国市面上的打着新西兰、荷兰旗号的进口洋奶粉,其实大部分都是“假洋鬼子”。
然而,对这种海外贴牌的奶粉,“意见”中没有明确的限制,马纯良也承认了这一点,不过,他也对记者透露,“今后对进口的婴幼儿配方乳粉要实行企业注册制度,也就是向中国国家质检总局申请注册时,不光要注册企业,还要注册品牌,才能够进口。而不是现在社会上反映的几千块钱到国外进行生产,然后就可以进口。”
有不愿具名的某进口品牌代理商对南都记者表示,“之前已经被政府相关部门约谈过,接下来对于进口奶粉肯定要收紧,除非是真正进口本土品牌,否则之前那种中国人在海外花点钱注册个公司,然后委托国外的奶粉厂进行代工,最后成为洋品牌堂而皇之进入中国的路径变得越来越困难,而且对于这种‘假洋鬼子’的奶粉,未来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可能会被注销,从此再也难以翻身。”
自建自控奶源
此外,“意见”也对奶源做了一些规定,诸如,“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须具备自建自控奶源,对原料乳粉和乳清粉等实施批批检验,确保原料乳(粉)质量合格。严格执行原辅料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出厂全项目批批检验、销售记录和问题产品召回等制度,建立完善电子信息记录系统。”
宋昆冈对南都记者透露,“奶源是控制奶粉质量的首要环节,奶源紧张、奶价高是目前行业面临的突出矛盾。近十几年来,我国奶源增长一直维持在15%以上,但从2008年开始,增长率一直维持在2%左右。2010年1 .91%,2011年1 .67%,2012年2.3%.去年主产区的一些地方奶牛饲养量大幅减少,奶源紧张、抢奶现象又在上演。奶价在一路高歌中行进。”
为此,他建议乳企继续加大自有奶源基地建设,采用多种形式扩大自有奶源比例。2012年各重点企业在自有奶源建设方面取得了不小成就,自有奶源的比例大幅提升,一些企业自有奶源比例超过40%,先进企业达到60%,有的已达100%.宋昆冈希望2013年各企业要继续加大自有奶源基地建设的投入,扩大自有奶源的比例,保证原料乳的供应和质量安全。
[相关报道]伊利飞鹤完达山正“相亲”
南都讯 记者侯睿之 蒙牛日前花费百亿收购雅士利的事情引起全行业震动,工信部也公开站出来表态对类似的行业并购行为给予支持。奶粉行业的并购热潮似乎刚刚开始,“谁是下一个被并购的对象”,成为市场热议的话题。近日有消息称,完达山和飞鹤正与伊利洽谈并购事宜,但当事三方均对此予以否认。
目前国内奶粉品牌产量中,伊利、完达山和飞鹤分别位列第一、第二和第三。此前,有不愿具名的行业人士对南都记者表示,伊利目前正与后两者洽谈并购事宜,这也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内部人士的证实。
然而,三家公司目前对此事都是坚决否认。伊利的对外联系人对南都记者表示,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收购对象,不过政府部门确实希望伊利的奶粉进一步做大做强。而完达山有关负责人则表示,完达山目前在中国是有相当实力规模的,没有和任何一家企业谈收购的事情。即便有关于收购信息,也只有完达山收购别的企业,而不存在别的企业收购完达山。飞鹤乳业的态度也很明确,“飞鹤乳业有一条贯穿婴儿奶粉上下游的完整产业链,有自己的可控奶源,绝不会被别人并购。”
根据伊利2012年年报,去年伊利奶粉的销售收入接近45亿元,有资料显示,在目前全国的婴幼儿奶粉企业中,市场份额排名第四。有分析师告诉南都记者,“伊利本身的奶粉业务已经足够强大,而完达山和飞鹤在二三线市场的销售也不错,假如并购成功,如何处理自有品牌和并购品牌的关系,是一件比并购本身困难的多的事情,如果处理得不好,甚至可能影响自由品牌的业绩,这和蒙牛收购雅士利的情况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