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强指数降至年内新低引热议 经济悲观情绪加剧

2013年06月20日 00:59  经济参考报 
秦迎 绘 秦迎 绘

  “从投资到工业增速,到CPI、PPI,再到信贷,最后是进出口,数据接连出现出人意料的变化,一个比一个疲弱,市场信心也一再被打击。”国内某证券一位宏观经济分析师对记者说。

  而这也是市场对5月数据的共同直观感受。近日陆续发布的5月份经济数据,多项低于预期。接连印证当前经济出现回落,复苏乏力。

  此外,海通证券最新测算指出,由工业用电量、铁路货运量、银行中长期贷款三大权重构成的“克强指数”5月为4.02%,降至年内新低。该指数是英国著名政经杂志《经济学人》在2010年推出的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命名的,用于评估中国GDP增长量的指标。

  表现不佳的经济数据引发市场悲观情绪,多家国内机构和外资投行纷纷调低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而经济学家们则指出,当前经济虽然出现放缓但仍在合理区间,并不意外。当前放缓主要原因并非短期冲击,而是经济整体进入了新的常态。

  复苏乏力

  5月多项经济数据低于预期

  近日陆续发布的5月份经济数据,多项低于预期。接连印证当前经济出现回落,复苏乏力。

  首先是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不及预期,C PI增速放缓和PPI降幅扩大出乎意料。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9 .2%,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投资累计增速由20.6%继续回落至20.4%;C PI同比增长2.1%,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PPI同比下降2.9%,创下自2012年10月以来8个月新低。

  此外,作为更能反映经济现实状况的重要指标,5月用电量、新增贷款等数据的表现也低于预期。其中,5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 .0%,比上月下降1.8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新增人民币贷款6674亿元,较上月回落1255亿元,远低于此前市场预期。

  最出乎意料的还是8日海关总署公布的进出口数据。尽管考虑到监管收紧会挤出虚假贸易水分,业内已经预期外贸增速会有所回落。但是进出口、出口、进口的同比增速,分别从上月的15.7%、14.7%和16.8%,大幅跳水至0.4%、1%和负增长0.3%,还是让业内人士始料未及。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即使剔除掉对港贸易部分,今年1月至4月全国出口增长仍达到8 .5%,而5月当月若不计对港贸易,全国进出口同比下降0 .12%,其中出口和进口分别下降0 .17%和0 .08%。也就是说 ,5月 外 贸 意 外 跳 水 ,并 不 仅 是“挤水分”造成的。分地区的数据进一步印证了外需普遍走弱的事实:5月,我国对日本、美国、欧盟、东盟和 金 砖 国 家 的 出 口 增 速 均 出 现 回调。

  “非预期回落”,中国人民大学经 济 学 院 在 宏 观 经 济 形 势 报 告(2013年中期)中如此描述当前的经济形势。

  海通证券最新测算指出,由工业用电量、铁路货运量、银行中长期贷款三大权重构成的“克强指数”5月为4.02%,降至年内新低。

  担忧加剧

  市场对经济悲观情绪弥漫

  5月经济数据表现疲弱,令市场对中国经济下行风险的担忧加大,悲观情绪弥漫。近期,包括巴莱克银行、摩根士丹利、中金、申银万国[微博]等多家国内外机构均下调了中国经济的增长预期。

  在外资投行中,瑞士银行集团和苏格兰皇家银行分别将对中国2013年的经济增长率预测值调降到了7.5%,澳新银行和摩根士丹利则将预期降至7 .6%。巴克莱银行给出的预测是7.4%,是1990年以来最低的年度增长率。更为悲观的是,野村证券在最新报告中指出,二季度中国经济有30%的可能性出现低于7%的增长率。

  国内机构观点也大致相同。申银万国证券分析师李惠勇表示将全年经济增速预期调低至7.6%。中金公司将二季度G D P增速预测由此前的7.9%下调至7.7%,将2013年G D P增长预期下调至7.7%。

  业内专家表示,目前经济增长的主要制约来自需求面。从外部看,近几个月,全球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趋于严重。世界贸易组织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球货物贸易进出口分别同比下降0.44%和0.03%。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经济体进口分别下降了2.6%、6.2%、7.2%,而且这一趋势目前看来仍在延续。

  “应该说,前4个月中国外贸的增长相当程度得益于去年以来实施的外贸稳定政策和部分外需市场的回暖,但是这些有利的因素到了5月份就基本消化殆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说。

  而从内部看,内生动力不足突出表现在制造业投资走弱。制造业产能的结构性过剩依然存在,制造业企业盈利能力不强,而政策预期又落空,企业投资意愿下滑。而地方融资平台、地产商吸纳过多资金,推升了社会融资成本,使得大量中小企业经营环境持续恶化,造成投资的挤出效应,进一步压低制造业投资规模。此外,基础设施投资受制于地方投融资困局,房地产投资在需求回落下放缓。

  “由于需要去库存、去产能和去杠杆,在内需无力刺激的情况下,外需又因人民币汇率高估而受阻。‘内外同憋、两头夹攻’的结果,就会造成经济‘慢节奏、弱复苏、会反复’的局面。”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微博]说。

  前景展望

  经济放缓仍处合理区间

  在市场弥漫的悲观氛围中,经济学家们的观点则不尽相同,他们更多立足于中长期趋势分析判断,认为当前经济虽然放缓但是仍在合理区间,并不意外。当前放缓主要原因并非短期冲击,而是经济整体进入了新的常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张立群表示,当前要全面、客观、准确地看待中国经济。悲观情绪主要是因为去年普遍认为中国经济进入上升周期,且在去年三、四季度之时,周期性回调已经见底,因此看到最近两个月的数据就开始全面悲观。这样的情绪对于正确把握未来形势、做出决策是不利的。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也持相同观点。他说,之所以大家会认为是“非预期回落”,最主要是预期经济从去年底就开始企稳回升了,预期今年还是继续回升,但并非如此。

  王一鸣说,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进入了7%至8%增长的阶段,进入到新的常态。面对当前的经济放缓,不要充满惋惜和担忧,需要换一个角度,看到积极因素和积极意义。例如服务业比重的增加、研发投入的占比、消费率贡献的增长等。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5月份的数据表明经济复苏乏力,处于一个短期回落区间。而5月份的多项数据低于预期在很大程度上是1至4月份的表现超出预期,尤其是带有水分的出口数据。

  王晋斌表示,当前的经济表现可以看作是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综合的产物。去库存周期的拉长表明了周期性因素的存在,而“国五条”、“八项政策”等因素带来的结构性调整也带来了经济复苏结构性的疲乏。但更深层次的要看到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体制扭曲和资源错配等影响经济中长期发展的因素,如融资平台风险、房价泡沫、影子银行的套利和货币超发等等。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将制约中国经济复苏的力度和复苏的时间。

  中国农业银行战略规划部研究员付兵涛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虽然经济增速有所下滑,但总体仍处于合理的区间。由于人口红利下降使得劳动力成本上升、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以及产业升级缓慢,投资回报率下降。中国的基础服务体系效率仍然不高,企业创新机制还不健全,生产率短期内也难以有效提升。这些结构性因素导致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因此,当前经济增速基本上与潜在增长率相协调,与生产要素的供给能力和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相适应。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河南官员强奸11名幼女被执行死刑
  • 体育曝卡马乔最早年底走人 科比最迟12月复出
  • 娱乐港姐二轮候选佳丽秀彩妆变白富美(组图)
  • 财经央视驳高房价利于穷人:迎合多套房买家
  • 科技传微软收购诺基亚谈判破裂:价格未谈拢
  • 博客70%年轻女性是大叔控 日本邮局送歉条
  • 读书1949中国黑帮的末日挽歌:江湖(全)
  • 教育704所高校各学科排名 宁夏高考成绩查询
  • 育儿5岁幼儿被遗忘在幼儿园接送车内昏迷死亡
  • 叶檀:中国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
  • 徐斌:财政货币化是大趋势
  • 姚树洁:为何许多中国女孩愿意嫁大叔
  • 陈杰:中国城镇住房四大问题如何解决
  • 周彦武:金融危机就在月底
  • 潘英丽:股市变革是金融改革突破口
  • 陶冬:盖茨比曲线与机会的固化
  • 王东京:工业文明的代价已不堪重负
  • 刘泳华:信房价跌半不如信国足赢球
  • 叶檀:不动产登记难于上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