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无人愿掌舵:每天睁开眼都有3亿利息要还

2013年05月31日 23:49  经济观察报 

    【相关专栏】中国外储投美楼市是战略错误

  谁来掌舵中投

  欧阳晓红

  中国决策层正在为寻找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的掌门人犯愁。

  原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投)董事长楼继伟履新国家财政部部长两月有余,但是谁来接替他执掌中投呢?“估计最后还是上海常务副市长屠光绍。”5月29日,一位接近中投公司高层的人士无奈地说。其潜台词可能是相关部门“扫描一圈”后回到原点——聚焦于最初的人选安排。

  5月28日,屠光绍仍以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身份出席第十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其间,他以“人还在上海”策略回应关于其出任中投董事长与否的疑问。

  中投5月27日对外公布了新任监事长李晓鹏。问及中投董事长人选何时敲定?中投方面称暂无可以对外发布的确切消息。

  一位中投接近人士透露,中投2012年的投资收益率超过10%。楼继伟在述职报告上信心满满,称中投五年滚动年化投资回报逾5%。这对于一个年轻的投资公司来说,表现并不差。

  “根本原因还是企业体制与机制的问题。体制决定机制,机制决定能否留人才。”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对经济观察报说,“官方投资机构很难出一个像沃伦·巴菲特那样的人物。”

  国家行政管理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告诉经济观察报,目前中国的用人机制也许无法吸引市场化的高端投资人才。

  谁来执掌

  “这都成为中国金融圈高层公开的秘密了。”上述中投接近人士说。原来,自不久前决策层敲定由屠光绍接棒楼继伟,但貌似被婉拒后,遂在诸如央行、国开行、工行等合适人选中找了一圈,也不见有谁动心。

  “高风险,风口浪尖,绩效导向,巿场化诉求与行政色彩机制的予盾。”竹立家这样形容中投高管们的“苦衷”。

  上述中投公司接近人士亦坦言,有关会议确定让屠光绍来,但其顾虑较多。结果发现在合适人选中寻找一遍后,大家都有顾虑。相关机构也在做工作。

  也有监管层人士认为,如果屠光绍离开由其一手主导的上海金融中心,诸多创新改革或将放缓,上海也需要屠光绍。

  可能最让管理层头疼的是,中投每年至少5%的投资回报率。每天睁开眼后需要支付3亿的利息。此外,如果与其他国有金融机构比较,中投有几个不足:机构网络,经营团队,投资平台,稳定的客户关系,以及非市场化运行机制等,高手不愿来,工作也难办。

  加之,“中投有一半资金都在国际市场运作,投资压力与风险都很大。不像国内(中央汇金公司)得益于几大银行的贡献,不难实现既定的利润目标。”上述高层接近人士分析。

  如此,自从诞生之日起就承担了巨大成本压力的中投似乎变成了决策层眼中合适人选谁也不愿意来的“烫手山芋。”包括中投成立之前投资黑石基金的浮亏,似乎也是一个恶毒的咒语。

  这种结果与五年前中投成立之时,公众对中投掌门人的期许形成巨大反差。

  2007年9月29日中投成立时,由原国务院副秘书长转身中投董事长的楼继伟说,中投公司承担着深化外汇投资体制改革、拓展国家外汇储备的运用渠道,提高国家外储长期收益的历史任务。

  迄今为止,在楼继伟看来,中投基本达到成立之初确定的目标,并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投资风格和管理模式。

  逻辑上,按楼继伟的说法,滚动年化投资回报逾5%的账面业绩并不差。中投为何会成为烫手山芋?

  竹立家对经济观察报分析,可能在于,公众对极具市场影响力的中投期望值很高,中投一举一动备受关注;工作岗位的“风险”值很高。才出现备选人不愿意接手这块烫手山芋的现象。

  “相信只有真正精通各类投资的人才会去。但某种程度上,中国的用人机制偏偏又很难选聘到类似中投公司所需要的投资人才。”竹立家说。

  对外经贸大学丁志杰[微博]教授也认为,坐在该位置很容易被烧伤。

  作为曾经的中投公司掌门人,楼继伟不是没有被公众言论灼伤过。也许是巧合,在中投公司官网上,楼继伟的最后一篇领导讲话中,有一句“我们这个社会需要理性、宽容”。

  “人财”两难

  现在,相关部门正在进行例行离任审计。楼继伟自2008年7月至2013年3月任中投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汇金”)党委书记、董事长。之后,中投与汇金的掌门人便成为了一个问号。

  对中投来说,这可能是一段尴尬期:在国家财政部官网上,财政部部长赫然写着楼继伟的名字。但中投官网上的董事会成员名单中,也依然写着楼继伟的名字,放着楼继伟的简历。

  实际上,中投今天的“日子”,在楼继伟及其领导班子的共同努力下,较之前已经好过多了。

  楼继伟曾坦言,资本来源决定了投资理念和投资方向。如果中投每年必须付5%的利息,而又没有其他的便利条件,那么就只能投资政府债和投资级的公司债。但因为有了汇金的收益和现金流,中投资产配置可以更为积极,同时还可以使投资的周期更长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1年起,中投董事会将投资周期延长至10年,把滚动年化回报作为评估投资绩效的重要指标。

  但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中投需要具备可持续性的长期盈利能力;而足够的财力与人力资源支持或许是其长效机制建立的前提。然而,截止到目前,中投并没有一个固定的长期注资机制。此外,中投还面临专业投资人才流失的烦恼。

  人、财“两难”令中投在投资布局上可能难免有些“谨慎”。“中投去年低配欧洲、超配美国和发展中国家市场。”楼继伟在1月14日召开的2013年亚洲金融论坛上表示。如此策略或许令中投规避了浮亏风险,是其在2012投资表现不俗的原因之一。相反,去年欧洲股价下跌令挪威主权财富基金损失150亿美元。

  不过,最终挪威主权财富基金2012年录得13.4%的总投资回报,超过中投。根据其官网数据显示,2012年挪威主权财富基在股票、债券和房地产上的投资比例为61.2%、38.1%和0.7%。

  回眸中投成立以来的账面业绩,有这样一组数据:期境外投资组合2008年年化收益率为-2.1%;2009年境外投资年度收益率为11.7%,累计年化收益率4.1%;2010年该数据年度收益率达到11.7%,累计年化收益率为6.4%;2011年年度收益率为-4.3%,累计年化收益率为3.8%。2012年预计全球组合投资回报率10%,年化收益率超过5%。

  反观中投的投资轨迹,可以看出,从空仓到满仓,时间跨度不过三年,中投的投资策略逐渐成熟;这其间,基于“顺应境内外投资业务法律合规要求,提高投资效率”的考虑,中投于2011年9月28日成立中投国际承继中投原有境外投资业务及经营原则和运作模式,负责部分外汇资产的投资和管理。2011年12月,国家陆续向中投国际注入300亿美元现金。

  楼继伟曾表示,2008年市场非常不好,中投的观点是不投资;2009年中投看到很多困境投资机会,各个行业投资回报不错;2010年后中投较全面地展开各方面投资;而2012年较为艰难,大部分是进行公开市场投资,包括股票和债券,另有不到一半资金投资长期资产。

  其实,“所谓投资风险、压力等,包括投资回报等都不是问题。这些并不重要,因为全世界都想帮你,核心问题是机制。”谢国忠说,“有了巿场化的好机制,还怕吸引不了高手吗?”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厦门公交车起火致47死 初定是刑事案
  • 体育法网小威完成对莎娃13连胜 11年后再夺冠
  • 娱乐指原莉乃爆冷夺冠AKB决选 大岛优子惜败
  • 财经5月CPI增幅降至2.1% PPI创8月新低
  • 科技诺基亚三星或掀起智能手机相机大战
  • 博客实拍大蒜降价引来市民疯抢购(图)
  • 读书绝世赌局轻翻定乾坤:大清赌王
  • 教育高考作弊器藏进卫生巾 作文 真题
  • 育儿强生51次全球召回48次将中国排除在外
  • 冯矿伟:节后股市将先抑后扬
  • 徐小明:IPO让证监会受夹板气
  • 陶冬:非农就业改善 黄金价格受伤
  • 苏鑫:房企资金来源方式出现大变化
  • 尹中立:经济弱复苏点燃房地产虚火
  • 梅新育:不可低估朝鲜发展潜力
  • 刘远举:离婚避税是奖励优质婚姻吗
  • 谢百三:什么原因让A股力不从心
  • 尹中立:融资融券制度存在漏洞
  • 商寅泉:城镇化绕不开的几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