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80部委公布三公预算 中央本级减少1.26亿元

2013年04月19日 02:27  第一财经日报 

  田享华

  财政部昨日公布,2013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79.69亿元,比去年预算执行数减少了1.26亿元,兑现了“三公经费”“只减不增”的约定。

  同日,中央部门2013年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也一并亮相。截至发稿,共有80多个中央部门公布了“三公经费”预算,涵盖了国务院组成部门、直属特设机构、直属机构、直属事业单位、部委管理的国家局,以及最高检等机构。

  在《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跟踪到的40个部门数据中,三分之一的部门“三公经费”预算与去年持平,六分之一预算增加。

  此外,“三公经费”公开在细化上也有所突破,一些部门将“三公经费”单独展示出来,并详细说明了与“三公经费”支出相关的车辆购置数及保有量、因公出国(境)团组数及人数和公务接待人数等情况。

  中央本级预算减少1.26亿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答记者问时曾“约法三章”,其中之一为“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他强调“中央政府要带头做起,一级做给一级看”。

  根据财政部昨日公布的数据,2013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79.69亿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21.36亿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43.99亿元,公务接待费14.34亿元。与2012年预算执行数相比,2013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减少了1.26亿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减少0.29亿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减少0.33亿元,公务接待费减少0.64亿元。

  财政部网站称:财政部将继续完善“三公经费”管理制度,细化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编制,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预算规模,中央本级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总规模比上年只减不增。

  对于中央预算总量下降,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所所长匡贤明认为这是好事,但并不一定代表结构优化,还是可能存在该用的没用、不该用的却用了的情况。此外,中央部门能够做到并不代表地方就能做到,可能更需要加强对于地方的监督。

  增加预算有理由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的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是随着7月部门决算一起公开的,今年则提前到3月首次与部门预算同步公开。

  在预算增加的部门中,国家民委和文化部以及审计署等增加金额较多。国家民委今年“三公经费”预算3730万,比去年增加了598万,其报告上没有解释原因,数据显示三项内容都增加了,公务用车一项最多。

  文化部“三公经费”比上年增270万,主要原因是:根据我国政府与联合国[微博]教科文组织签署的有关协议,2012年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成立,该机构设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需要进行国际文化交流,因此因公出国(境)费用增加了213万元。

  审计署2013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总额为2687.06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和公务接待费都与2012年持平,但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增加了126.06万元。审计署解释说,2012年的“三公经费”里没有编报买车的预算,只报了运行维护费,今年恢复了申报6辆公务用车的购置预算。而之所以买车是因为“目前审计查办案件和审计业务用车主要通过调剂公务用车、向社会租用车辆等方式解决,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同时特派办有100辆车的使用年限超过8年,急需更新”。

  住建部“三公经费”也比去年增加了4万元,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外事接待费;民政部也出于相同的原因增加了80万元,两部门均强调了厉行节约的重要性。

  减少预算有无奈

  财政部预算司负责人称,编制2013年部门预算时,财政部在继续按照零增长原则对中央部门2013年“三公经费”预算严格控制的基础上,将公务接待费预算总体压缩了4.3%。同时,严格控制“三公经费”预算调整,预算执行中原则上不追加部门“三公经费”预算。

  压缩“魄力”在气象局的报告中表现得比较明显。该局今年预算数较上年减少210.93万元,全部为公务接待费减少。工信部也在报告中称,“三公经费”预算减少的原因是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与上年持平,但公务接待费比上年减少94.22万元。

  科技部也明确提出,按照中央厉行节约的工作要求,今年进一步压缩公务接待费的预算水平,“三公经费”预算数较2012年预算数减少100万元。此外,由于主动压缩各项“三公经费”支出,该部门去年“三公经费”预算执行数也比预算数减少了647.21万元。

  国家邮政局则成为了压缩预算“功劳”最大的部门。国家邮政局2013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为3900.38万元,比2012年调整预算数减少5664万元。

  不过,记者发现,这一预算对比减少也有些无奈。在2012年预算里,国家邮政局新设的省以下邮政监管机构公务用车购置费就达6975万元,但因为资金到账较晚、车辆编制的审批和政府采购需要一定周期,所以,2012年未执行完,今年将继续使用。

  从去年底以来,中央三令五申表示要缩减“三公经费”,从中央“八项规定”,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批示,再到李克强总理“三公经费”只减不增的承诺,能否在一年的实践中成功兑现?对此,匡贤明认为“只要有决心,就可以做到”。他认为,公开不是目的,目的是“三公经费”能够接受社会的监督。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央本级三公预算公布:公车费近44亿
  • 体育湖人胜火箭西部第7收官 季后赛西部对阵
  • 娱乐台57岁作词人急办爷孙婚 嫩妻父欲告诱拐
  • 财经3月70大中城市仅温州房价环比下降
  • 科技大佬当年:上升期的史玉柱与陈天桥
  • 博客吕令子大学生活照(图) 戴旭回应南周访谈
  • 读书正说六宫:后妃们的"工资"差别有多大
  • 教育精英入围城 在港内地生的“七年之痒”
  • 育儿去香港抢不成奶粉抢纸尿裤?(图)
  • 冉学东:金价下跌必然预示着房价下跌吗
  • 袁一泓:呼吁彻底断绝福利分房
  • 姚树洁:撒切尔夫人鲜为人知的一面
  • 徐斌:滞胀是全球经济逃不掉的命运
  • 叶檀:黄金下跌预示着新一轮经济危机?
  • 张明:躲不开的实际汇率升值
  • 陶冬:去年的经济政策基本失败
  • 李罗力:国五条错在哪里
  • 孙立坚:中国为何要关注资产的安全性
  • 洪平凡: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经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