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最幸福央企:中海集运等平均年薪超40万

2013年04月19日 00:59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安丽芬

  实习记者 朱丹丹 北京报道

  员工平均年薪40万元,对于绝大部分公司和白领来说,都是难以实现的梦想。

  即使是银行系统里以高薪著称的招商银行中信银行,还有薪酬跟国际接轨的中信证券,在2012年,他们的员工平均年薪也没达到令人难以想象的“40万”。

  但是却有两家央企的员工“幸福”地达到甚至超过了这一数字。

  根据“本期工资福利总额=期末应付职工薪酬-期初应付职工薪酬+本期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除以员工总数得到的便是员工该年度的平均薪酬。其中,应付职工薪酬来自合并资产负债表,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来自合并现金流量表。

  这样算出来的数字不仅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还包括职工福利费、五险一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解除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及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截至4月15日,共有208家上市央企披露2012年年报。本报记者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并排序后,中海集运以平均年薪41.5万元脱颖而出,其次是中工国际以平均年薪40.2万元居亚军。

  这个数字让人惊艳。以往,一提起高薪行业,金融会首当其冲,其它行业尤其是制造业更不值得一提。

  平均年薪3年翻倍

  跟中石油、中石化这种超大型央企相比,中海集运可以说是籍籍无名,其规模在诸多央企里也基本排不上号。

  截至2012年末,中海集运的总资产为512亿元,净资产为237亿元,去年营业收入为325.8亿元。

  中海集运主要从事沿海运输、远洋运输、国内江海直达货物运输、集装箱运输及揽货订舱等。其中,主要业务是集装箱班轮运输,该业务占公司营业收入的96%,2012年的毛利是-0.9%。另外一块业务是码头,2012年的毛利是40.6%。

  在过去的4年里,中海集运是盈亏相间。2012年刚刚扭亏为盈,净利润为5.23亿元。2011年,中海集运亏损27.4亿元。2010年盈利42亿元,2009年亏65亿元。

  其主营业务收入自2010年起也在不断下降。2010年至2012年,中海集运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348亿元、283亿元和325.8亿元。

  在这样的业绩下,中海集运2012年支付的职工薪酬达19.9亿元,平均职工薪酬则高达41.5万元,同比增26.5%。

  在过去4年,中海集运的平均职工薪酬同比增长幅度逐步增大。2009年,其平均职工薪酬为19.6万元,2010年和2011年的平均职工薪酬分别为20.9万元和32.8万元。

  跟2010年相比,中海集运2012年的平均职工薪酬已然翻倍,这种暴增的速度实属少见。

  “公司的一部分船员是外包的形式,跟另外一家公司签订了劳务合同,但这些船员的工资是我们出的。”中海集运董秘叶宇芒对本报记者表示,截至2012年底,这部分船员的数量是3132人,这个数字并未体现在年报里。

  本报记者在其2012年年报里发现,去年的外包劳务费是1.79亿

  元。减去这部分后重算,中海集运2012年员工平均薪酬还是高达37.68万。

  与此同时,其董监高的薪酬也在翻倍。2012年,中海集运17位高管的薪酬合计1855.46万元,而在2011年,其18位高管的薪酬合计仅为923.4万元,同比增101%。另外,中海集运不少高管还持有股权激励的股权,早已经可以行权。

  “去年初的时候,公司经营业绩非常困难,一季度亏损了十多个亿。一直以来,我们的薪酬在国际班轮公司中是比较低的,包括跟中远比,也是比较低的。公司管理层和薪酬委员会希望有一个大的改善,就决定对管理层进行激励,考核的时候把卖箱的收入做一个提成。” 叶宇芒表示,年初定一个目标,如果年底完成了就进行激励,以往业绩不管再好,薪酬差别也不大。经过激励,才取到了去年的业绩。

  “迷你”央企高薪酬

  跟中海集运相比,中工国际的体量更小,也同样名不见经传,但是其平均职工薪酬也破了40万大关。

  中工国际的主营业务为国际工程承包,核心内容为成套设备及技术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拉美、非洲、北美等地区。

  2012年,中工国际的营业总收入为101.54亿元,同比增41.52%;实现净利润6.35亿元,同比增37.1%。

  中工国际体态之小还表现在其职工人数上。2009年,其职工人数仅有192人,2010年为379人,2011年为467人,到了2012年,也才有723人。

  但其平均职工薪酬一直居高不下。早在2009年,其平均职工薪酬就达到了38万,2010年和2011年分别为30万和35万,到了2012年便高达40万。

  与此同时,其高管(独立董事除外)薪酬也一直居高不下。2009年,9名高管领取薪酬772.4万元,2010年12位高管的年薪为1095万元2011和2012年12位高管的年薪分别合计为1364万元,和1264万元,平均每位高管的年薪超过100万。

  另外,2012年,包括董事长罗艳在内的几位高管陆续增持了中工国际股份,合计增持25.5万股。截至2012年末,几位高管合计持有中工国际56.1万股,市值约1500万元。

  本报记者一直试图联系中工国际的董秘张春燕,但是其办公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央本级三公预算公布:公车费近44亿
  • 体育李娜入围《时代》杂志百大影响力人物
  • 娱乐台57岁作词人急办爷孙婚 嫩妻父欲告诱拐
  • 财经3月70大中城市仅温州房价环比下降
  • 科技中国雅虎邮箱之死:终生承诺变终结
  • 博客吕令子大学生活照(图) 戴旭回应南周访谈
  • 读书正说六宫:后妃们的"工资"差别有多大
  • 教育精英入围城 在港内地生的“七年之痒”
  • 育儿去香港抢不成奶粉抢纸尿裤?(图)
  • 叶檀:地方债危机倒逼改革
  • 郭世邦:小微企业融资出路在哪
  • 于晓华:黄金价格崩溃只是一个短期现象
  • 张明:中国不应低估去杠杆化风险
  • 刘杉:中国经济需要去除三大病症
  • 章玉贵:中国的地方债风险及其治理
  • 冉学东:金价下跌必然预示着房价下跌吗
  • 袁一泓:呼吁彻底断绝福利分房
  • 姚树洁:撒切尔夫人鲜为人知的一面
  • 徐斌:滞胀是全球经济逃不掉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