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北京出租车改革开始触及根本利益

2013年04月18日 16:36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4月18日电(记者刘畅 李志勇)一段时间以来,北京市民出行“打车难”和出租车司机“赚钱难”这对矛盾,成为困扰北京都市生活的“城市病”。

  早在今年2月初,习近平就曾到北京市一家出租车公司,与司机们探讨关于“打车难”的看法。习近平表示,有关部门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努力解决好“打车难”问题。

  近期,北京市交通委宣布,将出台《关于加强出租车管理提高运营服务水平的意见》,承诺在1至2年内缓解“打车难”问题。而这份《意见》中,最给力的内容当属“出租车经营权由无期改为6年有效、租价结构近期将调整”等。

  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李晓松说,这次调整“开始触碰到了出租车行业原有利益格局的根本”。

  上世纪90年代,为了解决由于公共交通不发达带来的“出行难”问题,中国开始鼓励发展个体出租车行业。从1992年到1993年,不到两年时间里,北京的出租车数量从1万多辆增长到6万多辆。与此同时,出租车拒载、绕路等问题也开始层出不穷。

  为了对出租车行业进行整体管控,北京开始实行公司制经营,将承包给个人的出租车全部划归到各出租车企业之下。正是从那时开始,出租车司机的收入开始不断减少,有关出租车行业的垄断、暴利、剥削等质疑愈发强烈。

  “现在早晚高峰时候想打到车要拼运气,雨雪天能打到车简直就是中了大奖!”北京市民魏小威说:“好不容易碰到一辆亮着灯的空车,看见你招手他根本就不停。出租车真是越来越难打!”

  在北京出台限行、限购等一系列给路面交通“减负”的措施后,也令需要打车出行的人数激增。

  在“打车难”的另一面,是出租车司机们的“赚钱难”。一般来说,一名出租车司机每月需向公司上缴4000元多元的“份子钱”,此外还要承担油钱及修车费用。“每天一睁眼就欠公司一百多块钱,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才能勉强养家糊口。”出租车司机王师傅说,他们呼吁多年的恶劣天气出车风险补助和拥堵时段补助问题,也一直没有得到丝毫解决。

  与之相对,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在北京存留的极少数个体出租车司机的收益,数以倍计于出租车公司的司机。

  据了解,2011年之前,北京市出租车司机的收入还高于北京市社会平均工资的10%左右,而今,出租车司机的收入已经低于社平工资1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胃下垂、糖尿病、颈椎腰椎劳损、风湿关节炎等成为出租车司机常见的职业病。

  在本次出租车改革中,社会舆论将矛头指向了垄断性质愈发明显的出租车公司。“出租车公司没有承担起任何市场风险,他只管每月向司机收固定的份儿钱,不承担油费、维修、保养等负担,简直是坐着数钱的买卖。”一位曾担任出租车公司管理层的人士向记者如此“揭底”。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洪洋说,出租车司机与公司在收入分配的博弈中处于劣势地位,由于油价上涨,处于强势地位的出租车公司不愿意降低份儿钱,司机收入进一步减少,份儿钱的矛盾就从拒载、高峰交接等方面表现出来。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姚恩健说,出租企业固有的利益格局,是目前出租车行业的主要问题。市场缺乏竞争,好的经营主体和好的司机难以进入到行业中来。

  “打破垄断”是本次出租车改革的一个亮点。根据《意见》,北京出租车特许经营权将设置一定的期限,当经营权到期后,投诉率高的企业可能被劝退出市场。李晓松认为,这种竞争机制的引进,将倒逼企业形成盈利与保护司机利益之间的良性循环。而对于垄断性企业来说,“这是动了命根子的事”。

  而对于社会上比较关注的出租车租价问题,《意见》提出,要理顺出租车租价体系,要“建立租价油价联动动态调整机制、出租车运营激励措施,增强出租汽车行业吸引力,提高交通高峰时段出车率。”

  “此次价格调整,政府禁止各企业涨份儿钱。”李晓松强调,一旦有企业私自涨价,“见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她表示,租价调整带来的新收益将向驾驶员倾斜。

  但是,记者采访的部分“的哥”也表示了担忧,出租车公司可能“变相增长份儿钱”,没有得到利益的只有两个:一个是乘客,一个“的哥”。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央本级三公预算公布:公车费近44亿
  • 体育湖人胜火箭西部第7收官 季后赛西部对阵
  • 娱乐台57岁作词人急办爷孙婚 嫩妻父欲告诱拐
  • 财经3月70大中城市仅温州房价环比下降
  • 科技大佬当年:上升期的史玉柱与陈天桥
  • 博客新疆特大沙尘暴(图) 中毒女生朱令近况
  • 读书正说六宫:后妃们的"工资"差别有多大
  • 教育精英入围城 在港内地生的“七年之痒”
  • 育儿去香港抢不成奶粉抢纸尿裤?(图)
  • 冉学东:金价下跌必然预示着房价下跌吗
  • 袁一泓:呼吁彻底断绝福利分房
  • 姚树洁:撒切尔夫人鲜为人知的一面
  • 徐斌:滞胀是全球经济逃不掉的命运
  • 叶檀:黄金下跌预示着新一轮经济危机?
  • 张明:躲不开的实际汇率升值
  • 陶冬:去年的经济政策基本失败
  • 李罗力:国五条错在哪里
  • 孙立坚:中国为何要关注资产的安全性
  • 洪平凡: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经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