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报道】博鳌亚洲论坛6日召开,多个分论坛和圆桌会议上,中国企业家经营与发展面临的几大“难题”备受关注,各国精英人士直抒己见,期待中国的商业环境有改善,希望中国企业家面临的实际困难能缓解和有效管控。
第一难:融资
融资难仍是中国小微企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6日,《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报告:中国现状及亚洲实践》在博鳌论坛发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研究员巴曙松[微博]在发布会上称,目前小微企业面临融资困难、成本上涨以及转型压力等三大问题,其中,融资难尤其突出。
2012年,受世界经济不稳定因素影响,中国的小微企业整体经营惨淡,主动寻求调整升级的意愿明显,引发新的融资需求。但由于银行的风险规避机制,目前大部分小微企业仍很难从银行得到贷款,特别是经营年限在3年以下的小公司,基本处于起步阶段,没有信用记录,因此更多依靠亲戚朋友融资。
报告称,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方法之一就是放宽和改善抵押贷款条件,创新抵押方式。但目前小微金融并无一个健全有效的抵押机制。私募基金管理人春华资本董事长胡祖六称,目前小微金融担保机制普遍失效这一现状,令他“非常吃惊”。
路透社6日也称,该报告调研了十几个领域的1000家中国小微企业,但能从银行贷到款的只占40%。
第二难:创新
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102岁的罗纳德·科斯因年龄原因未到现场,但仍亲自提笔,向中国企业家提问称,“你们认为自己在创新方面有哪些主要困难?”
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埃德蒙德·菲尔普斯在博鳌论坛上也问道,“推动亚洲自主创新的主要障碍是什么?是在政府层面还是资金层面?”
海南航空[微博]董事长陈峰实话实说,“中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创造出一个创新的机制,然后才能培养出一代创新人才。”他说,中国很多民营企业家都有乔布斯的素质,比如冒险、偏执、甚至古怪,做事非常有想象力、执著,创新能力与乔布斯大同小异。中国创新并不缺乏有创新素质的人才,缺的是培育创新成果的土壤。我最关心的是,为什么我们没有能长出苹果的土壤。
宝塔石化集团董事局主席孙珩超表示,现在科学家所处的外部环境,很难静下心专心致力于研究。特别是,“遇到具体创新投入时,对预期目的要求过高,判断投入时和商品买卖一个思路,这实际上是不允许科学家失败,要知道科学创新是一定会有失败过程的。”
胡祖六则说,创新不光是投钱,苏联的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可能还高于欧美,但它整个20世纪从来都不是一个创新型大国,这跟制度非常有关系。美国前经济学会主席巴尔默曾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问题不只在于创新。在美国各个顶尖研究所和大学都可以看到最优秀的中国青年人,他们的学术与研究创新能力很强,但情愿当教授和博士后,不愿意创业。中国也缺乏美国纳斯达克[微博]那样真正支持企业创新的资本市场,没有资本市场的激励机制,最优秀的创新人才是不会冒险去创业的。真正持久的商业成功属于把创新、企业家能力与资本市场有机整合在一起的那些人。
第三难:诚信
在中国经营企业,很多企业家表示真正做到“讲诚信”不易。台湾佛学大师星云法师在博鳌论坛上表示,企业家赚钱要想到创新,想到做善事,想到培养后一代,想到回馈社会,要像“老母鸡带小母鸡”一样,有钱的带动没钱的人发展。
除了信用体系不完善外,北京大学张维迎教授认为,如何划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意义更深远。政府应放松管制与行政审批,让市场更充分发挥作用。
不过,除了“三大难”,6日上午的中国民营企业家圆桌会议上,民营企业家对十八大后中国新领导层释放出的政策信号也感到欣慰。而本届论坛除了诸多企业家议题外,法国《新观察家》周刊称,还有诸如汽车与社会、经济转型与楼市调控等议题,而有关食品安全等,更是中国政府十分重视的。▲(本报赴博鳌特派记者魏莱梁菲本报驻法国、加拿大特约记者姚蒙陶短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