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继伟面临的新问题 收支问题或成头号难题

2013年03月29日 15:34  新华08网 

  核心提示:他全程参与1994年的税制改革,是当时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牵头人。他曾任财政部副部长长达9年,被外界看做80年代在政坛初露锋芒的体制内“市场派“官员的代表。他执掌中国唯一的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为期6年,是为数不多的财政金融一肩挑的人。2013年3月,他以全新的身份重回财政部,开始接管国家的“钱袋子”。

  他全程参与1994年的税制改革,是当时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牵头人。他曾任财政部副部长长达9年,被外界看做80年代在政坛初露锋芒的体制内“市场派“官员的代表。他执掌中国唯一的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为期6年,是为数不多的财政金融一肩挑的人。2013年3月,他以全新的身份重回财政部,开始接管国家的“钱袋子”。

  他就是新上任的财政部部长——楼继伟。

  3月24日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是楼继伟作为财政部部长的第一次公开亮相。他延续了以往直率的风格,对于财政收支的问题给予了直接而明确的答复。

  新财长面临的新问题

  3月24日开幕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是楼继伟出任新财长得第一次公开发言,他表达了自己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的看法,进而联系到财税改革的方向,认为财政既不能“承诺过多而收入不够”,也不能“收入过多而影响市场活力”。显然,收支问题将是新财长面临的头号难题。

  从过去改革几轮改革来看,财税问题能在增量改革中妥善化解,而在收入减速、收支矛盾突出的情况下,新财政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2008年到2012年的五年,是中国财政收入快速扩增的五年,也是中国政府民生投入力度空前的五年,中央财政民生支出累计16.89万亿元,年均增长21.1%,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稳定在三分之二以上。在这样的支出压力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3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

  随着中国财政收入转入低速增长轨道,如何强化预算管理,压缩政府“三公”等行政性开支,确保有足够的资金保障民生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刚性支出需求,也成为新任财长楼继伟面临的新课题。

  新华08网在此将楼继伟发言的相关内容整理如下:

  ——“我们应该帮助穷人,而不应该帮助懒人。”

  楼继伟表示,在过去30多年,财税体制改革一直是改革的突破口和先行军。未来中国实现包容性增长必须走艰巨的改革之路,财税体制改革已站在新的起点上。对政府来说,不能只要碰到民生问题就都要去做,要考虑财政的可持续性,“目前仍有很多民生政策制度尚不完善、缺乏约束。我们应该帮助穷人,而不应该帮助懒人。”

  ——“目前中国能源价格仍太低 可征碳税干预价格”

  当伦敦经济政治学院的斯特恩提到如何通过税收制度促进环境友好时,楼继伟认为应该让价格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让价格决定资源的配置。他说:“中国在能源方面的价格还是太低了,使得能源浪费动力比较大,或者说节能的动力不足。”他表示可以通过出台碳税等做法干预价格。

  ——“给人家开一条正道,堵住那些歪门。”

  在谈到地方债务时他表示 “分门别类,先采取一些政策,制止住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趋势,再研究什么样的制度,给人家开一条正道,堵住那些歪门。”他同时称正在布置有关地方债务规模的调查。

  新财长曾任中投董事长

  2007年,中国政府决定成立主权财富基金,57岁的楼继伟于当年3月被提升为正部级的国务院副秘书长,筹组新公司。当年9月,正式出任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掌管资金达2000亿美元。同年7月,楼继伟又兼任起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辖的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职务。

  美国《Time》杂志将其列入“2008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人”名单。文章称,中国投资公司是最大的新建投资基金,一旦开放跨国投资,楼继伟“可能很快成为全球最强大的基金经理之一”。

  2011年,在第一财经主办的“2011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上,楼继伟与当时的央行行长周小川、证监会主席郭树清、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以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一同当选“年度金融风云人物”。

  新华08特此把楼继伟任职中投董事长时期发表的一些观点整理如下:

  ——“中国无法拯救世界,只能拯救自己。”

  2008年12月,楼继伟在回应对冲基金的主席希望中投重返市场,稳定价格时表示,中国无法拯救全球市场,而发达国家对外国投资者的歧视和不公平的注资方案,将进一步加大此时中投对外投资的风险。“因此,我们没有信心现在进行海外投资。”

  ——“做自己该做的事,毋庸他言。”

  2011年,在博鳌亚洲论坛收官之时,面对国内外众多的关注目光,楼继伟表示“做自己的企业,做自己的观察,做自己的投资,没必要讲什么”

  ——“中国央行只有小国央行特征”

  2011年7月,楼继伟在媒体发表文章表示中国央行应该学习大国,用财政发债把外汇储备买下,委托央行运营,这样就可以自然对冲外汇储备的增长,更多地用公开市场操作而不是用准备金率、用利率而不是用汇率调节总需求,使经济更加稳定。

  楼继伟履历:

  1968年2月参加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数量与技术经济系 经济系统分析专业毕业。

  1978年至1984年先后在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

  1988至1995年历任上海市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副主任,国家体改委宏观调控体制司司长。

  1998年3月至2007年2月任财政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2008年7月至2013年3月任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2013年3月任财政部部长、党组书记。中央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共第十六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乔晓阳:不许对抗中央者任香港特首
  • 体育NBA-科比30分湖人负 湖人宣布科比骨刺
  • 娱乐女星频陷整容疑云:锥子脸才敢混娱圈?
  • 财经美素丽儿奶粉疑掺过期奶粉 法人被刑拘
  • 科技工商总局要求查处苹果“霸王”条款
  • 博客易中天:聊聊主持 柴静:你的死亡谁作主
  • 读书叶永烈揭秘陈云起伏一生:他影响了中国
  • 教育小学六年50种实践作业难坏家长
  • 育儿北京10所名小学幼升小面试题大汇总(图)
  • 马光远:国五条将成房地产调控的分水岭
  • 石建勋:世界为什么需要金砖银行
  • 姚树洁:银行暴利股票暴跌之惑
  • 罗天昊:中国也需要一场西进运动
  • 刘杉:金融全局收缩起步
  • 陶冬:银监会管得住理财产品吗
  • 章玉贵:银行业亟需增强市场化盈利能力
  • 冉学东:民生领域的改革为何难推进
  • 马宇:习近平北京调研出租车被误导?
  • 陈昌华:城镇化非灵丹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