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3年年会”于3月23日-25日在北京举行。以下为“质量导向的新型城市化战略”论坛实录:
鲍达民:大家早上好,我是麦肯锡,我叫鲍达民。我们今天这个主题是讲城市化,来讲质量导向的新型城市化战略,我们有非常尊贵的嘉宾,有一个直辖市的市长,另外也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副部长,在私营部门这块有一些大的技术公司的代表,比如汽车,肯定是中国比较大的一家,大众公司,另外还有建材、航空器材方面的技术公司的领导。所以我们很快会请他们来发言。我想在城市化这块,我们大家都知道城市化确实是增长的一个引擎,而且也是推动中国社会转型的很重要的引擎。我想跟大家讲几个数字,大概有30万的人,每周是从农村到城市,而且这个趋势在不断的发生,我们现在只有52%的城市化率,这个数字还会继续的增加,我们认为会至少有1.7亿的农村工人在2020年之前被纳入城市,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个更多的人加入中产阶级,大概有3亿人左右,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有很多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觉得有50%的基础设施项目都跟城市化有关,但是这个过程中有一个挑战,就是这种很大型的城市化规模之前,而且这个城市化的进程是非常非常巨大的,比如说我们看到实际上在中国发生的城市化的进程缩短了,但是所涉及的人比我们过去看到的进程涉及的人多几百倍。那么在北京和其他中国其他地方都可以看到这种城市化发展。我们已经听到“十二五”规划中关于城市化的口号,我们也看到了城市化病,比如城市拥堵、城市污染问题、保障房的问题,现在只有15%的农民工能够购买或者租用他们应该租用的房,所以我想这是给市长以及负责住建的部长提出的很大难题。
鲍达民:接下来介绍嘉宾,首先是黄奇帆市长来发言,黄市长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的一个市的市长,我们也看到在重庆,在他管辖的期间已经有市民收入翻一番的水平,那我想我们可能会看到进一步的发展。现在请黄市长发言。
黄奇帆: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
在当前中国城市化率已超过50%的背景下,和大家一起探讨质量导向的新型城市化战略,这个问题很有意义,结合近十年重庆环境治理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创立过程,我谈一点体会。
随着产业革命、技术革命纵深推进,全球城市化运动蓬勃发展,人类活动正进入以城市生活为主的时代,与此同时环境恶化、资源紧缺等问题日益严重,而且城市越大问题越突出,有些已濒临承载极限。提升城市化质量,首先要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否则,新型城镇化无从谈起。
作为中西部的国家中心城市,近十年来,重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狠抓生态环境整治,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十多年前,重庆环境质量的确糟糕。一是空气质量差。粉尘污染严重,成天灰蒙蒙的,行道树的树叶都粘满厚厚的灰尘。空气优良天数只有160多天。二是污水处理率很低。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工业污水、生活污水不到20%,其余的80%基本是直排长江。三是垃圾处理率也不高。无害化处理率只有10%,其他90%的生活垃圾主要靠在山上堆放处理,也就是说在山顶上建一个平台,山腰处建一个栏坝,将垃圾倒到栏坝上就了事,刮风下雨雨水渗过垃圾形成污水排入长江,污染了水环境,而且容易发生垮塌引发安全事故。四是自来水水质极低。1993—2003年,自来水水质连续12年排在全国40多个重点监测城市的倒数几位,每年的分析排名就是我们建设部在排序的,所以重庆的自来水质量当时也是最糟的。这样的环境状况,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市民对此的怨气也很大。
重庆市委、市政府对此非常重视。近十年来,按照国家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尽管重庆财力有限,但是还是逐年加大财政投入,加上企业资金,累计投入十年超过1500亿元,大体上500多亿元用于企业环保搬迁,500多亿元用于垃圾、污水处理和水环境治理,约500多亿元用于包括空气治理、小流域治理在内的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主要采取了五项措施:
第一,推进企业环保搬迁。重庆主城的环境污染,绝大多数来自于工业,且主要集中在200多家企业,包括各种钢厂、电厂、化工厂。为此,我们筹资500多亿,总体上使重庆主城的工业污染减少了80%以上,还为城镇化发展腾出了大量土地资源和环境容量。
第二,关闭二环内所有采石场。当时重庆主城5000平方公里区域内有3000多个采石场,既破坏生态,也产生粉尘污染。我们拿出几十亿元,专项用于采石场关闭。被关闭企业得到了合理补偿,同时污染彻底消灭,这项工作开展得很顺利和彻底,没有出现反弹。
第三,实施清洁能源改造。将城市主城区内所有燃煤锅炉、几百家餐饮企业的燃煤灶全部改用天然气,城市居民家庭也全部使用清洁的天然气能源。重庆主城现在1000平方公里区域可以说是无煤区。同时我们也完成了所有公交车、出租车的CNG改造,淘汰柴油中巴车,汽车的尾气污染大大减少。与此同时,狠抓电厂技改,完成20万千瓦及以上所有的发电机组的脱硫设施改造,二氧化硫减排成效明显。
第四,加强垃圾和污水设施的建设和营运。新建了17个城市污水处理厂、110座污水处理站、2500多公里污水管网,建成50多座现代化垃圾处理设施、300多个垃圾中转站。目前主城污水处理设施已实现成建制以上全覆盖,城市污水处理率由以前的不到20%提高到了9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由10%左右提高到了88%。为了保证污水处理厂平稳运行,我们还进行了财政贴补。经过几次调整,重庆的污水费已经从7年前的0.4元/吨提高到现在1.1元/吨,是中西部最高的污水费价格,但目前污水的实际处理成本每吨1.3元左右,有两毛的缺口,必须由财政来补贴。为此重庆财政每年拿出两三亿把这个缺口补上了,使污水厂不赔本。
第五,加强水环境整治。累计投入65亿元,对主城周围的长江、嘉陵江之外的14条次级河流进行“一河一策”治理,目前已全面达标。新建了5座大型水厂,关闭了21座自备小水厂,自来水水质合格率已由十年前的30%多提高到了100%,连续五年自来水水质位居全国主要城市的前三位,我刚才说了93年到2003年的10年我们是40多家城市倒数前三位,现在我们已连续五年正数前三位。三峡库区干流水质长期保持在Ⅱ类水的水质,在全国七大水系中处于最好水平。
重庆环境整治取得的成效,得到国家环保部和社会各界的肯定。目前,重庆已成功通过了国家环保部创模专家组验收,成为首个省级单位的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市民对城市环境的满意率超过了95%,环保投诉处置满意率达到96%。由于汽车尾气、燃煤污染、工业污染都得到较好控制,重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去年达到340天,比十年前增加了一倍以上,受雾霾天气影响也很轻,最近几个月全国雾霾天气前十位里面重庆有幸没有列入其中。
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促进了重庆经济的蓬勃发展。近五年,GDP年均增长15%左右,进出口额从五年前的70多亿美元增加到去年的530多亿美元,增长了7.2倍,实际利用外资从过去的10亿美元增加到去年的106亿美元,增长了近10倍,世界500强企业竞相落户重庆。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今后,我们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将更加自觉按照十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持之以恒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让绿色、低碳、环保成为重庆城市化发展最鲜明的特征。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鲍达民:非常感谢黄市长, 实际上我想市长们的发言和过去已经有不同了,过去总是谈GDP,现在谈到很多环保方面的进展。接下来请出仇部长,我想简单介绍一下他,他不仅仅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担任领导的职位,同时他之前也是杭州市长,还有其他城市任职的经验,他也有市长的经历,他也是全球公认的世界级城市规划师,他对于城市软环境方面有很多他自己的想法,谢谢!仇部长请。
仇保兴:女士们,先生们,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大家介绍中国城市发展转型的策略。刚才主持人也说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污染物产生于城市,同时绝大多数的能源也被城市消耗,所以要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城市自身需要转型。中国的城市转型有三种类型,同时有六项基本原则。
三种类型,中国的城镇化虽然前一半取得了有效的发展,城市基本格局还是紧凑型的,但是也面临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资源浪费等问题,必须要从现在开始追求质量型城镇化,我们认为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人的生活更美好,第二方面能够对下一代负责,那么必须要转向生态型的城市。这样我们就提出三个基本原则:第一紧凑、第二多样、第三低碳。因为紧凑是“十一五”我们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问题,同时紧凑也是所有的低碳、环保对环境的低干扰,低的能源使用的前提。一旦我们在城市化后期出现城市的蔓延,那么任何机会我们都会失去,那么多样化有两种含义:一方面能够提升城市发展的活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中国的地域十分巨大,重庆、上海、北京都有不同的气候、不同的人文、不同的地理环境,所以必须要有一种多样化的城市发展模式去适应它。而低碳是要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的瓶颈,减少能源实际上就是减少污染。
所以,这样三个要素构成一个互动的、整体的、有机的城镇化转型的战略。那么城镇转型有三种类型,首先我们把既有的城市,660多个既有的城市把它转型、改造;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新建许多卫星城,特别是大城市周边。第三有些城市是灾后重建,把它建设成为新类型的城市。
对于既有城市的改造,尤其像重庆这样的城市,我们首先要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星城市,还有国家人居奖称号的城市,就有了比较好的基础,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逐步的进行改造,逐步使建造、交通、垃圾处理、水处理都能够走上低碳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这个城市的产业转型也应该逐步转型,已经逐步不如后工业时代。生态改造的目标、措施非常扎实,对于现在存在的问题,比如污染、缺水、能耗不高、地质灾害,都应该有非常好的应对措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既有城市的生态的更新,使城市的碳排放逐步的降低。
第二类型是新建的生态新城,新城就需要规划,从基础开始做起,使整个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多样,而且需要老百姓参与和广泛的国际合作,现在中国跟英国、新加坡、瑞士等等都已经开展这方面的合作,我们在城市层面和国家层面开展了广泛的生态城市的合作,这是我们国际合作的一个新的开端。什么叫生态新城呢?有许多城市说我是生态城市,但是我们应该说这些城市应该符合这些标准:首先是紧凑的混合用地模式。第二可再生资源应该占整个城市能源的比例20%。第三绿色建筑达到80%以上。第四生物多样性自然颁布运用。第五绿色交通使用比例应该超过65%。最后就是工业排放和碳排放应该低于其他城市50%。只有这样才可以说我这个城市是低碳的,硬件上不会犯大的错误。
对于第二类、第三类灾后重建的城市,因为地震以后重建或者洪灾以后重建,对城市是一个机遇,抓住这个机遇重新规划城市,使城市发展质量进行一个条约。比如北川一步到位,把北川县城一个9万人口的小城市建成一个生态城市。玉树海拔4000多米,我们重建目标是要达到低碳环保的目的,因为环境是非常严峻,而且生态承载率很低,所以这样的地区建造一个城市,我们就要从生态城市的角度,使它对环境冲击应该更小。
中国现在推行城市转型的现状发展非常快,而且计策积极性非常高,现在已经初步决定,既有城市改造提升项目有21个,同时新建的生态城区示范项目17个,现在还有30多个城市正在报名。灾后重建已经成功的有两个,所以在整个中国的大地,生态城市和生态改造的项目已成星火燎原的态势。
转型我们也有六项基本原则:第一坚持紧凑型城市的发展目标,新增的城市用地尽可能不占或者少占耕地,保持紧凑的城市用地模式。第二构筑多样化的交通体系和步行的城市,使得老百姓能够在林荫大道上使用自行车和公交车。第三推广使城市轻轻的安放在自然环境之中。第四将城市融入当地的生态系统中间去,我们采取一些规划管制的办法,使中国的山水城市的理念能够在现代城市规划当中得到体现。第五保护中国的文化遗产,特别是这些文化遗产以新的城市功能激发历史街区的活力。第六全面推行绿色建筑,因为绿色建筑是城市绿色或者低碳的基础。最近这几年大家可以从这个表上看到绿色建筑发展非常迅猛,能够代替原有的建筑模式,能够做到节水、节材、节能。
我们做一个小结,先行的国家和在座的大企业,实际上低碳转型方面已经创造许多丰富的经验和先进技术,许多技术都适应中国的发展和应用,而中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间,所以不仅是城市的转型或者城市发展的规模仍然是有空间,所以国际合作的空间非常巨大。所以我们希望先行国家和500强企业能够参与中国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把你们先进的理念涌入到中国的城镇化转型过程中间,这样的话,一个国家对一个城市,或者一个企业对一个城市或者对几个城市进行示范,因为眼见为实,这样的话一个城市成功了,其他城市就会学习,这样我们合作就可以深化。我们人类的未来就会更好。
谢谢大家!
鲍达民:谢谢仇保兴部长,听到了您说的三个重点领域,包括紧凑型城市、绿色还有其他的方式。接下来的演讲人是IBM[微博]公司董事长、总裁、首席执行官罗睿兰先生。
罗睿兰:大家早上好,我只想谈三个主要的关键信息,第一现在有一个紧迫的需要,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新的可持续的城市化发展的战略模型。第二我们强调智能城市或者智能城市的说法。我认为这是二十一世纪全球领导力的模范,可以发挥的地方。第三就是技术的能动作用。在这个过程当中各国领导者和领导执行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关键。
首先谈一谈为什么我们迫切的需要新的可持续的城市化发展的战略?答案很简单,因为城市本身在未来会成为中国的发展引擎。在世界各地也是这样,但是在中国更是这样的情况。我想中国领导人已经清楚的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意识到了所有的机会和挑战,机会就像我说,城市本身就是经济增长的引擎,然后各级的领导人已经作出了这样的一些承诺和相关行动,包括我们听到了重庆以及其他政府的投入,同时还看到对于未来领导人在城市建设方面的重视投入和培养。在过去两天我们也在全国人大会上谈到了,无论是在基础设施还是在欢迎方面的挑战。
第二,所谓更智能的城市,它实际上也是全球领导力的标榜的领域,随着城市化不断的展开,平行展开着,全球正在经历一个巨大的技术方面的跳跃,这边我讲的是广义的技术概念,包括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产业技术,包括生态材料,还有可再生资源等等。那么我们有这样的选择,有了这样无缝化一体化的技术之后,我们可以把它植入城市运营当中,这样可以重新再造中国城市发展的过程。谈到智能城市,我们实际上可以通过城市当中现有的传感装置或者传感器,无论是汽车、公路、大楼、水管或者其他基础设施当中,运用传感器和技术进行大量信息的收集,在这个过程当中进行有效的分析和预计,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可以有效的掌握现代城市当中生活的起伏或者生命的节奏。实际上全球已经有了很多的例证了,比如说华盛顿方面的水管理,里约热内卢的灾害的预防,斯德哥尔摩和昆士兰的交通管理,丹麦的能源管理等等,但是我想对于中国来说还有更大的机会,现在这样的体系主要是针对单方面的问题,但是中国希望能够建立一个体系的体系,控制体系的主体系,可以从头做起。
一个例子纽约,他不是有孤立的体系,他建了一个大体系,主要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情况,就可以看到包括交通、医院、大楼,还有其他的城市系统之间有互动的系统,已经建立了。这种体系间的连接和互动的关系,我想所谓系统中的系统对于中国来说是可以拥有的城市化的利器,谈到技术的能动性,中国我想可以做城市化技术的领军人物。第一个我们希望以系统的思考者的方式出发,然后考虑所谓城市中的系统中的系统是什么,第二要建立新的合作态势,包括和在座的各位一道。第三要进行文化的分析的手段,然后根据相关的信息和数据进行相关的数据监测、分析和预测。
最后我的结论就是,我认为城市是中国未来增长的引擎,我想中国领导人已经清楚的认识到城市化的挑战和机会是什么,同时有这样新的模式出现,在智能城市当中要建立体系中的体系的重要性。
非常感谢。
鲍达民:谢谢罗睿兰女士,感谢你简短到精悍的介绍,关于对智能城市当中的系统的重要性。接下来,请出大众公司管理董事会的主席文德恩。
文德恩: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
中国和德国实际上已经进行了多年富有成效的合作,大众公司也和其他公司一样,诊视这样的合作关系,30年前我们是一个先驱的公司,进入了中国的产业建设过程当中。之后,我们也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包括上海一汽和长春一汽进行合作,把中国变成了汽车强国。去年我们的集团在中国卖出了280万辆汽车,所有都是在中国本土生产的。中国人他们信任大众汽车和我们的品牌,我向各位保证对我来说最为重要的是保证我们顾客的安全和他们的福祉。对于大众来说,中国是我们的第二故乡,我们会履行我们对顾客的责任,同时也致力于行业、社会和环境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将会继续投资,在中国2015年之前再投资90亿欧元,我们建立新的汽车和配件厂,在佛山、在宁波建相关的工厂,在长春、天津,当然还有在乌鲁木齐。我们在上海也建了新的大众工厂,同时我们也积极响应中国走向西部的战略,我们也希望能够在未来中国发展过程当中,尤其在城市化过程当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城市化给中国人民和社会带来了收益,同时也给我们企业带来了大量的商机。对于大众公司来说,我们完全支持中国追求质量化的城市化的进程。我们保证个人的流动性,尤其希望满足尽可能多的人群对于流动性的需求。为了做这样的事情,我们必须也要珍惜资源,同时保护我们的环境,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希望采用更清洁的技术,包括更有效的内燃机,发动机,包括大众混合动力的汽车。然后能够使用更少燃料的机器。
同时还有更好的汽车通信的体系,同时我们也非常致力于在中国的研究项目,包括汽车和社会的研究专题,我们希望能够保持中国不断发展的城市中心和汽车之间的和谐关系。我们必须要保证城市化的收益一定要超过它的成本,这样的一个论坛我们已经发出了这样一个正确的声音,每个人需要合作,从中央的政策制定者到城市的管理者到商界。我向各位保证,在大众我们已经做好准备来做这样的贡献。因为我们仍然全力承诺长期为中国市场服务。
谢谢!
鲍达民:谢谢文德恩先生,他本人就是一个创新者,他还在对很多新的车进行设计。我们最后一位发言人是路易·谢纳沃,他是联合技术公司的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我想他过去20年到中国超过50次,也是中国老朋友,他很多业务也触及到城市化的各个领域。
路易·谢纳沃:谢谢鲍达民,我很高兴参加这次活动,黄市长、仇部长。我们有这样的机会来参与这样一个关于城市化的环节,我很高兴的看到中国政府能够组织这么好的活动,来把政府的官员、商界的领袖和学术界的一些意见领袖汇集在一起。在过去50次来中国我看到中国取得了非常快的发展,在20年的时间内取得的,在这块虽然有成绩但是也有很多的挑战,比如今天和昨天都讨论到了其中的挑战,我觉得城市化还会成为非常有力的推动力量,到明年开这个会的时候,可能又要有3000万的人从中国农村地区转向城市。到2025年中国可能会拥有11个超大型的城市,比如说黄市长讲到了他城市规模的数字,我想在中国大概一半以上的城市都会超过100万人口,所以我们这样一些超级的大城市会带来独特的挑战,当然这些挑战也会有一些应对的办法,正如刚才两位中方的领导提到西德,我们也看到有些数字听上去确实让人非常的乍舌,现在也是应该改变的时候了。
我们知道全球的建筑行业或者大楼的楼宇,在排放方面占了排放量的40%左右,我们知道中国在进一步推动绿色楼宇的建设,我想在中国这样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里,我们希望这样的工作能够继续的加快。很好的一个消息是,我们很多相关的技术现在已经能够帮助我们节约自然资源的使用,提高能效,同时促进可持续发展,比如我们有些技术可以让空调更加省电,或者让电梯更加的环保、更加的有效。比如说有新一代的制冷设备,它是在中国开发、中国制造的,是在北卡州进行组装,我们新的制冷设备能够提高能效达到40%。这个产品现在是在北卡来组装,服务于美国市场。另外现在还有很多现代化的设备,我想在中国电梯市场非常巨大,比如今年,我们会需要在中国新装45万架电梯,全球的市场只有75万的容量。所以大概是一般以上的电梯新增量都会发生在中国。所以中国今年至少在电梯安装方面在全球应该是排名最大的市场。
还有另外一个非常有力的因素,就是随着城市化规模的增加以及速度的加快,我们看到了商用飞机和航空行业的发展。大家坐在这里可能很难相信,但是实际上我们只有世界15%的人口现在能够坐飞机,所以我们需要确保剩下的85%的人口他们有机会坐上飞机,而且坐的飞机是最环保,同时燃油经济性也是最高的。这样的一些新型的技术,已经被开发出来,不管是庞巴迪还是波音,那这样的一些设计能够很大程度的减少燃油的消耗,可能高达15%,另外噪音和排放也能减少一半以上。所以这是我们目前可以实现的,这只是我讲的这些例子中很小的一部分,我们可以用技术和一些新的办法来响应我们在城市化过程中,对环境、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和挑战。在中国构建这样的一些大型城市的过程中,我觉得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使得这些做法更加的具有可持续。
比如说重庆这么大的城市化的规模,要使城市环境更加有可持续性我们可以有很多工作做。谢谢!
鲍达民:谢谢路易·谢纳沃先生,我们现在大概有10分钟的时间提问。
提问:我是伦敦政经学院的教授,我听了刚才的发言感到非常的鼓舞,刚才提的环节的讨论,跟早上其他的三个环节也是非常有关系的,就是城市化,又会引向下一个环节的问题就是生态文明。首先我想问一下政府政策的问题,在英国我们政府对于能源方面的政策会让人们产生担忧,比如他们觉得自己投了那么多的钱,几十亿、几百亿的钱,万一政策转向怎么办?我想政策是带有风险的,那政府在他的政策框架里是应该减少这样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无论是在补贴政策还是税收政策,或者说是某些战略行业的配套的政策。所以我想在促进城市化、促进能源绿色发展的过程中,我想作为中国怎么来避免政府主导的政策导向可能引发的错误和教训呢?
鲍达民:这个问题我想让仇保兴部长和路易·谢纳沃先生回答一下,作为主持人我行使一下这个权利。
仇保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中国政府在引导城市转型过程中间,首先基于市场配置资源能力的扩大,这点是非常明确的。而不是用政府来取代市场。所以在我们实践的过程中间,我们非常注意这一条,凡是市场做不了的或者市场机制还没有形成的领域,政府临时可以取代它,然后在市场机制形成的时候或者有了比较好的市场环境以后,交易成本下降了,各方面的规矩健全了,政府着手退出。
所以说中国在这个过程中间,对不确定的一些因素大幅度的减少,我们始终本着要发挥企业的作用,而且这个企业的作用应该是广泛的,不仅是本地的企业,而且所有的外资都可以参与,比如说刚才UTC的总裁也讲到,我们跟中国政府有着广泛的合作,而且我们跟UTC合作还集中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城市,怎么样把国际上一些先进技术,包括一些机制引进来,然后跟IBM的合作,让这个城市更加智慧,然后用一些现代的技术达到多用信息少用能源。
这些好的例子表明,政府绝对不会在这些领域来取代市场,或者说取代民间组织。因为政府始终是在这些方面不聪明的,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聪明,所以说我们就是努力的为企业或者为所有的外资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进入环境,这就是我们的一个宗旨。无论是税收还是补贴,还是战略行业的确定,我们都本着在市场做不了做起来不合算的时候,政府才出手,但是我们目的是培育环境、培育市场,让企业能够更好的取代政府,到最后完全的来替代政府的先期的道路。所以政府起的作用不是增加不确定性,而是大大的减少不确定性,任何一个新兴产业在初发阶段不确定性是很多的,这个时候有政府的保驾护航,减少不确定性使企业风险相应的减少,这就是我要说的要点,谢谢你的问题。
路易·谢纳沃:我的评论是,这些大的城市的建设确实有很多的机会,实际上很多城市都已经成型没有办法重新再造,对于中国来说我想他们现在就是在做城市的改造工作,比如我跟黄市长这边有很多的合作,我们有一些工厂能效改造的项目,特别是在中西部的工业工厂里,有很高的能效提高。但是我们很多的城市楼宇设备都是很长的时间了,包括电梯、地铁,这些都是在过去的20年中建设出来的,实际上它们都是新建的,所以它们有机会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做好,而不用走原来别的国家的弯路,就是先建再替换。当然这种西方的标准确实有用,能够帮助你加速这样的转型,但是我经验看来中国的工人都是非常乐于接受变化和接受新的技术、新的技能,比如我们在中国的工厂是我们效率最好的工厂。
提问:我是雅诗兰黛的,首先非常感谢你们非常精彩的讲话,我的问题是在讲到未来的智能城市,对于开发开发有效现代的零售业怎么来看,怎么保证货物的有效流通?
仇保兴:这也是非常好的问题,因为现代的城市实际上就是货物流通非常通常的趋势。中国现在跟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流通领域我们成本过高,比发达国家甚至高1/3以上。所以我们GDP里面是包含了流通成本,如果这块下降下来可以减少许多碳排放和无效的经济活动。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如果通过智能城市,就是多用一些信息少用一些能源,少一些交通,促进有效的流通业的发展。那么具体怎么实施呢?你看首先我们在每一个智慧城市里就非常强调,我们网上的交易。我12年前在杭州当市长时我们就着手培养了一个阿里巴巴[微博],现在跟EBAY一样成为最大的网上交易企业,因为通过网上交易能够把交易成本大大下降。另一方面,在制造业我们学习日本的即时生产体系,把过程量减少到最低。那么这一切对中国来讲面临着传统思维的转型,我们过去在传统商业模式中间需要大量的店面、商场,我们现在面临什么问题?除了网上销售我们需要集中的进行流通基地的建设,这样使每个商品流通环节减少,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它在整个过程中间减少能源、减少距离、减少运输、减少库存单元,这样可以大幅度提高成本、降低碳排放,这是智慧城市里重要的部分,我们也尽可能的努力做。
鲍达民:谢谢仇保兴部长,我们时间到了,如果不结束这个环节,路易·谢纳沃秘书长就会把我从座位上拉出去。
我总结一下,各位刚才讲的非常好,我们讲到了系统思维的问题,也讲到了在城市化过程中需要做的工作,非常感谢各位的发言,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