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国将成全球最大经济体

2013年03月24日 11:35  大洋网-广州日报 

  中外经济学家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纵论中国发展——

  谈增速

  “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正在放缓,未来10年至15年可能会维持6%到7%的中速增长。”——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

  谈城镇化

  “中国城镇化率未来至少还有20个百分点以上的增长空间,意味着还将有两亿多人成为城镇居民,这些人进入城市后其消费水平有望增长30%左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

  新华社记者王宇、韩洁、王希

  高速发展30多年的中国经济今天正显露出稳步慢行的迹象。今后的中国经济巨轮将面临哪些挑战与机遇,又将如何突破旧有障碍,成就怎样的发展,在23日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多名经济学家纵论中国发展。

  “中国经济在经历30多年高增长之后,潜在增长率将会下降,将进入到一个中速增长阶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已经步入转换阶段,在经过最近两年7%~8%的潜在增长率后,将会稳步进入到6%~7%的中速水平。

  “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仍将面临增长乏力的问题,但我相信中国经济增速仍可维持在7%的水平,但速度并不是第一位,还要看质量。”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称。

  尽管与过去几十年相比,中国经济可能会进入到相对较低的增长水平,但与会的经济学家均认为,这样的回落合乎规律。专家还预计,到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将极有可能接近或超过美国,人均收入水平也会接近或达到高收入国家门槛。

  “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同时也会成为全球最大贸易国家,会继续持有全球最多的外汇储备。”《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发言指出。

  与会人士认为,虽然中国经济前景总体乐观,但新形势下仍将面临诸多挑战。如何把握好新机遇,考验着政府的智慧。

  “中国将面临两方面挑战,一是如何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防止经济出现大起大落,二是如何发掘和用好新的增长点。”刘世锦称。

  经济学家认为,地方政府换届后固有的投资冲动、物价和资产价格反弹压力、产能过剩问题、财政金融风险等将成为中国经济今年不得不直面的挑战。但与此同时,中国经济也将面对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改善、贸易结构调整等新机遇。

  “现在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中约有20%的人群属于非城镇户籍人口,城市化后,他们的消费将会增长30%左右,相当于6%的农民进了城。”刘世锦判断。

  经济学家认为,如何以改革来破题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的新看点。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今年要做的事情就是深入研究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将明确提出改革的总体方案、路线图和时间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说。

  “任何一个成功经济体的改革,都必须实现私营部门和公共部门之间的平衡。”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中国需要更快地从出口型经济转向消费型经济,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政府不应再决定自己怎么做,而是帮企业怎么做。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李克强:政府要说到做到不能“放空炮”
  • 体育国足破9年尴尬纪录 连续两天登<新闻联播>
  • 娱乐旧爱挺人工D奶 婚宴拒请吴宗宪(图)
  • 财经十堰4500套商品房半价售给公务员惹争议
  • 科技马化腾:运营商应转向数据业务微信不收费
  • 博客唐师曾:基辛格吊唁乒乓名宿庄则栋(图)
  • 读书空前绝后: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太监帝国
  • 教育铁腕外教遭全班学生弹劾皆因不让抄作业
  • 育儿无语凝噎:那些襁褓中被弃的婴儿
  • 徐斌:中国城镇化原动力是对外开放
  • 陶冬:塞国危机未解 联储承诺稍变
  • 梅新育:铁道部改革应始终坚持发展导向
  • 杨涛:税收增速下滑可能是好事
  • 李迅雷:如何让房价软着陆
  • 章玉贵:东亚经济一体化切勿掉入美国陷阱
  • 谢百三:我反对楼市国五条
  • 不是不好:电改重启的谣言为何又复燃
  • 郑风田:嘉兴死猪投江案的六点反思
  • 温晓东:尚德破产映照新能源发展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