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莫斯科3月22日电 题:俄经贸界:望习近平访俄促经贸合作获战略性提升
中新社记者田冰贾靖峰
“新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首站即是俄罗斯,这是对俄罗斯和全世界发出的重大信号。希望两国元首会晤能为经贸合作注入新元素、制定新战略、打开新篇章。”俄联邦经济发展部生产力研究委员会俄中经济与投资合作中心常务副主任久玛什金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2日在俄罗斯开启他任内的首次出访行程。在俄不到两天时间里,他将出席约20场活动,其间中俄将签署涵盖政治、能源、经济、人文交流等领域的多项协议。
“希望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的会晤,能促进两国经贸关系获得战略性的提升,为两国经贸开辟一个‘合作新时代’,燃起新‘亮点’”,俄罗斯中国总商会会长蔡桂茹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
“近期除了原材料加工、能源、基础设施等传统项目外,我们正加大力度研究铁路建设、航空发动机新技术以及工业、海陆农产品相关的几个合作项目。希望此次中俄首脑会晤能为开拓新项目提供机会”,久玛什金介绍说,作为俄历史最悠久的知名经济咨询机构,生产力研究委员会即将迎来100年诞辰,其下属的俄中经济与投资合作中心,曾由已故前俄罗斯驻华大使罗高寿担任第一任主任。
久玛什金认为,与中国合作发展俄远东地区的规划,具体可体现在铁路运输等项目上,俄罗斯在地缘上一定程度地承担着欧洲-俄罗斯-中国的中转角色,但远东的几条运输线早已超出原规划的承载力,其交通现代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他还建议中国考虑与俄合作,或建立合资运输公司,或研究一个共同运输模式,以保障欧洲-中国的运输。此外,在远东发展方面,俄罗斯将把中国投资作为首选。“我认为,在这方面我们已经说了很多,但真正实施,才刚刚开始”。
久玛什金强调,除国家优先支持的项目外,中俄合作伙伴们应看重具体项目,视具体情况决定成立新企业、建立新项目,合作不应仅限于资源贸易,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的合作潜力巨大。
俄中经济与投资合作中心副主任王念丹则坦言,中俄合作,首要的是沟通和互信,其次是人才培养,目前中俄不少合作项目是成功的,但一部分合作基础并不牢固,造成制约,在“互信”上,两国应加大力度。
“中俄在全球树立了大国合作的典范”,蔡桂茹说,在保持低调务实的经贸关系的同时,希望习主席访俄成为一个契机,为两国未来经贸发展谋取更长远的战略新思路:其一,战略性考量。在传统的商品贸易、能源原材料等合作外,应考虑制造业、装备、高科技等更多领域、更大规模的项目合作,从政治经济的战略层面形成新规划。其二,经贸关系规范化。俄加入WTO后,其营商环境、透明公平度、国际化程度必然明显提升,中俄双方在出口标准对接、规则调整等方面必须有所预见、顺应转折。其三,消除国别壁垒。只有在商品、经营、人员三方面提高质量,方能建立互信,消除壁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