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7日电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工信部部长李毅中今日指出,“我们政府部门在宏观调控上怎么来淘汰落后,怎么来防止“两高”产业的过分扩张,这方面的力度也不够,措施还不够得力。”
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今日举行第二场记者会,李毅中就“推动科学发展”等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时作出如上表述。
李毅中认为,再经过一段努力,这种状况可能会缓解,“但是目前看来实现这样的目标难度还是很大。”
有记者提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布局,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说明产能过剩已经成为中国产能结构不合理的一个比较集中的体现。
李毅中就此表示,“部分产业产能严重过剩这恐怕是个不争的事实。比如钢铁,粗钢产量7亿吨,能力10亿吨,还在建设。另外还有其它几个行业,像煤化工、平板玻璃、造船,甚至风电设备、光伏电池、多晶硅等等这些行业都是严重过剩的。”
李毅中提到,“业界有个评论,一般的开工率、利用率75%以下为严重过剩,实际上这些行业的开工率都不足75%,特别像多晶硅、光伏电池。”
李毅中认为,过剩的能力都是落后的需要淘汰的能力,造成这样的状况带来很多的危害,首先是效益不好,市场没有那么大的容量,靠贷款来建设可能会带来资金风险。企业的停产歇业以至于关闭还会造成社会稳定问题,有潜伏的危机。
“因此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李毅中提到,“我记得中央经济工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淘汰落后能力,化解过剩的生产能力,这应该是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工作。”
李毅中分析造成产能过剩的原因时指出,首先一些行业产业的技术水平比较低,投资建设都低水平的重复。有些企业决策程序、对于行业的把握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出现盲目投资问题,信息也出现扭曲和误导。
“牵扯到政府方面的工作,有不少地方高度重视GDP的增长,因此在发展上有些急功近利。”李毅中表示,“我们政府部门在宏观调控上怎么来淘汰落后,怎么来防止‘两高’产业的过分扩张,这方面的力度也不够,措施还不够得力。”
如何化解这个问题?李毅中认为,要根据市场状况,分行业认真研究,然后采取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办法。
首先可以通过扩大内需来化解部分能力的过剩。“比如钢铁能力过剩,做建筑也好、做桥梁也好,可以做混凝土,也可以做钢结构,但各有缺点。在同等条件下是不是可以多做一些钢结构,把钢材质量提升一些。”李毅中举例说。
李毅中还提到,要坚决加快淘汰落后的进度,现在的落后产能占15%-20%,这方面的力度还是相当大的,得到行业和地方的支持。对那些确实有市场、有基础的、有希望的,要通过技术改造来提升它的经济技术指标和提高质量。通过重组兼并形成新的能力。
产业转移,从国内来讲,可以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从国际上,可以走出去发挥中国优势,用中国的技术和装备来化解这部分矛盾。
“最后要讲的是最根本的对存量化解。”李毅中提醒,“千万不要再形成新的产能过剩,一定要把源头把住,就是要提高这些行业的门槛,节能环保、质量安全、自动化水平等等各方面,无论是用市场化的办法,还是行政审批备案,这些方面都要加大力度,用各种手段来限制那些已经严重过剩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