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业内称油品被倒逼升级500亿成本或转嫁消费者

2013年02月04日 02:30  新京报 微博

  机构估算三大油企升级国IV成本超500亿;消费者希望油企拿出利润“补贴”环境

  新华社电 从当前不生产高质量油品的原因是因为国家标准不够,到第二天突然高调宣布明年起全面升级供应国Ⅳ标准油品,雾霾天气发酵出的中石化“油品门”,让消费者开始担心在国际原油价格涨价压力下,全面升级油品带来的成本上升,会否转嫁给消费者,并引发新一轮物价上涨。

  雾霾天引来的升级?

  1月31日,中国石化集团董事长傅成玉针对北京雾霾天气表示,炼油企业是雾霾天气的直接责任者之一,现在炼油行业不是不能生产高质量油品,而是我国油品质量标准不够高。

  对此,舆论普遍质疑,作为国内最大炼油企业,将尾气排放对雾霾天气的影响,归结为国家标准过低是否有推脱责任之嫌。实际上,我国早在2011年年中就实施了汽油国Ⅳ标准,只不过给企业的过渡期“大限”是到2014年。

  面对舆论压力,2月1日,中石化“突然”宣布今年年底前有12家下属企业的提高脱硫装置将全部建成投产,明年起全面供应国Ⅳ标准油品。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员、中国环境科研院副研究员岳欣对记者表示,炼油企业不应该长时间以过渡期和成本提升为借口拖延升级油品。“此番炼油企业加快升级油品不是意外之举。”

  升级成本会否转嫁消费者?

  前几年,北京、上海等地实施成品油标准国Ⅲ升国Ⅳ时,成品油价格出现普涨。上海油品标准升级时,油价每升上涨了0.3元左右,北京油品标准升级至国Ⅳ时,油价每升上调了0.2元左右。

  按照卓创资讯粗略估算,三大油企升级国Ⅳ汽柴油的成本投入保守估计在500亿-600亿元,每升成本上升0.12-0.15元。

  化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目前国内大范围实施油品标准提升的难点在于价格,如果油品升级的成本转嫁给市场,那么消费者则需要为成品油升级买单。

  “两桶油”会否“补贴”消费者?

  新的涨价压力已经浮出水面,而最近国际原油期货价格连涨,也让百姓对输入性通胀带来的传统涨价压力心存担忧。消费者希望仍处盈利状态的炼油企业能够继续让利于民。

  “两桶油”去年前三季度净利润总计超过1200亿元。

  北京多位私家车主表示,北京京Ⅴ油品不涨价是好事,希望全国国Ⅳ油也不涨价,期待中石油、中石化拿出利润“补贴”消费者,“补贴”环境。

  相关评论:

    叶檀[微博]贪婪造就低标准成品油

(原标题:油品被倒逼升级引发涨价忧虑)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河南否认曾称恶劣天气致车爆炸引发塌桥
  • 体育科比18分湖人险胜 巴神两球AC米兰2-1胜
  • 娱乐三探央视春晚联排 孙俪亮相平安获赞
  • 财经油品被倒逼升级 500亿成本或转嫁消费者
  • 科技杭州温州4G试商用:将TD-LTE转为WiFi
  • 博客石述思:中国式讨薪缘何又掀高潮?
  • 读书新浪历史访章永乐:1913大选与大决裂
  • 教育九天2.38万 拷问国考面试天价培训(图)
  • 育儿幼儿园长舍命斗持刀男子被砍伤(图)
  • 张庭宾:危机转盘快要转到中国了?
  • 杨再平:做金融不妨借鉴都江堰及灵渠
  • 罗天昊:上海哪点比北京强
  • 李玲:中国向世界传递正能量
  • 西向东:再谈为何要赦免贪官
  • 金岩石:雾霾背后的水资源危机
  • 张化桥:股民为什么越来越穷
  • 张明:从三峡全通事件看影子银行风险
  • 聂庆平:关于股票融券卖空的几个问题
  • 谢百三:乐观派认为股市最少上340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