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统计局在今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6%,涨幅比上年回落2.8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认为,季节性的蔬菜价格上涨是CPI反弹的主要原因。马建堂还表示,2013年一定能够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或者说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2011年CPI每月5%或者6%的情况,不会出现
对于2013年物价走势,马建堂说,推动物价上涨的压力和控制物价上升的因素并存。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或者物价上涨的压力,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输入性通胀的压力还是存在的。主要是一些发达经济体都在采取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这样一来,可能对中国的物价产生波动和影响。二是劳动力价格、土地价格、资源环境等成本,在未来的一段时间,总体上讲还是一个上升的趋势。中国15-59岁或者15岁以上不满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也出现首次下降。土地总是稀缺的,大家现在对环境损失的定价越来越高,这些因素决定了未来一段时间要素成本的上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马建堂说,我们更应该看到,2013年还存在着控制物价上升的有利因素,包括粮食、肉类、棉花(14690,-40.00,-0.27%)、油料、糖料,2012年是丰收、增长的。CPI上涨里面,食品价格占比较大的比重,2012年农业的丰收为2013年物价的稳定打下了一个很扎实的基础。
第二方面有利因素,工业领域、工业制成品总体上生产能力过剩、产能利用率比较低。2012年四季度,工业制成品的产能利用率80.1%。只要产能利用率不是特别高,产能有过剩,就一定不会存在着大的物价上涨的压力。为什么?因为供给有余力,供给有潜力,需求增加一点,供给很快就能上来,现成的生产产能就可以发挥。所以,工业领域的产能过剩,决定了工业制成品2013年总体上的稳定。
第三方面有利因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2013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正确处理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和稳定物价的关系。
马建堂认为,综合上述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一方面我们确实对于通货膨胀不要掉以轻心,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只要调控得当,2013年一定能够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或者说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2011年CPI每月5%或者6%的情况,不会出现。
新浪警示:任何收费预测彩票会员等广告皆为诈骗,请勿上当!点击进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