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国企的争论
■本报记者 唐福勇
虽然12日北京下了一场雪,但当天经济学家张维迎与几位国企老总的一番有关国企的争论却相当的热闹。
这场争论发生在12日 “央视财经论坛:国企的承担与突破”会场。争论时不时引来数百位听众的掌声。
张维迎首先表明:“我在谈国企时与个人感情没有关系。”
他表示,不反对国企领导人参与经济年度人物评选,但从中国大趋势来讲,对这10年来国企在经济年度人物比重越来越多还是比较担心。
在张维迎看来,国企占有的资源和国企创造的价值是不相匹配的。一个数字表明,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占整个工业企业的比重42%,但创造的产值只占27%,增加值30%。如果这些资产能够更多为民营企业使用的话,国家财富会更高。
在他看来,社会有很多不公平,有些企业有特权,有些企业就没有特权。而这种不公平竞争会抑制社会的企业家精神。
“在国企问题上,我与张维迎有不同的观点。”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董事长魏家福明确表示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每年都有10%以上的飞速发展,国有企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对于张维迎提出的民企能更多解决就业的问题,在魏家福看来,“国有企业承担着就业的社会责任,不管经济危机多严重,国有企业不能裁员,而民营企业由于成本太高会进行裁员。外资企业在中国享受红利,但一旦危机出现,把门一关把中国的雇员交给我们的政府,走了,所以这就是社会责任。”
对于国企在改革中的一些毛病和弊端,另一位身兼两大国企的掌门人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董事长宋志平从另一个角度解释说,“改革开放30年来,国企打过败仗,今天存在的国企都是幸存者,大家没有忘记之前改革开放后有好多职工下了岗,后来痛定思痛国企面向了市场,进行了市场化的改革。”
宋志平认为,现在的国企是此国企非彼国企,今天的国企正在做许多事情,比如股份制改造,规范治理机构,加强职业经理人制度等等,都是在走向市场化。
张维迎则表示,企业本身内部改革的东西比较多,今天的几位企业家每个人能做到今天的规模与成绩有其个人的魅力。但他仍强调大的环境方面:国家应有计划的减持国有企业持有的股份,包括转给社保基金都可以,一家独大并不很好。二是要强调平等竞争。三是国有企业应该限制进入某些行业,这样可以培育更好的行业生态环境。
对于国企,尽管一直有各方面的争论,但对于国企需要进一步改革却是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同样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