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2020小康目标:经济结构转型 大力发展服务业

2012年12月05日 18:21  三联生活周刊  微博

  失业率

  尽管中国经济面临各种困难,但就业一直是不多的亮点之一,尤其是和发达国家动辄两位数的失业率相比,中国的失业率一直保持在4%~5%的较低水平。抛开统计方式的差异不言,中国能够长期实现较低的失业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直贯彻的就业优先的政策,在各项经济指标中,就业一直被摆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中国经济在面对困难时的保增长,其实主要目的是为了保就业,如果能够将失业率保持在很低的水平上,中国完全可以承受更低的增长率,而不必纠结于8%还是7%的GDP增长目标。

  现在中国的就业市场似乎进入一个很矛盾的阶段,一方面,经济学家们大多认为,中国已经进入了刘易斯拐点,劳动力不再是无限供应的市场,甚至在某些行业出现了供不应求,最近几年经常上演的春节后招工难,以及劳动力工资大幅上涨等现象,也都是对刘易斯拐点的印证。但从另外的角度看,中国的就业市场可能并没有这么乐观,近年来沿海劳动力出现招工难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很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转移,农民工开始选择在家乡附近就业,而不是背井离乡外出打工。而中国农民工是否开始出现短缺?以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看,近年来我国农民工的总量一直呈现增长趋势,并非想象中的劳动力数量越来越少,2009年度我国农民工总量为2.2978亿人,2010年为2.4223亿人,2011年为2.5278亿人,每年新增人数都在1000万以上。

  除了农民工之外,另外一支就业大军来自大学毕业生,经过大学多年的高速扩招之后,近年来我国每年毕业大学生的数量已经接近700万人,与农民工在就业市场上的抢手行情形成鲜明对比,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仅就新增农民工和毕业生来看,二者相加就达到了1700万人的规模,解决如此庞大的就业人口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12月1日,太原理工大学举行2013届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大学生挤爆招聘会现场 12月1日,太原理工大学举行2013届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大学生挤爆招聘会现场

  从我国最近的就业数据看,政策目标大概是每年解决900万的新增就业,但实际解决就业人口基本上都超过了预期目标,2010年城镇新增就业1102万人,2011年为1168万人。“十二五”规划对就业的目标是“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这个目标和“十一五”规划完全一致,但实现难度应该更大,主要的挑战在于经济增速相对“十一五”将会出现较大程度放缓,最终可能会导致失业率的上升。

  通常而言,一个经济体如果能够保持8%左右的GDP增速,是基本上不用为失业率担心的,但中国经济是个例外,一方面原因在于,劳动力市场的人口绝对数量很大,失业率上升一个百分点,可能就意味着百万人失业。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经济结构,由于中国经济以重化工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这些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较弱,所以GDP虽然保持高速增长,就业弹性反而下降。上世纪80年代,我国GDP大概保持年均9.5%的增长,就业人口年增长率为4.3%,就业弹性为0.453,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带动200多万人就业。上世纪90年代,我国GDP保持10%的增长,就业弹性下降至0.11,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带动100多万人就业。而从2001年至今,就业弹性下降到不足0.1,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带动的就业不到100万人。以国际标准来看,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弹性约在0.3左右,发达国家在0.5以上。我国就业弹性为何不断下降,原因在于改革开放之初,乡镇企业等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大规模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随着经济结构日渐向重化工业等大企业倾斜,就业弹性也就逐渐下降。

  中国在“十二五”期间的就业目标是“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大约对应着年增900万就业岗位的目标。如果“十二五”期间经济增速下降至8%以下,而我国就业弹性还只是保持在“GDP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100万人左右”的就业水平,显然难以实现900万人的就业目标。所以,想要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保持较低的失业率,经济结构必须转型,大力发展就业能力强的服务业。

  我国对服务业的整体规划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经济结构向以服务经济为主的转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从2000到2010年,我国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39%上升到43%,10年间增长4个百分点,应该说是增长相当缓慢。如果要实现2020年服务业比重超过50%的目标,意味着10年间服务业要至少增长7个百分点,相比过去10年要明显提速,服务业即使达到50%的目标,距离发达国家普遍70%以上的比例也仍有相当大的距离。

  从2000到2010年这10年看,我国三大产业的变动趋势是,除了第一产业(农业)占GDP的比重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占GDP的比重都在上升。其中农业占GDP的比重从15%下降到10%,工业占比从45.9%上升到46.8%,服务业占比从39%上升到43%。以此不难看出,农业继续下降的空间已经比较有限,如果想要大幅提高服务业的占比,增长空间只能来自第二产业,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经济必须要控制投资规模的大幅增长,将更多资源投放在服务业的发展上。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曾经对“十一五”做过一个回顾,当时提到“十一五”有两个规划指标没有完成,其中一个就是服务业增加值和就业比重,另一个是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如果中国经济继续沿袭大规模投资的老路,而不是集中资源发展服务业,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将失业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上将会越来越难。

  相关组文

  2020小康目标:国家满足个人愿望无关资本实力

  2020小康目标:收入倍增应扣除通胀因素

  2020小康目标:实现政府在市场经济中职能转换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正接受中纪委调查
  • 体育火箭末节砍霍逆转湖人 热火负垫底队
  • 娱乐米雪曝绝密SM艳照 半裸酥胸展魅惑(图)
  • 财经专家称年底突击花钱3万亿消息不靠谱
  • 科技中移动李跃:将推自有品牌终端
  • 博客参选日本议员要多少钱 苦难放荡民国娼妓
  • 读书解密:党内谁最先主张"去除毛泽东思想"
  • 教育小学零花钱调查:六年级小学生攒6万元
  • 育儿女童幼儿园午休后死亡看护老师称无责
  • 张化桥:你究竟是股东还是捐款人
  • 刘远举:出租车减配丑闻别全怪在企业头上
  • 张明:警惕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
  • 辜胜阻:均衡城镇化要两条腿走路
  • 如松:朱元璋从兴旺到衰败的过程
  • 管清友:新四化建设开启中国经济新周期
  • 太友:16万切糕案为何激起百万热议
  • 洪平凡:国际贸易附加值数据的经济意义
  • 陶冬:2013年全球经济展望
  • 叶檀:1950年的债券信用为何好于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