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日企业绩大滑坡 专家称政治黑锅由日企来背

2012年11月05日 22:30  CCTV2《央视财经评论》 

  日本企业缘何业绩大滑坡?

  制造业持续的不景气,债务问题是阴影重重,日元升值旧伤复发……日本日兴证券11月3日所披露的统计数据显示,已经公布中报的521家东证所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财年净利润总额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2.4%。其中,电器厂商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当中明显处于劣势,而电力公司的发电成本因为核电站停运而大幅增加,日系汽车则因在华的销售大幅回落而给业绩造成了沉重的打击。日本经济为何会持续的下滑?日本央行本月将要推出的宽松货币政策能否起到一些作用?作为日本最重要的贸易国,中国因素又会给日本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沈竹和特邀评论员中国社科院日本经济学会理事白益民、著名财经评论员刘戈共同评论。

  日本三大电子巨头出现巨亏,日本经济下滑,企业整体低迷,寒潮覆盖面广是何种原因?日本央行新推宽松政策,究竟能起多大作用?

  11月,是由秋转冬的季节,但对于作为日本经济重要支柱的夏普、松下等电器企业,似乎寒冬已经来临。本月1号,夏普公司宣布大幅下调2012财年业绩预期,净亏损从之前的2500亿日元猛增至创记录的4500亿日元,约合351亿元人民币,这是夏普连续两年出现巨亏。受此影响,夏普股价当天早盘下跌2.3%,夏普总裁奥田隆司表示,2013财年,必须扭亏为盈,否则企业将面临存亡危机。

  日本电信巨头松下公司,10月31号下调了2012财年业绩预期,预计亏损7650亿日元,约合95.5亿美元,这是松下连续两年出现巨额亏损,规模仅次于2011财年创记录的7721亿日元。消息发布后,松下股价在1号开盘后,狂跌近20%,一度创37年新低。11月1号,索尼公司预计,全财年盈利为200亿日元,约合2.5亿美元,销售额将减少2000亿日元。今年4月,索尼就宣布,计划年底前在全球裁员1万人,约占雇员总数的6%。

  家电业低迷,汽车业也是倍感寒意。数据显示,10月份,日本国内新车销量总数为359333辆,较去年同期减少5.7%,连续两个月,新车销量同比下滑。中国证券报报道,丰田汽车11月1号表示,10月在中国的新车销量比上年同期减少44%,继9月后,第二个月销量下滑超过4成。本田公布数据显示,10月份,在中国新车销量同比大幅下挫53.5%,降幅高于9月份。

  日本政府10月26号,批准规模超过4千亿日元的紧急经济对策,以应对日本经济进一步下行风险,日本央行将经济景气现状判断下调为趋弱,并在10月30号,连续第二个月追加货币宽松措施,将用于购入资产的资金规模扩大11万亿日元到91万亿日元,约合7.11万亿元人民币,即便如此,日本央行认为,围绕日本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因素依然突出。

  此外,受日本购岛闹剧的影响,日本家电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也在下滑,日本共同社称,10月1号到30号,共有118家日本企业下调了2012财年销售收入预期,其中包括以电机、汽车企业为主的90家企业。日本经济新闻称,由于无法预期与中日关系何时改善,销量不佳的局面或将长期持续。

  白益民:日本大企业的亏损是在给中小企业提供保护伞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电器产业这些公司基本上都是原来战后日本发展起来的组装型企业,组装型企业在竞争的过程中,韩国、台湾、还有大陆的企业实际上也在慢慢地成长起来,也是在压缩日本的市场和空间,这实际上对它的生存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为什么现在反映出这个问题来呢?实际上,当日本的企业把很多产业转移出去之后,他会进行新的产业的投资,进行转型,我们看到的这个亏损数据里,有一部分是他的确在竞争中出现的损失。还有更大的一部分,实际上是他们做新的投资,因为新的产业投资规模非常庞大,一般在3到5年才能够有所回收,这么庞大的一个产业投资,他要算在折旧里,这个利润实际上对这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看到,这些企业的新产业的发展规划,还有很多他们其实在前几年就已经开始做了,正好现在是个投资期。从这个角度来看,实际上它这个亏损里有它自身进行产业转型成本的问题。

  比如日本病,就说夏普这个例子,假如它现在亏损这么大,除了前面分析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大企业有保护中小企业共生的机制,它实际上形成了一套财团体制,那么它的很多亏损实际上是帮助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就是说在危机来的时候,它是顶梁柱,它的亏损实际上是在给中小企业提供保护伞。

  刘戈:政治上的黑锅现在是由日本企业来背了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像索尼、松下、夏普这样一些大型日本消费电子类企业,相对而言,它相比于韩国、中国的一些公司来说,它在决策上、速度上要慢一些,那么它原来的官僚机制影响了企业目前快速变化的时尚化的消费电子产业领域的决策,它的这些企业,更多的是在技术方面保持领先,但是它可能在市场方面有一些迟钝。比如夏普的液晶屏做得非常的好,但原来在100年前,它是一家靠自动铅笔起家的公司,现在它打得响的一个产品是液晶屏,很多公司都在使用他的液晶屏,但是他的液晶屏更多的是追求质量的领先,原来是三原色,现在搞出来四原色,这些投入现在算起来,可能技术上的投资和消费者的感受不一样。可能你价格卖得比较高,但是消费者并没有很明确的感受,那么这样的高价就没人买单,所以它在这方面就产生了一个错位,会亏损。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像夏普这样的企业在中国有非常大的份额,现在购岛事件对它的影响也非常大。

  在日本企业里,它有很多主动的成分。也就是说,它可能觉得按照它以前的模式,它在世界上靠品牌,靠组装,在大部分的国家占据主要的市场。本来它的退却应该是有节奏、有步骤的,但现在由于日本政府的购岛闹剧,实际上让这些企业提前去经受那些他们可能在几年以后才经历过的阵痛。所以夏普本来要大张旗鼓的在中国搞一百年的庆典,也寄希望于在中国市场上能够重振旗鼓,但是由于一些政治上的因素,这个黑锅是由企业来背了,这样的黑锅,可能在过几年以后他能背得起,但现在就让他背上这个黑锅,可能就有点重了。

  白益民:货币宽松实际上是促进日本企业到海外扩张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实际上,日本的货币政策跟我们想象的其实不太一样,因为日本从八十年代日元升值之后,它已经是海外投资,大量投资股。我们中国是吸引外资股,所以对利率的思维实际上是不一样的。日本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宽松政策并不是为了挽救日本国内的经济,因为日本国内实际上没有消费需求了,它已经达到一个极限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它的刺激实际上是促进日本企业到海外扩张的,实际上这些钱基本上都用在海外了。在海外,实际上日本所创造的生产总值已经超过本土,实际上就是已经达到了1.8个日本本土的规模。

  刘戈:消费电子类和汽车两大行业深受中国因素影响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日本国债主要是日本老百姓在买,那么日本老百姓已经买了那么多,而且现在已经经历过这么多轮的国债不断地发行,而日本整体的经济的体量那么大,所以这些钱散下去以后,它对于整个经济的推动作用是有限的。

  从这几个月的情况来看,至少是在消费电子类和汽车这两个大行业里,日本企业所遭受的影响高于我原来的预期。比如丰田和日产两大公司,他们去年同比在中国汽车的销售量都下降了40%多,这个比例是非常大的。消费电子类的产品比例没这么大,但是影响非常大。为什么影响大?因为消费电子类产品更多地投入是在前端的研发费用上,研发费用上会均摊到每一个产品上,那么在每一个产品上,可能它由于这样的冲突矛盾,那么最后可能只减少了10%或者百分之几这样的份额,但是减少的份额会加到竞争对手身上,而减少的这部分份额,平摊到现在卖出去的每一个产品上,成本就会提高。而本来大家竞争的就非常激烈,这么一涨一降,互相之间的竞争力就发生了一个大的变化。这样的话,最后像夏普、松下等企业产生这么大的亏损,不能不说这样一个产业特征是一个重大因素。也就是说,我们想象的可能它仅仅是失去了百分之几这样一个市场份额,但是由于这样的一个连锁反应,那它最后会导致盈亏之间的变化。

  刘戈:现今的消费电子类产品已经进行了产品和市场的重构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其实现在有一些产品,比如冰箱、洗衣机没有大的变化,但在消费电子产品里,比如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等,其实和以前传统意义上的消费电子进行了一个概念上的重构。在这样的重构过程中,我们传统意义上理解的那些所谓的高端品牌,日本的这些品牌实际上已经很难传播到下一代人身上了,可能对下一代人来说,他从来没觉得夏普、东芝[微博]或者索尼要比三星[微博]强,对他来说这,都是全新的品牌。这是在原来的决策机制上和时尚化、潮流化的趋势中互相之间的矛盾。另外,由于产品结构、市场结构的重构,原来日本的品牌优势,现在也很难延伸到新的产业里。这样的一种变化,可能它是汹涌而来的,它不是一两个企业受到的影响,而是整个在消费电子类行业里的这些企业都受到差不多的影响。

  白益民:日本通过得罪中国获得美国的好感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实际上,日本既在中国有损失,同时在全球也有获利。它是个什么情况呢?美国经济实际上要回归产业,要发展,实际上它真正是回不去了,因为这个产业是要很多年的培育,它主要是在资本来。那么谁去捞钱呢?其实日本实际上是看好了美国的大量地资金,回归于美国。在这样的情况下,实际上从某种战略上考虑,它通过得罪中国,实际上获得了美国的好感。也就是说,其实2008年鸠山政府上台的时候,得罪了美国,美国在很多的产业上,什么电网,什么的高铁上,就都是限制日本去去进行合作的。所以说,这次实际上他通过中国的损失,有可能它会在美国那边得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 谢作诗:中国制造是先进生产方式的成功
  • 张捷:发展旅游业当前是得不偿失
  • 张茉楠:看清汇率战背后的真实逻辑
  • 安邦智库:土地宪法能对城镇化硬约束吗
  • 叶檀:对经济不要过于乐观
  • 朱大鸣:未来十年最大挑战是中等收入陷阱
  • 黄祖斌:中等收入陷阱是个愚蠢的概念
  • 朱小央:大学生争当清洁工彰显私企无奈
  • 陶冬:美大选见真章 日巨企露败象
  • 太友:乡镇规划CBD是跟市长开玩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