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追赶模式增长渐摸天花板 实业突围成共识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10月25日 18:18  财经国家周刊

  实业兴国再突围

  进入10月以来,一系列的国际贸易冲突集中爆发:太阳能光伏在欧美全面被进行双反调查,中兴华为在美国等国家遭遇知识产权诉讼与安全调查……中国凭借战略新兴产业与信息技术实现赶超的预期蒙上阴影。

  摩擦的背后,是后金融危机的衰退与新一轮产业争夺带来的实业市场环境争夺:如同中国的转型升级,欧美等发达经济体也同样寄望于实体经济回归与再工业化。面对中国企业的市场威胁压力增长,对方不得不采取越来越保守和强硬的抵制与打压手段。

  与此同时,国内的实业复兴也遭遇难题。经过了高速发展的黄金10年,中国在追赶模式下获得的增长已经逐渐摸到天花板,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下,产能过剩、产业价值低的结构性问题更被进一步放大。

  虽然金融危机以来,政府已出台系列扶持举措,但在政策的具体执行上,税费高、融资难、成本高等问题至今仍困扰着实体经济企业。

  内忧外患之下,应如何加速新一个十年的实业兴国之车?

  结构性困难待解

  与国外的狙击多是在关键领域的个案相比,国内实体经济企业面临的政策性、结构性困难更需要引起关注。

  据工信部统计数据,今年3月份以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在10%以下徘徊,1至7月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滑出了年初11%的预计目标。与此同时,受生产经营成本上升、融资环境紧、利率汇率调整等多重因素挤压,企业效益持续下降,生产经营困难上升。

  目前,许多中国制造业企业都已步入低增长甚至负增长,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制造巨擘们也面临困局:在今年上半年,中国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熔盛重工净利润同比下滑82%;最大的挖掘机制造商三一重工(微博)净利润同比下滑13%;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营业利润下滑22%;最大的集装箱生产及多元化企业中集集团净利润同比下滑67%……

  虽然很多企业把业绩下滑归结于外部市场环境,将复苏希望寄托于政府的下一轮刺激政策,但在经济界看来,中国企业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前30年依靠人口红利、汇率优势和低成本优势,通过投资拉动、和外向经济拉动的粗放式发展已经走到周期拐点。

  在此之前,已有不少企业向政府反映,国内企业目前税费成本高,税收种类多,税费甚至已经占到企业产出总量的30%甚至更多,虽然近几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但在实际执行时往往是减费项目落实少,大税种没有减少,甚至增加了经营性收费。

  与此同时,在以银行信贷为主体的间接融资方式之下,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仍旧高企。很多中小企业求贷无门,甚至不得不承受昂贵的民间高利贷。

  在人员、物流等环节,企业的成本也非常高。比如美国的物流费仅占GDP的9%左右,而我国高达18-20%,其中流通成本占到50-70%,仅今年上半年,我国社会物流费用高达4.1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1.9%。

  “综合各方面情况,外部需求萎缩影响程度加深、内需增速放缓下行压力加大、生产经营成本上升等是当前的突出问题,而从深层次看,政策和法律机制也还没有形成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工业发展的有利环境,导致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发展不均衡。”一位工信部官员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透露。

  产业革命机遇

  尽管内外环境问题重重,但坚持发展实业,仍是中国经济的突围路径,这已成为各界共识。

  20世纪后期以来,各国在实体经济活力和创新不足同时,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过度的金融创新,以及政府“刺激性”的宽松政策和财政赤字等手段,被视为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爆发,乃至各国到今日仍难以摆脱经济衰退的根源。而在我国,企业主力萎缩,却依靠金融和房地产等非主业投资获得盈利等金融依赖现象也日益突出,资产金融化和资产价格泡沫化现象日益严重。

  从全球来看,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规模的比例已经从1990年的1.42:1增加到2010年的13:1。而2000年我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比为0.9:1,2008年达到3.5:1,近两年更快速增长,2010年两者比例已达9.8:1。2011年,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的利润总和为4387。31亿元,这一数字甚至不到工、农、中、建、交5大银行净利润总和的70%。

  所以,调节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部门的收入分配格局,使行业间的利润率相当,实现两经济体系的均衡发展,已成为中国乃至各国经济复兴的重要棋局。

  在此过程中,以新能源和新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成为重振实体经济,乃至为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增长提供重要动力的关键。

  今年6月,美国作家杰里米·里夫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一书在中国出版。

  文章的主要观点有三:首先,制造业正向数字化发展;其次,随着直接从事制造业人数的减少,劳动力成本在整个生产成本中的比例将降低,这会使制造商将部分制造业迁回发达国家;最后,政府应该做好公共产品的提供,比如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以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

  科技部部长万钢也认为,新一轮产业变革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和新材料、新能源相结合基础上的新经济发展范式。中国需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而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看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可能是逐渐升华,在未来若干年才会体现出来。

  冯飞认为,中国经济一直在强调转型,突出内需的主导作用,中国有诱人的13亿人口大市场,在第三次工业革命过程的就地化生产,对中国可能是一个好的机遇。但是,生产的分散化和决策的分散化,也会带来一些关键性的挑战。目前中国的政府集中决策,可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前面临更加突出的问题,体制、机制的改革非常急迫。

  冯飞近期向国务院提交的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政策报告,已获国务院领导批示,将由发改委进行专项研究。

  争夺主导权

  面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机遇,中国与各国的新一轮产业主导权争夺战已经展开。

  在过去的产业领域中,由于核心技术、核心元器件等产业命脉都被欧美国家掌控,中国企业发展一直处于被动局面,不但在产业价值链中居于末端,甚至在企业发展赶超过程中,也会受到欧美巨头的知识产权诉讼、供应链钳制等手段的遏制。

  而能抓住新产业革命机遇,中国有望在更多新兴主导产业占据更大话语权,从而在下一轮的全球经济增长周期中占据主动。

  在这些领域,欧美发达经济体已都布下重兵。比如美国,过去半个世纪中,一路引领全球进入“信息时代”和“互联网时代”,成为全球产业经济的领头羊,2008年以后,美国又再次开启新的产业发展计划,从下一代宽带网络计划,到“再工业化”战略,奥巴马政府都试图继续抢抓新兴的技术和产业机遇,维系自身“标准制定者”的产业地位。

  与此同时,欧美国家对中国重要的战略产业打压也不断升级。对中兴、华为展开诉讼与调查、对光伏产业进行双反制裁、否决风电并购项目等等,都是欧美在全球产业抢跑时局下,“内保外打”的政策调整轨迹。

  因此,中国决策部门也已经加大加快对重点产业的扶持,以最快速度抢抓宝贵的产业赶超时机。

  比如加快推广中国主导的4G标准TD-LTE,被公认为中国占领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产业制高点的一项重大举措。今年9月,工信部部长苗圩对外透露,工信部已决定将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发放TD-LTE牌照,10月14日,工信部首次正式公布中国2.6G赫兹的无线频谱规划方案,总共高达190兆赫的频谱资源全部划归TD-LTE。在此之前,外界一直担心政府态度可能不明朗会导致产业发展受挫。

  此外,物联网、节能环保、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并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战略新兴产业,也有望在未来十年内成长为全球最具市场规模和竞争力的产业。

  在此过程中,通过加大全球收购,增强自身产业竞争力也成为中国扩大实业竞争力的途径之一。渣打银行(微博)首席经济学家李籁思此前曾对外表示,中国正从“中国制造”阶段进入“中国收购”阶段。

  据商务部统计数据,今年1-7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17个国家和地区的2407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22.2亿美元,同比增长52.8%,而且投资的资金结构也在向产业优化方向发展,除了能源和电力两大行业外,先进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通用设备、高科技等领域的投资都有所增长,在帮助企业获得市场和前沿技术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新策萌动

  今年7月,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推进工业发展制度环境建设,加强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抓好政措施协调配套和贯彻落实,改善发展环境。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获悉,中国决策部门正在研究贯彻这一精神并出台系列举措,加强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切实减轻企业税负,同时对投机类投资盈利进行限制,规范重要资源性产品交易市场,加大对垄断高收入行业的调控,并引导社会资金从投机炒作中释放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如何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进一步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加强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将成为决策层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之一。

  今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政策措施,引导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实现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大幅提升。

  10月初,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指导意见》,为加强和改进技术改造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并由发改委与工信部联合组织实施。

  在此之前,中央财政已经在2008年以来,在基本建设资金中设立了“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4年内安排了778亿元技术改造资金并拉动社会投资近1.6万亿元。

  “技术改造的功能和内涵已经不断拓展和深化。”一位了解技术改造实施进展的工信部官员表示,“它不再是简单的设备更新,而是创新和发展新兴产业、节能减排降耗、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组织和区域布局更加紧密结合,全面提升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在此过程中,决策层以财政资助、贴息和税收减免等为政策推力,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扩大研发费用、重大装备进出口税收优惠。此外,围绕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关部门还加紧落实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推动地方配套支持,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加快启动工业强基工程。

分享到: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 新闻解放军四总部领导调整
  • 体育欧冠豪门全灭!皇马1-2 曼城阿森纳米兰负
  • 娱乐中国好声音出招留刘欢:每天只录8小时
  • 财经星巴克咖啡中国比美国贵10元
  • 科技我国3G用户历时3年多突破2亿户
  • 博客崔哥:老外含泪诉说娶中国太太的下场
  • 读书邓小平眼里毛泽东晚年的最大悲剧
  • 教育6岁娃每天写4小时“中国式家庭作业”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
  • 健康新眼保健操真能预防近视? 洗手液杀菌吗
  • 女性韩国美男护肤绝技 李小璐喜公主变辣妈
  • 尚品全球奢华列车搭乘指南 纯爷们儿的巨兽
  • 星座测试上司对你如何 星座贪财榜
  • 收藏翡翠市场日渐分化 宋美龄画功究竟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