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中国式金改
作者:新金融记者 盛长琳
从国有金融机构改制重组、资本市场新改革到利率、汇率市场化试探前行乃至对外开放,中国的金融改革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前十二个年头里,补上了不少落下的功课。然而,一场金融危机不仅开始让中国重新审视金融改革战略,危机带来的诸多后遗症也让金融改革之路更加艰难,承担了更多责任。
在2012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的中国金融改革专场中,“诊疗”这个词也反映了各方对于金融改革的态度,在宏观战略不断推进与普通人感受的落差之间,中国金融改革应该如何更好地平衡?
呼吁顶层设计
近日,第六个国家级新区——广州南沙新区获得国务院批准,去年以来,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兰州新区先后获批,再加上浙江温州、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等多个金融改革开放试验区,金改从中央向地方延伸,逐渐步入深水区。
在各地竞相开展政策“先行先试”的同时,对于顶层设计的渴望也愈加强烈。一家地方金融资产交易所的高管对新金融记者表达了他的困惑:“尽管各地方政府都不遗余力创新以吸引金融资本,但很多政策到执行阶段却遇到了来自顶层制度统一设计缺失的‘天花板’。举个简单的例子,金融资产和资本产品的交易涉及财政部、证监会、银监会等多个政府监督管理部门,没有这些部门的协调,很多事情无从下手。”
除了出于各监管部门权责划分与协调的需要之外,顶层设计也是协调各方利益的必要条件。不少分析人士认为,既得利益者已经成为金融改革的最大障碍。例如,与羸弱的资本市场相比,长期依靠垄断和利率红利的银行近来成为批评的靶心。
作为顶层设计的重点——利率市场化吸引了各方关注的目光。曾任央行行长的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在中国金融改革专场建议,“利率市场化要发挥银行间交易协会的作用,让更多金融机构参加,品种也应更多一些,交易量更大一些”。作为受利率市场化冲击最大的银行业代表,中国银行董事长肖刚则认为,这将加快中国银行业的转型和分化,鼓励银行业金融创新和跨国经营的步伐。
而对于利率市场化的前提——存款保险制度,戴相龙表示,存款保险制度非常有必要,相信央行已经做了比较充分稳妥的准备工作,对于可能存在的道德风险,戴相龙认为并不是问题。不过,他认为相对于大银行,“中小银行由于风险大,保费较高,可能会比较拮据一点。”
渴望更接“地气”
让改革成果惠及更多企业和普通老百姓成为近年来金融改革呼吁的又一重点。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稻葵(微博)指出,“我们需要抓住现在的宝贵机遇,做一两件对老百姓和经济运行产生直接作用的事情,振奋改革信心,这也是金融改革的一个使命。”
理所当然的,股票市场改革因其低迷的表现而成为参会各方关注的话题。上海金融办主任方星海提到,研究表明,2001年到2011年十年之间,中国股票市场平均收益率只有1.4%。对此,方星海认为监管方对于IPO市场介入过多、政策和规章约束使得股市对高成长型企业缺乏吸引力、上市公司分红压力不足导致二级市场收益率远远没有一级市场高。
摩根斯坦利亚太区联合首席执行官孙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证监会不应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具体上市公司的盈利和商业模式,以及拥有定价主要发言权,而应该放在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准确度和透明度。
尽管国内的金融创新刚刚起步,但对于中小企业金融发展不足、金融资本频频追逐投资热点,与实体经济脱节的批评声音已经有不少。上海国际金融学院院长陆红军在论坛期间表示,当前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本末倒置的关系是金融伦理问题,金融体系中的各机构都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未来的金融应该是实物化的,产业链和金融链应该高度融合。‘链’金融应该从中央银行开始,到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甚至村镇银行,它们都应该研究产业链在哪里。”陆红军认为。同时,陆红军分别用银色——养老产业、蓝色——海洋产业、金色——细微化金融服务指出了未来金融链关注的重点方向。
三大潜在风险
风险永远是金融离不开的话题,在改革步入深水区的同时,金融危机后全球银行业的治理也更加严格,潜在的风险也将进一步暴露。
巴塞尔协议Ⅲ明年将引入中国,在目前资产证券化进程时断时续的情况下,更高的资本金要求无疑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压力。肖刚坦言,如果信贷资产规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而资本市场又不发达,银行业的资本消耗会很快。“我们寄希望于未来资本市场尤其是信贷资产证券化能有较大进展,帮助商业银行解决这一问题。”肖刚说道。李稻葵也认为,加快银行资产证券化不仅能够促进债券市场发展,银行也可把精力放在寻找更好的投资项目特别是服务中小企业上。
方星海则认为,金融改革最大的风险是由于一些不可预见的原因,导致经济增速大幅下降,进而促使金融风险涌现。“今后五年,如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是金融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当然,金融改革若有更大推进,也会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的动力。”
事实上,由于经济增长放缓带来的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下降的影响已经显现,根据媒体统计,上半年14家上市银行共新增115亿多元不良贷款。伴随着各地方政府和国家相关部委相继推出经济刺激计划,对于银行资产质量恶化的预期在未来或将更加强烈。
除了银行业面临的潜在风险,肖刚认为影子银行也是未来不可忽视的风险。“这个风险既和中国银行业的风险密切相连,也与现代资本市场密切相连。”在近日召开的证监会座谈会上,有金融业内人士建议关注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正确监督和引导各种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
与华尔街那些热衷于复杂的资产证券化、游离于监管体系外的投资银行不同,中国的影子银行更多的是金融监管下的产物,因此是否存在真正的影子银行尚无定论。然而,中国的信贷控制越来越难、货币政策调控的空间逐步缩小与影子银行的存在不无关系,信托公司便是其中的典型。如何加强对这些影子银行在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以及其他受调控行业融资活动的监管,防范风险蔓延,将是中国金融改革面临的又一课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