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王卫国 实习生王波 发自北京 昨日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C PI较去年同期上升1.8%,是自2010年2月以来30个月的新低,这为宏观经济实现“稳增长”提供了进一步的政策操作空间。
物价仍在涨只是幅度放缓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的7月份居民价格消费价格变动情况显示,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 PI)同比上涨1.8%。其中,食品价格的涨幅比6月份又明显回落,其中猪肉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8.7%,鲜菜类价格虽然和去年同期相比还在上涨,但涨幅继续收窄。
非食品价格特别是服务价格的上涨成为推动上月物价上涨的主要力量。数据显示,衣着价格同比上涨3.3%,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10%。此外,住房租金也比去年同期上涨了3.1%。
兴业银行(20.670,-0.17,-0.82%)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微博)昨日评论到7月份的物价指数时指出,非食品价格高于预期,主要与最近房地产市场回暖居住类环比反弹和暑期到来教育娱乐环比上升略多有关。他还强调,不能因为物价指数回落就认为已经进入了“低物价”时代,只要C P I环比仍然为正,就意味着价格和上月比仍在上涨,只是东西变贵的速度在放缓。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微博)昨日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物价和房价水平仍是很高,国际上粮价今年上涨50%以上,国内粮食收购价在回升,物价稳定的基础不稳固,年末涨幅可能会回升。
三季度降息降准仍有可能
今年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 D P )同比增速降至7 .6%,为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以来的最低水平。7月份的数据显示,中国经济仍处在下行通道。中央政治局前不久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决定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持续回落的物价指数为宽松货币政策提供了施展空间。6月初以来 ,央 行 已经连续两次降息,投资也再次被赋予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接下来会不会继续启用货币政策工具受到人们高度关注。
日前央行发布的《2012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提到下一阶段的政策思路时指出,将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范剑平昨日预测,目前的货币政策松动的空间不大,但三季度降息降准(存款准备金率)仍有可能。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微博)分析指出,中国经济在第三季度的增长很难超过8%,现在还不能判断二季度就是这一轮经济回落的低点。他预测,下半年消费增速还会低于上半年,他认为目前的经济形势仍需要政策加力。
二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下滑
收入预期下降消费趋向保守
南都讯记者王卫国实习生王波 受到欧债危机、经济放缓和外销市场的影响,中国消费者的信心也开始下滑。世界著名市场调查公司尼尔森日前发布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回落到105点,较上一季度回落5点,但仍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全球消费者信心指数为91点)。
尼尔森大中华区总裁严旋介绍,100点为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分水岭”,其上为乐观,其下为不乐观。今年第二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回落受到收入预期降低的影响最大。除一线城市外,二、三线城市和农村地区消费者对未来一年的收入预期都有明显的下降,特别是二线城市更是下降了13个点,制造业和出口的疲软尤其影响了二线城市消费者对于自身就业前景的预期。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昨日分析指出,拉动消费应该看得更长远,短期刺激政策作用不大,政府目前应做好两件事,一是提高老百姓的收入,二是做好社会保障解除后顾之忧,否则如果只是发消费券或者搞汽车促销,反而会提前透支将来的消费能力,政策一停还会遇到需求低迷的问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