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国内贸险遭遇供需两难 光有补助还不够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03日 23:09  经济观察报微博

  欧阳晓红

  因缺失信用、法律环境等生存土壤,“出口转内销”的内贸险之发展似乎不尽如人意。

  近日,商务部发文五成补助力推国内贸易信用保险(简称“内贸险”),并确定七家险企为补助项目的承办机构。

  不过,来自中国信保、中国人保财险(微博)等几家参与补助项目的承办机构消息显示,尽管政策护航,但基于多重主客观因素,内贸险的供需双方积极性不高。有的承办机构认为,保费补助政策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发展仍面临许多制约因素;而企业方则嫌投保费率过高、理赔麻烦。

  现在,出口减速、投资乏力,三驾马车之一、作为国家战略基点的扩内需,亟待被视为企业资金链保护伞的内贸险来“发力”。但内贸险却好像无从“给力”进退两难,举步维艰。

  补助背后

  “谁敢贸然去大力推广内贸险呢?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到处都是风险,企业得考虑自身的承受能力。”一位内贸险专家说,“相对风险缺口,仅仅是保费补助是不够的”。

  据悉,在商务部7月新文件确定补助项目承办机构的七家保险公司中,诸如:中信保、中国平安(微博)财产、中国人保财险、中国太平洋财产、安邦财产保险、大地财产保险、中银保险(此次新增),可能没有哪家保险机构真正大张旗鼓地启动过内贸险业务。

  事实上,内贸信用保险补助项目自2009年启动至今,已经持续三年,试点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天津等12省(市)。业界测算,如果全国试点,内贸险真正推动起来,届时约有4200万家中小企业受益,将带来千亿元以上的保费收入规模。

  中国信保2011年报显示,2011年国内贸易信用保险承保金额133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6%;已决赔款6411.7万元人民币,追偿收入1791.5万元人民币,但未公布其保费金额。目前,业务范围涵盖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涵盖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批发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20多个行业。

  据透露,在内贸险市场份额中,中信保占比最大。无疑,承保金额的增长昭示投保需求的增加,但也许这并非是主动结果。正如上述专家所言,目前中信保从事的内贸险业务只是附属性的,是为客户做延伸服务。

  此外,中国信保2009-2011年内贸险的承保金额分别是:841亿、1125亿、1335亿元人民币。但这可能不值得欢欣鼓舞。

  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副司长温再兴曾在“2010信用销售发展论坛”上表示,2009年和2010年,中央财政累计支出内贸险保费补助资金1.74亿元,支持企业开展信用销售2187亿元。然而,2009年内贸险的总承保金额不足2000亿元人民币,仅占内贸份额的1%。

  据此,概算2009年中信保占内贸险市场份额约42%左右,以此为基数,粗略估计2010、2011年内贸险的承保金额分别为2678亿、3178亿人民币;如此,占内贸份额尚不足1%。

  在温再兴看来,中国内贸险起步晚,在企业中的认知度较低,规模较小。但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信用风险避险工具,能帮助企业防范信用风险,在风险发生时减少企业的实际损失。

  供需两难

  问题是,生态环境欠佳让内贸险的供应与需求方都觉得“难”。

  不言而喻,具有融资功能的内贸险被誉为是企业资金链条上的“保护伞”。据悉,内贸险承保买方信用风险,如因买方破产、无力偿付债务及买方拖欠货款而产生商业风险;可缓解企业因资金链条断链带来的风险。同时,有了内贸险,能够大大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和融资成本高问题,业界称商务部此举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最务实的行动”。“此言并不为过,如果企业拿到中信保的内贸险保单,就可以到银行贷70%~80%的款出来,提前盘活资金。”上述内贸险专家说。

  不过,公众对内贸险知之甚少。2009年的《信泰老板跑路连环效应温州眼镜行业或遇倒闭潮》事件,有网民发微博求助中国信保“内贸险”的帮助,很遗憾,中信保内贸险只有事前投保后,才能理赔。

  而且,中国信保即使承保也是有选择性地去做,而非大面积推广普及。上述内贸险专家给出了三个深层次的原因——内贸险的贸易基础、合同结算不规范、法律与信用环境较差。

  平安财险相关人士则表示,平安内贸险业绩较平稳,2012年由于整体经济下滑,索赔情况较上年有明显增多。信用险产品的类型无变化,主要是账期在120天以内的短期贸易信用险。“国际贸易是在相对规范、扎实的基础上交易,其合同条款,特别是支付条件清晰、明确;但国内贸易合同相对不规范,一旦出现纠纷时有很多模糊地带,容易产生各种争论。”上述内贸险专家说,“再者,国内贸易结算也有待规范,国内信用证都算创新,大多还在使用现金交易。”

  此外,企业法律与信用环境均有待提高。“相比西方市场经济,国内贸易各方面都有差距;市场经济实质是信用经济,信用体系建设未完善,承保机构不敢贸然大量做内贸业务,风险实在太大了。”上述专家称。

  而企业方面,有报道称,由于费率较高,且理赔程序繁琐,投保积极性不高。譬如,以年营业额1亿元的中小商贸企业为例,其投保内贸险,参照每年千分之五的保费费率计算,该企业投一年期的内贸险需要缴纳保费50万元。

  与此同时,也有专家认为,内贸险发展迟缓,也与中国商业文化氛围有关,如“三角债”现象,所以,不少国内商户之间更愿意建立长期的信任关系,有时认为,维护好老客户关系比买保险更可靠。

  不只是“内贸险”

  现在,一方面是中央财政扶助,另一方面是内贸险供需双方都遇冷;亟待提振的内需还在望“内贸险”兴叹。

  其实,把内贸险对扩内需能发挥的作用“夸”得多大都不为过,这点从出口险对出口的扶持效果就能看到。

  因此,某种意义上,内贸险似乎不只是一个保险业务品种的概念。信用保险作为成熟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产物,“出口转内销”后,更被赋予了稳增长扩内需的使命。

  就此,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处长、欧美同学会留美分会理事程永坦承万事开头难,内贸险业务的发展需要一个水到渠成、循序渐进的过程,现阶段政府力推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因为涉及到观念、成本、效率和国内整体商业文化问题,需要重视市场的力量,注重市场培育和相关配套。从长期看,商业信用体系的建设,包括法规建设、文化塑造、信用调查、信息联网、资源共享,才是治本之策。

  实质上,信用保险是技术含金量最高的险种之一,其专业性极强。“因为信用保险是针对‘人’的业务,无法简单地用保险精算大数法则去设计费率,需要非常专业的信用风险评估和管理能力。”上述内贸险专家说。

  人保财险副总裁王和认为,中国国内信用贸易,包括信用保险,面临的最大挑战及发展关键是解决好两大难题:信息不对称与专业化管理。在破解这个难题上,人保财险利用自身的网络优势建设的“动态资信网”就是一个有益和有效的实践。但需要解决很多问题,特别是从国家层面,例如相关法律制度和司法环境的完善,再如规范资信调查服务问题。

  “内贸险领域的经营能力和环境有一个培育过程,需循序渐进,切忌盲目冒进;此外,还要有一定的专业门槛,如果一窝蜂地上,势必导致恶性竞争,结果肯定是满盘皆输。”王和说。

  然而,目前现状是大家止步不前。“这很不应该——保险行业本身就是经营风险的,而不应当害怕风险,关键是解决如何专业和科学地经营风险。”一位承办保险机构的负责人说。“现在,内贸险业务发展不理想的原因是保险公司还没有真正地重视,没有从根本上关注和解决制约内贸险发展的一些基础问题,如专业能力,与此同时,司法和资信调查服务等经营环境的改善也是关键,”上述承机构的负责人说,“客观上,内贸险可能还没有真正启动起来。”

分享到:
  来源:经济观察网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 新闻美国称中国设三沙市加剧南海紧张局势
  • 体育奥运-羽球情侣夺第20金 蹦床摘19金
  • 娱乐《黑客帝国》导演拉里变性 吓晕影迷(图)
  • 财经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初稿已定 或10月份出台
  • 科技奥运赞助商三星封杀HTC魔音耳机
  • 博客单士兵:17岁少年杀人事件的恋爱暴力
  • 读书朝鲜历任“第一夫人”谁最美(组图)
  • 教育高中掐尖明火执仗 精英教育孰喜孰忧?
  • 育儿一卫生院注射用水当儿童疫苗 微博关注
  • 健康健康一周大事记 用药10误区可能致命
  • 女性惊世骇俗头饰 运动员转型艺人衣品公开
  • 尚品浪漫催情香槟 世界尽头的魅力“监狱”
  • 星座周刊下周欲求不满 测试婚姻幸福吗
  • 收藏一套连环画换半套房 背绿壹角币卖1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