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19日电(记者徐蕊、韩洁、安蓓)19日,中国地震局、审计署、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等部门陆续公开2011年度部门决算。继去年之后,新一轮中央部门“三公经费”公开有何看点?百姓如何评价?未来我国“三公经费”公开之路将如何完善?
今年“三公经费”公开有何看点?
与去年首次公开“三公经费”持续时间较长相比,今年中央部门“三公经费”账单选择在19日集体亮相,这不仅彰显了我国推进预算公开的坚定决心,也成为今年中央部门“三公经费”公开的看点之一。
记者浏览各部委网站发现,今天很多部委在其官方网站首页突出位置“高调”亮相其决算,不仅统一了格式,增加了表格和解释说明,而且图文并茂,力图用更形象的方式让公众看明白。
与去年一串串让人费解的数字相比,今年中央部门公开的“三公经费”内容更加细化,很多部委详细列出了去年因公出国(境)团组数及人数,车辆购置数及保有量,还有公务接待情况。
以国土资源部的账单为例,该部详细列出了去年3535.78万元“三公经费”的去向。在因公出国(境)费用中,该部门共安排出国(境)团组233个,其中,考察团组135个,培训团组16个,参加各类会议团组82个,共484人次。我们也可以看到,该部去年末一般公务用车保有量277辆。
在财政部公开的决算中,因公出国(境)的开支内容细化到具体的会议、活动、谈判或考察,公务接待费用也详细列出了涉外公务接待的具体名目。
“与去年相比,今年中央‘三公经费’公开又迈进了一大步。”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剑文说,今年“三公”经费公开不仅统一了格式和发布时间,而且内容更细化,说明更详细,概念更清晰,并增加了行政经费公开。这体现了对民众参与权和重大信息知情权的尊重,也表明了政府在接受公众监督方面更加自信。
百姓感受面面观
随着中央部门的经费账单陆续公开,迎来的是公众的一场热烈讨论。今年的“三公”账单,百姓看懂了吗?是否满意?
在迅速升温的网友评论中,有些网友说,“何时能从这些账单中看到每一笔支出?”“一次次的出国考察为了达到什么目的?”“这些钱花的是否必要?花的是否合理?”“花了这些钱起到什么效果?”公众更期待能看懂这些数字背后的深意。
也有一些理性的网友希望“三公经费”规模有所缩减:“能公布是个进步,希望以后能省则省。”“不能单纯看费用多少,要看使用费用的合理性,必须花费的一千万元都没问题,不能花不该花的一分钱都是问题,要有严格的精细化区分。”
“虽然与民众期待仍有距离,但可以肯定这个距离在不断缩小,随着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相信有一天‘三公’公开会符合中国民众和纳税人的期待。”刘剑文说,“对于公众的质疑,政府应该采纳合理意见,并通过合理引导得到民众认同。”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认为:“公众的质疑说明对‘三公经费’的定义认识有不同,也说明‘三公经费’支出管理制度的解释有待加强。”
未来“三公经费”公开如何完善?
一位深圳的网友表示:“各部门仅仅是公开,但面对质疑,如何调查?针对问题,如何查处?针对不良现象,如何改善?公开是一种进步,但公开不是目的。”
今年10月1日起即将施行的《机关事务管理条例》,进一步要求各级政府定期向社会公开“三公经费”预决算情况,并提出县级政府严控“三公经费”的规模和比例。
此外,继2011年7月中央部门首次公开“三公经费”后,今年国务院明确提出要细化公开的内容,尤其是细化中央部门“三公经费”的解释说明,并明确省级政府两年内全面公开“三公经费”。
白景明指出,建立完善的预算透明制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需要政府在完善预算管理制度的同时,更深入细致地向公众解释每一笔钱是怎么花的,同时也要把管理制度向公众公开,让公众监督政府有据可依,充分发挥审计部门、人大和公众等各渠道的监督作用,推动政府信息公开透明。
“对于‘三公’监管,应建立综合治理机制,事前设立‘三公’标准,并经人大批准,这体现在预算编制中要合理;预算执行过程中,‘三公’每个环节都应该有监督;事后有问责机制,这都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达到我们期待的效果。”刘剑文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