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08网上海7月6日电(记者有之炘)本周,中国央行、英国央行和欧洲央行联袂推出宽松货币政策举措。市场对三大央行联合降息举措的解读是全球经济放缓的幅度可能较市场预期严峻。市场风险偏好并没有因为降息而有所提振,相反情绪更为谨慎。
欧洲央行宣布降息25个基点,并将存放欧洲央行的隔夜存款利率下调至零的水准。降息尽管在市场预期范围之内,但下调隔夜存款利率却出乎市场预料,由此推动欧元大幅走低。
从消息面来看,欧洲央行降息市场早已被市场消化,但欧洲央行将金融机构在其隔夜存款利率降至0的水准,这一大胆的举措无疑让市场感到吃惊。可见为摆脱欧洲持续的经济颓势,欧洲央行也更加激进和大胆。从图形上看,欧洲央行的利率决议推低欧元兑美元至1.24附近。欧元已经进入超卖区域。目前支撑价位在前期低点1.23附近,不排除欧元后市有所反弹。
不过,德国经济研究所、法国国家统计及经济研究局和意大利统计局均预计,第二季度欧元区经济将萎缩0.2%,还预计第三季度欧元区经济将进一步萎缩0.1%,意味着欧元区经济可能会长期低迷。
安邦咨询发布报告认为,这对中国有特别意义。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虽然中国出口的商品多是必需品,受冲击相对要少,但如果欧洲消费者持续紧缩消费,多少会对中国出口造成影响。
英国央行维持指标利率在0.5%不变,但宣布扩大资产购买规模500亿英镑。由于英国央行的利率决议与市场预期基本相符,因此并未太多影响市场走势。不过,英镑仍然略有回落,兑美元最低跌至1.5498附近。伴随着欧洲央行降息,英镑兑美元在1.5520附近进行震荡交投。从图形上看,英镑兑美元在1.53附近有较强支撑,近期在该区域内震荡的可能性较大。一旦突破上述阻力或支撑,英镑将会出现趋势性走势。
值得关注的是,正当欧元区在破裂的边缘飘摇时,英国国内对欧盟的质疑开始上升,英国执政的保守党反对欧盟的态度日益强烈。英国首相卡梅伦在脱离欧盟的问题上承受了巨大压力。
安邦咨询研究员认为,随着欧债危机持续恶化,英国脱离欧盟的想法开始浮上台面,并成为与大选掺和的一个政治选项。如果情况持续恶化,英国脱离欧盟的可能性就会增大,而一旦英国开始考虑此事,将对欧盟产生强烈冲击。
国内方面,中国央行5日宣布,自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31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这是央行6月7日降息之后,今年之内第二度降息。
摩根大通发布最新报告称,此次央行降息的直接诱因是通胀压力的大幅减轻。预计第2季度GDP同比增速为7.7%,且6月份的经济活动将呈现出触底企稳的迹象。
星展银行大中华区高级经济师梁兆基则认为,最新一轮的非对称降息举动与利率市场化的行动有关,并预计未来的降息行动很可能与利率市场化加速的步伐同步。
由于各国央行采取了降息等货币政策措施刺激经济增长。受此影响,美元对主要货币汇率上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再次回落到6.32以上。
分析师表示,虽然国内市场对人民币看贬的氛围变得浓厚,但人民币的贬值波动是暂时的。以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来看,稍长一些时间内人民币仍将升值。未来的国际金融市场,美元和人民币都将是保持坚挺的货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