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胶片遗老转型失败 柯达申请破产保护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20日 01:54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陈时俊 发自上海

  胶片时代的大佬倒下——这已不再是传闻。昨日(1月19日),创立于1880年的伊士曼-美国柯达公司,正式依据美国《破产法》第11章提出破产保护申请。柯达方面表示,此举在于加强其在美国和海外的流动性,将非战略知识产权货币化,妥善解决遗留的负债问题,并使公司专注于最有价值的业务。

  柯达还称,已获得花旗集团提供的9.5亿美元18个月期信贷支持,并预计在2013年完成其美国业务重组。

  与此同时,还有消息称“柯达公司可能打算任命一位首席重组官,以便在公司进入破产程序时帮助公司获得足够的资金来保持正常运作。”

  “破产”的消息并不令人太意外。最近几周,关于“柯达将死”的多个版本传言在坊间疯狂流传。

  柯达董事会主席兼CEO彭安东(AntonioM.Perez)表示,“董事会和整个高级管理团队一致认为,这对柯达的将来而言,是必要且正确的一步。”

  “黄色巨人”倒下

  据了解,按照柯达此次依据美国《破产法》第11章申请破产的相关规定,破产后的柯达将作为债务人继续运营公司,公司管理层和股票、债券的运作和交易也不会受到影响,但是公司所有重大经营决策必须得到破产法庭的批准,同时必须向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报告。

  以其独有的“柯达黄”亮黄色标识闻名于世的柯达公司,历史上曾有着占据全球2/3以上市场份额的辉煌,黄色巨人因此得名。

  然而,正是这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微博)挂牌上市的公司,在数年的时间里被数码相机大潮“格式化清零”。

  1月5日,多方消息指“柯达正在申请破产保护的边缘”,有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如果无法销售出持有的数码专利,柯达可能会在本月或下月初申请破产保护”。

  事实上,最早可追溯至去年10月的“破产保护申请”消息,就对柯达股价造成了灾难性的打击,持续低迷的股价甚至让该公司面临被摘牌退市的风险。

  本月,柯达先后向多家企业发难,通过对专利战的施压来获取专利资金。据不完全统计,除了状告苹果和宏达电侵犯了其涉及手机和平板电脑等设备传输照片有关的技术专利以外,富士胶卷、三星也被其发起了起诉,所涉及公司也越来越多。

  但是,这一策略能否奏效还很难说。此前,其数轮专利战中,大多诉讼至今尚未达成和解。

  转型反应太迟钝

  就在不久前,彭安东曾信誓旦旦地表示,他将过去的2011年视为“柯达转型之路上的里程碑之年”,家用喷墨打印机业务将成为柯达未来的基石之一;将通过变卖旗下超过千项的数码图像专利并考虑转让部分业务部门。

  柯达的转型经验,堪称“教科书式”的反面例子。

  很明显,柯达的一大症结在于“转型不彻底”。据媒体报道,自2008年以来,柯达主要是通过出让专利“家底”这种方式取得了近20亿美元的收入。截至去年9月,柯达十年转型之路至今,公司市值从1997年2月的310亿美元疯狂萎缩至21亿美元。

  有业内人士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直言,胶片时代的霸主地位让柯达管理层的整体思维非常倨傲,数码时代降临的前几年,众多胶片大佬纷纷紧急转型,但柯达的转型绝对算不上迅速,“其后知后觉的转型错过了机会窗口,这也致使柯达自1997年以来,‘亏损’就一直笼罩在账本上,仅2007年勉强实现盈利。”

  为节约经营成本,柯达自2004年以来累计裁员约20%,全球员工数从1998年的8.6万人减至2010年年底时的不足2万人。

  胶片“遗老”现状

  柯达遭遇的困境,其实是整个胶卷行业的光学产品生产公司所面临的集体困惑。但相比于柯达,老对手日本富士胶片的转型似乎更为彻底。

  富士胶片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称,已于2000年开始进行全面转型,公司转型后的业务主要分为三块:文件处理事业、影像事业以及信息事业。这其中,最初为世人所熟知的影像事业目前只占14.7%。而其传统胶片业务已被压缩到只占总收入的1%左右。

  延伸而来的医疗产品、护肤品、印刷系统、打印复印器材则都是富士胶片“胶片业务边缘化”后的补充,同样都是光学技术的再衍生。

  富士胶片表示,公司未来将主要在三大战略实施上发力,“通过重点领域的集中投资和企业并购来实施增长战略;决定性的结构改革集中在影像事业领域;向控股公司结构转变并通过优化管理来强化合并经营。”

  除了老对手“绿富士”,另一家“胶卷时代”的大企业乐凯转型后从事的光学薄膜业务也经历数年的沉淀,开始逐渐趋于稳定的“向上期”。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