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减税背后的抵扣阵痛 中小企业或难无缝对接

2013年07月30日 22:32  经济导报 

  经济导报首席记者 时超

  8月1日,被称为“十二五”税制改革重头戏的“营改增”试点将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开,涉及其中的企业将遇到哪些问题,又该如何应对,引来各方关注。

  “‘营改增’后,大部分被涉及的纳税人税负都会出现减轻,减税效果比较明显。”7月30日,山东百丞税务咨询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董华对经济导报记者说。

  不过,“营改增”并非对所有试点行业都会带来利好。实际上,无论是从之前试点城市的反映,还是采访中部分山东企业的表述看,交通运输业仍将面临较大的税负压力。“比如海运费方面,‘营改增’后有的企业将增加数千万元的成本。”青岛市物流协会秘书长史晓青对导报记者说。

  同时,有部分前期试点城市公司财务负责人对导报记者表示,“营改增”后,取得进项增值税发票尤为重要,而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往往因为无法做到这一点,导致税负增加。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孙明青对导报记者表示,由于增值税抵扣机制尚待完善,部分企业在“营改增”后要承担较长时间的“重税”。“如何应对试点全面推开后给行业带来的新变化,是企业和政府都要深思的问题。”

  “营改增”之利

  “我们去年的营业额同比增长30%,今年上半年又增长40%,其中至少有一半的功劳要归功于‘营改增’。”30日,上海新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李红军对导报记者表示,作为一家向二、三产业提供技术服务的企业,其深感“营改增”对企业带来的助力。

  “比如‘营改增’后,企业购进电子设备等固定资产时,可以拿着增值税发票进行抵扣,从而减少成本。去年我们花了1000多万元引进新设备,比以前至少少缴150万元税款,相当于打了个8.5折。”李红军表示,得益于新设备的引入,公司竞争力有所提高,在后期的业务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业绩不断向好。

  实际上,在上海这一首批“营改增”试点城市中,上海新众只是诸多受益企业之一。上海市财政局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上海共有15.9万户企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九成企业税负减轻。

  “最主要的还是营业额低于500万元的小微企业,其税负直接从5%下调到3%。”李红军表示,这意味着,一家年营业额400多万元的公司,仅税负就可以减少十万余元。

  这也让山东企业对“营改增”的到来颇为向往。董华表示,其接触的山东企业中,部分企业已经感受到上海等地“同行”带来的压力,因为客户购买同样的服务,上海企业提供的增值税发票可以抵扣一部分,山东企业则不行。“这形成了明显的‘税收洼地’,企业都愿往试点城市跑。”

  需扶持交通运输业

  不过,采访中导报记者也发现,并非所有试点行业的企业都愿意接受“营改增”,交通运输业正是其中之一。

  史晓青对导报记者表示,“营改增”后,青岛运输业至少将在两方面增加税收负担,“一是国际海运费之前免征营业税,但是‘营改增’后,企业要缴纳增值税,有些企业甚至要增加上千万元的费用;二是运输行业的税负将从之前的3%提高到11%,即便去掉油耗、维修等可以抵扣的费用,企业大概将增加5%左右的成本。”

  导报记者了解到,“营改增”后,交通物流企业税负由原来3%的营业税变成现在11%的增值税,此举确实引来了多数物流企业的担忧。

  “之所以提高税率,主要是国家考虑企业可以从购置固定资产、燃油购置方面获得增值税抵扣,以达到减税目的。”董华表示,“但现实情况是,企业大多没有购置新车的打算,燃油增值税发票又不是在所有加油站都可以得到,短期内企业难以从上述两项中获得进项税抵扣,从而出现税负大幅增加的情况。”

  同时,董华表示,过路过桥费并没有纳入“营改增”范围,以及小规模运输企业存在的联运业务(分包运输)受到差额征税取消影响,都将增加运输企业的税负。这一情况,短期内很难改变。

  “现在看来,如果山东没有财政扶持政策,物流企业只能提高收费标准,将压力转向下游企业。”史晓青说,目前,物流业行情并不太好,如果提价,山东的海运竞争优势将下滑,会被其他沿海地区反超。

  中小企业税负或微增

  实际上,不仅物流业在“营改增”后将面临较大压力,部分中小企业短期内也可能受困于税负的增加。

  “主要是进项增值税发票不好获得。”李红军说,“营改增”为企业减负的重要一点,来源于增值税可以抵扣,所以“营改增”后,即便看似企业税率增加,但实际税负是减少的,“然而现在很多企业却拿不到增值税发票,也就没法进行抵扣,税负自然就高了。”

  在李红军看来,上述情况发生在中小企业身上的案例尤其多,“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上游的供货企业经营不规范,很多还是小作坊,根本开不出发票。”同时,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一些中等规模企业以前普遍存在避税行为,比如工资发放时用发票冲抵成本,“营改增”之后,避税可能性将大大减少,企业税负会变相增加。

  相较而言,大型企业在“营改增”过程中受益明显,如自去年试点以来,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微博]以及南方航空[微博]的应收税费都比2011年减少。其中,中国国航受益于去年9月开始执行的税收政策,公司应纳流转税款减少,下降幅度为84%。

  孙明青表示,这主要缘于大企业的上下游公司比较规范,一般都能开出增值税发票,整个产业链可环环抵扣,减税效果较明显。

  尚待完善

  在孙明青看来,“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部分中小企业带来的冲击,都表明其仍有完善空间。

  “这并非税制设计的问题,只是需要等待试点行业逐步扩大,增值税抵扣机制继续完善。”孙明青表示。不过,他也认为,这确实是“营改增”存在的风险之一,同时“营改增”还会带来财政减收、政策制度、企业内控等风险,应引起注意。

  “比如,就政策风险来说,已经试点城市对交通物流业都有政府补贴,但是各市补贴标准不一,很容易形成价值洼地,从而导致行业发展不均,存在不公平竞争等情况。”孙明青说,“同时,在‘营改增’试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操作层面的难点,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细则。”

  不过,孙明青也表示,“营改增”改革与积极的财政政策有机结合,不仅结构性减税效果显著,更从制度上解决服务业重复征税的问题,实现“环环征收、层层抵扣”,有力促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这一点不容忽视。“整体来说,‘营改增’的利远大于弊。”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方辟谣:未曾接触访华的安倍特使
  • 体育叶诗文200混意外仅第4 自责:对不起教练
  • 娱乐传谢霆锋恋上周迅 张柏芝吃醋远走加拿大
  • 财经女商人14年间从打字员到坐拥上千亿煤矿
  • 科技国美炮轰苏宁线上线下同价:短期做不到
  • 博客医生妻子:被摔2岁女婴送治时已无希望
  • 读书2013新浪好书榜半年榜谁拔头筹
  • 教育为抢高分生北大清华掀千万级奖学金暗战
  • 沈建光:如何反击唱空中国
  • 许家林:政府可欠多少债
  • 罗天昊:地方债需大力鼓吹
  • 白明:如何看待我国外贸的比较优势
  • 张五常:政府主导投资好不好
  • 钮文新: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真相
  • 水皮:创业板就是一个垃圾板
  • 孔浩:中国有多少个底特律
  • 马宇:葛兰素史克的本土化之恶
  • 徐斌:央行降准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