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强为何引发“唱空”声 权威人士谈中国企业500强
杨杜(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2009中国企业500强的业绩只能是差强人意,这些企业活干得慢了,钱赚得少了,但饭吃得多了。中国大企业的红利,不少是资源红利、行业红利、人口红利、政策红利,这是老天爷、老祖宗、老百姓给的红利,而较少是经营管理红利。中国企业还要学会在GDP增长率低于5%的情况下开展经营。
李荣融(国资委主任):现在的中国企业500强实际上还只是“500大”。企业不仅要做大,更重要的是要做强。强而不大,没有足够的影响力,但不至于垮;大而不强,迟早要垮,垮的影响却会足够大。
熊晓鸽(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全球常务副总裁兼中国总裁):从500强的构成看,中国经济结构还需要长期调整。美国前10位最赚钱的企业中有5家是IT企业,而中国500强前十名中,有6家是银行。这说明中国企业还需要将IT与制造业相结合,同时中国也需要减少企业使用资金的成本。
李纲(咨询企业埃森哲大中华区主席):一些中国高管的情绪令人忧虑,流露出自满,认为西方管理经验不适合中国,只顾眼前。还有一种是自信,认真吸取金融危机教训,寻找长远机会,进而参加游戏规则的制定,这是可取的。
王基铭(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执行副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在金融危机中,相比之下美国企业500强、世界企业500强受到的冲击要明显大于中国企业500强。所以,这并不能说明中国企业500强的综合竞争力有了实质性的提高,而是中国企业的政策环境、国内市场环境比较好。与世界级大企业相比,中国大企业成长的历史还比较短,在资源配置、创新能力、国际化经营、商业模式、企业文化等方面,还存在相当的差距。对此我们必须要有科学的分析和客观、正确的估计。
庄健(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这一消息虽然可喜可贺,但中国500强企业看似强大,其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企业机制的完善程度却仍显不足。国外大型企业在全球经济衰退中疲于挣扎,而国内经营环境相对较好,有助于中国企业的上升。必须同时看到,中国目前处于工业化阶段,企业在快速成长,且速度快于美国。中国的私营企业虽然数量庞大,为吸收就业和促进国内企业竞争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在中国整体企业中,私企所占份额仍然有限。(据新华社)
500强镜子里映照出的民企困境
彭兴庭
“中国企业500强”就像是一面镜子,它照出的,不仅仅是经济形势和我国企业的实力,也照出了市场经济背后隐身的行政权力。
在这份“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怪胎,那就是诸如沈阳铁路局、北京铁路局等各个铁路局,他们竟然也成为500强企业之一。按照1990年7月颁发的《铁路法》,铁道部属于国家机关,但又以企业的身份组织全国铁路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安排产、供、销。各铁路局是铁路运输企业,却又行使一定的行政机关管理职权,甚至还有公、检、法,拥有司法权。铁路法人是企业法人还是事业法人,这在国内一直没有得到澄清。若将这十几个铁路局加在一起,铁道部可能是中国最大的企业了。
这份榜单的吊诡之处正在于此。事实上,每个头顶国字号的国有企业何尝不是这样。他们的领导顶着副部级的帽子,拥有国家给予的管制权和垄断权,他们在市场中翻云覆雨、牟取暴利。更重要的是,国企的壮大,也同时意味着民企的相对削弱。在这面“中国企业500强”的镜子中,也看到了民营企业的生存困境。
到目前为止,民营企业吸纳就业人口已超过1亿,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超过60%。改革开放30年来,民营企业从最初的小摊小贩,历经重重阻碍终于长成撑起国家经济半边天的大树。但是,很长一段时间里,民营企业就一直都被视为国有、集体经济的“补充”,所有制的歧视无处不在。在融资领域,我国证券市场建立的初衷,就是为解决国企资金困难而作的尝试。直到今天,在部门利益的阻碍下,许多行业仍然设置了过高的进入壁垒,形成垄断暴利,而民营企业则只能在夹缝中生存。
有人曾对各种类型企业的平均寿命作过统计,世界500强企业平均寿命为40年,跨国公司平均寿命为12年,中国大中型企业平均寿命7-8年,而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3年。这种现象的存在固然可以归结为民营企业缺乏战略管理和有效的组织构建,但是,其中的体制性因素我们也不能忽视。(福建,博士生)
利润超美国透支了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潜力
武洁
2009年是个特殊的年份,全球金融危机在这个年头重创国际巨头。《财富》杂志公布的上半年美国企业500强净利润仅为989亿美元,较上年大幅缩水84.67%,创下该榜单问世55年以来的最糟糕记录。某种程度上,中国企业500强此时超越美国同行,很大程度上不过是沾了特殊时期的光罢了。从这个角度来看,作为特殊背景下的现象,若得出中国企业盈利能力超美国的乐观结论来,显然太过仓促,至少也是乐观得太早。
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国企业其实同样需要去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在同样的困难时期,中国企业500强依旧能够实现净利润1706亿美元,接近美国企业500强利润的两倍,其中功绩,也不应全盘抹杀。不过,仔细研读中国企业500强的榜单,整个500强榜单中几乎成了大型国企的聚会,尽管也有华为、沙钢等民营企业上榜,但终究是屈指可数。至于前十位则尽为国字头大企业所占据,中石化、中石油、国家电网、中移动等垄断国有企业更是稳居前列。当本该表征创造社会财富能力的净利润,到了中国却成了垄断企业的利润显示时,如此净利润超美国,未必是国民之福、国家之幸。
此外,通过比较中美企业500强的利润率,2009美国500强企业营业收入为10.69万亿美元,中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总额为3.68亿美元,仅仅以美国同行营业额的34.42%,却取得了接近两倍的利润,中国企业500强的利润率几乎达到了美国同行的6倍。而按理来说,企业的利润率本该与一国的经济发展程度和劳动力价格成比例,作为经济发展程度远低于美国,劳动力价格水平更是无法与美国同日而语的中国,500强企业的利润率竟然是人家的6倍。当中国500强企业攫取了过度的利润时,掏空的不仅是国民的钱袋子,更严重挤压了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透支了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潜力。
基于上述视点,企业盈利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固然是好事,但是,靠垄断与暴利换来的中国企业500强利润超美国,却恰恰暴露出中国经济的问题。无论如何,利润和暴利不应被混为一谈,透支未来经济的国企利润暴利化倾向更应得到有效约束。(江苏,医生)
人家的垄断和我们的垄断不一样
王伟
500强名单中,前50名,只有沙钢集团、华为、海尔和联想四家不是国有企业,前25名全是国有企业,而且基本是国有垄断兼资源型企业。这和美国企业500强不可同日而语,人家都是私人的、非垄断的。我们的垄断企业利润怎么来的,我们都很清楚。当然,或许有人反驳说,美国企业500强很多也是垄断企业。但人家的垄断和我们的垄断不一样:美国的是技术垄断———靠自身技术优势打拼的,人家垄断的是高科技;我们的是行政垄断———靠国家赋予的权力而垄断,我们垄断的是资源。
很多不同意我的观点的朋友会说:我们国有企业的利润上交国家,有什么不好?诚然,部分国有企业的部分利润是上交国家了,但上交之后,这些钱怎么花掉了?一个例子可以说明问题:现在很多地方政府办公大楼富丽堂皇,耗费不菲“三公消费”更是惊人,有学者推测每年在9000亿左右。另一方面,由于国家财政投入不够,民众收入增长缓慢,社会保障体系迟迟建立不起来,医改、教改不到位,一些民众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买不起房,养老金缺口大,不敢消费。
中国500强净利润超过美国企业500强,更深层的不同在于两种理念:藏富于民,还是藏富于国。美国企业500强的净利润在降低,说明美国是藏富于民,而我们是藏富于国。就拿成品油价格来说,美国人均收入是中国人均收入的数十倍,可美国的成品油价格却低于中国的成品油价格。
再拿房价来说,美国人工作四五年就能买得起房子,我们工作一辈子不一定能买得起。很明显,按照收入来说,这是不正常的。如果我们想到我们的成品油和土地都垄断在政府手里,价格并不由市场需求决定,就不难理解了。同样不难理解的是,为什么中国的炼油技术和企业效率均远远低于美国同行,而利润却远远高于后者了。
无数中外历史证明,藏富于民,让每一个社会个体都成为财富的主人,这才是实现扩大内需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道。事实上,只有从藏富于国走向藏富于民,百姓才有消费的热情,公民才有创新积极性,国家才能最终长治久安。这个道理早在春秋时期,管子就详细论述过。如果说,以前国家弱小,需要藏富于国,集中力量办大事,可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该藏富于民了。(广东,媒体工作者)
我们为何有大企业无大品牌
徐光木
中国企业500强,决定企业实力和名次的,不是企业的科技竞争力和管理水平,而是其背后的国字号背景和掌握资源的能力。这就导致了这样一种后果,中国企业500强的实力都很强,在收入利润率等绩效指标方面甚至都超过了世界及美国500强。可是,我们最大的软肋是,有大企业,有的只是庞大的身躯,却没有大品牌,且不说世界级的大品牌,就连在国内叫得响的品牌也很少见。人家呢,有大企业,也有大品牌,还有一些顶尖品牌的生产企业甚至根本还算不上大企业。比如美国的花花公子、圣约克是大品牌无可争辩,可它们却远远算不上大企业。
究其原因,是我们的一些500强并不想要去创造自己的品牌,而且根本就没办法创造品牌。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500强企业多是能源型(如石油、钢铁、煤炭、电力)、行政型(如各地方铁路局,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铁路局这样的企业根本就不能算作企业)、国家垄断型(如各大商业银行)和城市垄断型企业,制造和销售的不是“产品”,而是生产产品的原料或某种形式的公共服务。这样一来,中国企业500强当然也就无法打造自己的品牌了。
品牌是一个企业,特别是一流企业的灵魂,如果没有品牌,就好像一个人没有个性和奋斗目标,就算威力再大、实力再强,可连行进的方向和动力都没有,哪里才是成功的彼岸呢?当然也就无法成就大业。
我们常常说中国企业没有大品牌,问题的关键也就在这里,企业性质和企业规模的无限度扩张导致企业不可能专心做好品牌,以中石油、中石化为例,我们如果说“中石油牌天然气”、“中石化牌汽油”一定会遭人笑话。技术含量太低,缺乏个性方面的东西,注定培养不出大品牌。反观中国企业500强中的那些星星点缀般的高科技和民营企业,反倒是它们让国人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他们能够在“国手”林立的庞然大物中间找到一个角落生存下来,就已经非常非常不容易。我们也只能希望,在明年、后年和未来更多年,这样的高科技企业和民营企业能够更多一些,站得更高一些。(湖北,职员)
2009中国企业500强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5日发布了“2009中国企业500强”、“2009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2009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和“2009中国企业效益200佳”的名单。
在“2009中国企业500强”中,中石化以逾1.46万亿元的营业收入名列榜首,中石油和国家电网公司分别以逾1.27万亿元和逾1.14万亿元的营业收入紧随其后。工行、中国移动、建行、中国人寿、中行、农行、中化集团分列第四位至第十位。
2009中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总额达到26万亿元,比上年提高了19.7%,入围门槛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3.21%。而它们的纳税总额为1.91万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的35.2%,就业人数2581.99万人,同比增加128.60万人,同比增幅为5.2%。
研究同时显示,中国企业500强在世界500强中的占比继续提升。我国企业入围世界500强的数量已超过英国,达到创纪录的34家,其中沙钢是首家入围世界500强的中国民企。而2009中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总额折合36805亿美元,相当于世界500强的14.62%,这一比重比上年提升了1.95个百分点,相当于美国企业500强的34.42%,比重也同比提升了6.22个百分点。而2002年,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仅相当于世界企业500强的5.3%,相当于美国企业500强的10%。
而在金融危机中,中国企业500强也体现出足够的韧性。2009美国企业入围世界500强的数量比上年减少13家,而中国企业入围数量增加了8家。而从亏损面和利润面看,2009中国企业500强也优于美国企业500强。2009年美国企业500强中有128家亏损,亏损额达5193.2亿美元;2009中国企业500强中有33家亏损,亏损额为139.3亿美元。2009美国企业500强净利润989亿美元,同比下降84.67%;2009中国企业500强净利润1706亿美元,同比下降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