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30日12:22 新金融观察

  身陷困境  华硕重组业务

  对如今的华硕而言,无论是否裁员,它都已深陷困境。尽管谁都无法许它一个确定美好的未来,但放下昔日光环认真进行重组似乎是它唯一的路。

  新金融记者  刘畅

  重组进行时

  华硕最近被关注不是因为它推出了某爆款PC,而是其糟糕的业绩和随之而来的重组计划。

  根据华硕最新重组计划的部分细节显示,公司会把当前部门的一些员工调整为一个新组建的“人才库(Talent Pool)”部门,以此支持公司业务部门,并帮助公司创新技术。华硕首席执行官沈振来公开表示,“人才库”的员工将被分流到不同的工作组,专门从事软件开发、硬件、质量管控和管理等业务。

  除此之外,6月底华硕已经将系统产品部门重组为三大事务团体,即PC、游戏和手机等,以此进一步提升效率和团队之间的协作。更早的时候,华硕表示对个人电脑业务进行一轮重组,包括退出个人台式机业务,关注企业商用台式机市场,同时强化游戏PC产品等。

  根据计划,整个重组的系统工程预计会在今年第三季度完成。换言之,华硕此次重组的时间约为一个季度。虽然从重组之初就不断有传闻称,如此规模的重组一定会涉及裁员,但随着“人才库”的组建,“应该不会有大规模的裁员。”一位长期关注台湾电子品牌的业内人士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表示。不过,在他看来,裁员与否没那么重要,“这种涉及到主要业务的重组已经证明华硕到了不变不行的地步了。”他说。

  最直观的业绩就能说明问题。

  根据华硕最新一季财报显示,当季净利润为36.51亿新台币,成为自2011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低点。雪上加霜的是,华硕预计下一个季度的净利润将继续大幅下滑。

  今非昔比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华硕如今落到这般田地的确有些可惜。想当年,头顶着无数光环的华硕是何等风光。

  1989年才成立的华硕是台湾三大科技公司之一,以主板起家,主板市场上“后来者居上”的故事至今被人称道,其产品曾被业内誉为“硬通货”。

  主板之后的第二个辉煌来自于电脑产品,这几乎是普通消费者对华硕品牌最基础的了解和认知。1997年,华硕进军个人电脑业务并在2003年将产量扩大到了全球前五。当年,华硕笔记本电脑营收占总营收的四成,几乎与主板业务比肩。三年后,华硕的营收已经达到1200多亿元,正式进入世界500强。

  “那基本是华硕达到的巅峰,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前述业内人士表示。

  的确,从那之后,华硕在业绩担当电脑产品上的实质性创新越来越少,曾经“坚如磐石”的质量标准也在一点一点地下滑,这些都直接导致其市场份额的损失。

  来自权威市场调研公司Gartner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个人电脑发货量小幅萎缩了2.4%,但华硕暴跌14%,成了行业当之无愧的拖油瓶。

  虽然,前几年华硕也开始布局智能手机领域,无奈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2015年,华硕董事长还豪言称“智能手机市场华硕必须拿下”,并定下了2016年2500万部的销售目标,但最终不仅销量仅定格在2000万部,还遭遇了摄像头模块、显示屏等配件供应短缺的难题。

  在通讯产业观察家朱翊看来,作为新生手机品牌,华硕手机给人的感觉还是在用PC思路做手机,销售不佳在意料之中。

  那么,原本想通过布局移动端来弥补电脑业务下滑的损失,却不料移动业务难担大任,而其他业务暂时也没有表现太抢眼,就一步步将华硕拖到了如今的困境。

  未来在哪儿

  “无论如何,华硕已经决定改变了,不然不会有这次重组。”前述业内人士说。但对于重组的结果和华硕的未来,他表示“喜忧参半”。

  其实,华硕能狠心剥离掉个人台式机业务,已经能看出它的决心,但目前还没有拿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补上。和苹果的Macbook、微软的Surface等相比,在超薄本或二合一PC领域中,华硕还没有所谓的爆款或者明星产品。“未来能发展到什么程度,也很难预料。”前述业内人士表示。

  但并非所有业务都看不到光明,比如华硕未来将重点关注并强化的游戏电脑业务或许值得期待。

  从行业背景来看,游戏本被业内公认为PC行业在笔记本这一分支中潜力较大的产品线之一。据Digitimes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笔记本出货量约为1.6亿台,其中游戏本出货450万台,占比约三分之一。而今年游戏本的出货量预计将达到580万台,涨幅接近30%。

  具体到华硕,其在游戏本领域的地位也处于领先。公开数据显示,今年1月,华硕在全球游戏本领域的市场份额为25%,处于榜首位置。而排在第二第三位的联想和惠普占比分别为16%和14%。

  在前述业内人士看来,游戏本是华硕未来的一个机会,“如果做好了,成为利润奶牛也不是不可能,虽然整个游戏本领域的发展还需要时间,但华硕能咬住领先优势,就有机会。”

  沈振来表示,至少要在三到四个季度之后,才能看到此次重组的效果。那么,到底是重整旗鼓还是收效甚微,明年此时自有分晓。

责任编辑:李彦丽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