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1月16日晚间消息,王巍,刘春等多位微博大V今日在微博证实,首创原董事长刘晓光去世,终年62岁。
去年12月6日,刘晓光曾一度昏迷,中间还肝脏严重衰竭。之后一直处于昏迷状态。
据新浪财经的编辑回忆,去年亚布力论坛上刘晓光突然出现抽搐,印象中他近几年一直随身携带药盒。(详见《危情时刻:刘晓光与任志强的兄弟情》)
经济学者马光远悼念刘晓光:晓光是北京企业家里少有的思想者,一路走好。
李铁悼念刘晓光:惊闻晓光兄去世,一个让人敬佩的企业家,有学者风范的兄长,愿他在天之灵安息。
刘晓光简历:
刘晓光,男,汉族,1955年2月生,河北定州人,1974年2月入党,1970年12月参加工作,北京商学院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专业大学毕业,高级经济师。 曾任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新浪财经特别推荐一篇地产经纬的文章《刘晓光:时间的朋友》
刘晓光:时间的朋友
依旧是一身旧西装,皮鞋也显得老旧,裤带系在腰线以上,说话间隙习惯性地拉一下腰带。一条长长的红色羊绒围巾垂于身前。他是刘晓光。
刘有着典型的父辈的乡土气息,他不像王石,冯仑,给人那种精致。但他亲和,友善,真实。
退休后的刘晓光准备要干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用他的话说,要拿诺贝尔奖。“毕10年之功,做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标杆。”
这是最近的一次,在他退休之后,经纬君见他。经纬君以非媒体身份向他寒暄,向他致敬。刘晓光从未对外披露过的一番大蓝图,在经纬君面前徐徐展开,有关他的种种无端的猜测,也得以厘清。
但岁月无情。
如果第一次见他,你会对他的“不安分”感到很奇怪。但实际上,他的疾病已经让他的手脚在控制不住地发抖。看得出来,他在很费力地控制着。两脚不断地点地,整个人传递出一种错乱的节奏感。
罗振宇在2016跨年演讲中将过去时光中过得不爽的人,称为“时间的朋友”。他说,“当你有些事情没有做,会有淡淡忧伤,常常有这样的时刻。”
刘晓光就埋有这样淡淡的忧伤。成也首创,悔也年华。体制机制的束缚让他与时间成为朋友。朋友,憔心20年。
体制内,体制外,进笼,出笼。刘晓光的践与行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改革开放后第一代企业家的心路历程,也能清晰地寻见时代的烙印。
无论如何,你要对那个时代和那群人尊重!
一
“您能跟我说么,您目前的身体是什么情况?”
“一是血糖”
“高么?”
“高。还有就是血有点稠。”
“还有血压问题,还有血管堵塞。”
经纬君知道这种病,多半是操劳过度或烦躁暴怒,俗称为血栓。
2015年8月,刘晓光从他倾注了二十年心血的首创集团退休。二十年来的辛苦与压力,给首创闯出了一条路,给自己积攒了一身病。按他现在的年纪和身体状况,“安享晚年”恐怕才是最合适的选择,但用他自己的话讲“我都六十了,但我就跟四十多岁似的。”
“闲不下来”就是刘晓光现在的生活写照。即使是去外地甚或国外调养,他也在不停地想事情,做事情。闲不下来的不仅是脑子,连同身体也在一路奔波着。
在受访前一段时间,刘晓光刚去了一趟阿拉善,又以中欧企业家联合会会长的身份,接受北非的邀请,探讨中非合作的层次升级。他又跑了趟长沙,研究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生态模型,过两天又要再次奔赴过去……
退休后的刘晓光依旧风尘仆仆,一点不比在企业时清闲。而对这样的忙碌,他很是乐在其中。“你看很多人不愿意退休,退下来主要他没事。我愿意退休,就有自由了,能够自己干好多事,做自己喜欢的事”。
他显然已经形成了一种惯性,也形成了广泛的渠道。“美国的洛克菲勒找你来了,英国的地产大佬找你来了,你能不见啊。”刘晓光笑言自己从一个首创变成了整个中国。当然,这与他要做的事有关。
“退下来挺好,我除了要做那件大事之外,我还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化,还有阿拉善的事,还有写写诗。”
“
……
那么多厂房在冒着黑烟
只是青青的田野不在青青
只是村边田边多了一些垃圾的肮脏
只是整个大地都像在冒着青烟
只是雾霾笼罩下的混沌图像
大地你还是母亲吗
你的乳汁已经不在甜香
山峰你还是父亲吗
有的气雾已经充满了胸膛
那么多的妈妈得了癌症
那么多的孩子失去了健康
……
二
写诗是刘晓光多年养成的习惯。浸淫政商30多年,总有一些事让他有感而发、不吐不快,他的诗句中也出现了多次毫不客气的批评和对体制的反思。
2006年,他写下“国企难在哪”一诗:“政府与企业争利,违背了市场规律”、“企业不是随意摆弄的对象,不是利益团体‘寻租’的温床”。
二十年前,刘晓光临危受命,掌舵首创集团。这也成为刘晓光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
首创集团在1995年重组之初,可谓一无周转资金、二无盈利产品、三无核心产业。刘晓光临危受命,大刀阔斧,砍掉枝蔓,整合板块。在首创发展的第二个五年里,首创证券、首创股份、首创置业相继成立或上市。
刘晓光用了20年时间,将首创从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发展成为一个2000亿资产的有竞争力的国际集团,他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个中滋味,甘苦自知。
可以说,首创成就了刘晓光,成为了她人生中的重大转折点。但与此同时,他心底也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让刘晓光遗憾不已的有两件事。这两件事让首创集团错过了重大发展机遇。
2004年,刘晓光曾提出拿出150亿元,派出150个人,奔赴150个城市,拿下150块地。此方案如果落地,至少地价就已升值30倍左右。但决策中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认为有风险,不得已就搁置下来了。
另一件事是在2004年,他尝试对首创进行所有制改革,与美国KK2和黑石等国际大鳄合作谈判,但被证监会和国资委叫停,最终功亏一篑。
“这不是简单的钱的问题,而是让中国企业迅速融入到世界经济一体化之中的重大举措。如果当年做成了,一定是在中国改革史上最大的事件。”
提起当年与这些机遇失之交臂之痛,刘晓光有一种被时间调匀的平和。只是,在聊起这段往事时,他会在末尾淡淡地说,如果当年这些想法实现了,如今的首创……
体制让刘晓光的羽翼日渐丰满,可当他想要振翅飞翔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原来身处“牢笼”。
“僵化的体制对已经成才的人是一种压抑,对于没有成才的人可能带来一种毁灭。”对于体制,刘晓光爱恨交织。爱的是首创拥有先天的资源禀赋、融资优势和政府资源,恨的是首创和刘晓光自身的发展和成就大打折扣。。
当过兵的刘晓光与这一代企业家一样,天然有着家国情怀。有业内人士评价,刘晓光是个戴着镣铐的舞者。这也是他将志向寄情于阿拉善的原因。
三
“我会将阿拉善写在我的墓志铭上。”刘晓光对经纬君说。阿拉善是刘晓光的精神伊甸园,也是刘晓光的光。
更为重要的是,让他的个人理想,蜕变成“中国企业家一个群体的梦”。
2004年,被沙漠吞噬的戈壁滩深深震撼了刘晓光的心灵,他忏悔地下跪。刘晓光给任志强打电话,给王石打电话,这些地产大佬们在他的“威逼利诱”之下,围坐在一起,商讨阿拉善的未来。
那时的刘晓光,是首创走出来的“霸道总裁”。他趾高气昂,唯我独大。他一定要阿拉善按照他的规划来发展。
“这不是你的首创!”第一次理事选举,当刘晓光念出他选择的理事名单时,会员们的这句反对,让他毫无准备,如鲠在喉。他没想到,阿拉善迈出的第一步,居然是把自己这个创始人,关进“笼子”里。
“会长任期只有两年,即使是创始会长,下台之后也绝不能再参选”、即使是理事选举,“创始会长也要和所有人一样,只有得票足够才可以当选,没有例外。”这些专门“针对”刘晓光的章程,一次次挑战他作为创始人的“权利”和“颜面”。
这在冯仑写的《把刘晓光关进笼子里》有着生动的表述。
“你知道我多难受?我是一个创始人。”那是一种十月怀胎,辛辛苦苦生了孩子,却被夺了抚养权的难过。对抗还是妥协?最终,刘晓光选择了后者。
这一次,刘晓光心甘情愿地把权利和个人理想主义,关进了“笼子”。而与此同时,他的第二个梦想,却“出了笼”:“从是我一个人的梦,到变成大家的梦,一个企业家的梦。”
刘晓光“进笼”的过程,实际上代表着中国企业家集体意识的觉醒。中国企业家在自己治理自己的过程中找到了自我救赎的方式。
刘晓光将企业家定义为天生追求梦想的群体。这个群体有梦想、有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想别人所没有想的,做别人做不到的。有冲动,有激情,不断地做梦,把梦实现了,事业就完成了。”
在刘晓光宣布退休之际,任志强在微博上发表了专程为他写的诗:
不悔生命的远方---写在晓光退居二线之际
“
是男儿就要走向远方,走向远方是为了生命的辉煌!你一生都在奋争着向远方,因为你有太多太多的彩虹梦想。除了儿时的蹒跚,年少时的冲撞,愤青时的懵懂和彷徨,你的远方路上是那样艰辛坎坷,那样跌宕急浪,甚至有些凄凉!但你不悔生命的远方,远见,执著,勤奋,开朗,忠诚,善良,一步步在沙漠中匍匐,一步步在浪尖上奋力坚强……
走向远方的刘晓光,正在另一个舞台正在显现他的抱负与辉煌——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它将有效解决中国的贫富差距,全面带动国民机制、产业、体制、经济制度、人民权利的改革与升级。
“毕十年之功,建立四大平台,形成一个机制,一种态势,产生一个个结果。”61岁的刘晓光用颤抖的身体说,岁月从他艰难的肢体动作中趟过。
岁月你别催,该来的我不推;岁月你别催,走远的仍要追……
【刘晓光生前观点】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