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09日02:35 新浪综合

  爱奇艺影片分级提示“昙花一现”

  来源:法治周末

  法治周末记者 李含

配图配图

  面对影片中存在的血腥、暴力、暧昧镜头,爱奇艺用户第一次在观影前拥有了辨识能力。

  10月下旬,爱奇艺网页版推出一项“小编观影提示”功能,对于用户观看的在线电影节目,根据是否存在血腥、暴力等内容,进行了适合观影年龄阶段的划分。

  这样的做法,引来业界普遍关注,多位专家肯定了爱奇艺自主开展的内容分级提示的做法。

  然而,这项功能持续不到一周便悄然下线,原因何在?

  在线电影首现观影提示

  10月底,有细心的网友发现,使用爱奇艺网页版观看电影时,出现了一些小小的变化——在所有影片的开头,都会出现3秒的“小编温馨提示”,对于电影中存在的不同情节和画面,以观影用户年龄为标准,进行了划分。

  此项功能被称为“小编观影提示”。据爱奇艺网站上介绍,这是新上的产品功能,是爱奇艺电影小编对于电影用户的温馨提示,其目的在于更好、更有效率地推荐适合用户的影片。

  在这项功能中,爱奇艺网站将所有影片分成了0+、12+和17+三级,对于不同等级的电影,“小编观影提示”给出的介绍各不相同——0+为“影片无任何令人不适的情节或画面,请阖家观赏”,12+为“影片包含轻微令人不适的画面或情节,请在家长/成人的指导下观看”,17+为“影片含有刺激性画面,可能会引起观影不适,建议谨慎选择观看”。

  法治周末记者了解到,2014年爱奇艺就已经推出了以上对电影内容的划分标准,宗旨是在影片已经达到上线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影片的内容来规定和划分适合观赏的受众年龄段,提高用户按需求寻找目标内容的便利程度。

  事实上,这种对于电影内容的分级推介服务,在我国电影行业内早已有所尝试。

  2012年1月30日,博纳星光影院管理有限公司一条关于“博纳影院电影分级制度即将发布”的微博,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不过博纳星光随后删除了这条微博,表示博纳影院的“电影分级”,只是博纳系影院针对儿童和老年人购票前的一种观影分级温馨提示,是对观众的一种增值服务。

  2014年7月下旬,由中影投资集团与伊犁金棕榈影城合办的、中影国际影城乌鲁木齐店,在咨询过广电部门和工商管理部门后,在影院内试水电影分级,将影院内上映的电影分为G级(适合所有大众观看)和PG-13级(禁止13岁以下儿童观看)两个级别,一时间引发广泛关注和报道。

  而在互联网企业中,也不乏对电影内容分级推介的范例。2015年1月,腾讯娱乐成立“腾讯妈妈评审团”,借鉴国外的分级制,每周组织来自各行业的资深妈妈观众,对上映的新片进行打分和分级建议,供父母参考,希望有效保护儿童观众。

  只不过,真正将观影提示引入在线视频播出,爱奇艺的做法尚属首次。

  尊重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

  “我国现行有关电影广播电视及互联网信息服务的法律法规都有对禁止制作、复制、发布、传播相关内容的规定。但有些非禁止性内容,则可能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并不适宜。”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秘书长胡钢说。

  在胡钢看来,企业自觉采取精细化管理措施,进行自律性分级,有助于更好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要义,也符合正在起草中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中有关发布者显著方式提示义务的精神。

  2016年9月3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据了解,该征求意见稿共分为总则、网络信息内容建设、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障、预防和干预、法律责任和附则6个章节36条内容,为营造未成年人健康网络环境以及保护青少年网络权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措施,目的是为了营造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保障未成年人网络空间安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网络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其中,第8条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在网络空间制作、发布、传播不适宜未成年人接触的信息,应当在信息展示之前,以显著方式提示。

  胡钢认为,目前一些在线视频网站对在线播放电影所进行的观影提示服务,可以为将来的行业自律规范的制定积累宝贵经验,值得大力提倡。

  “在线视频网站通过自律行为,使得进入平台的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在观看视频前,能够对视频的内容有一个更为清晰的了解,这是对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的尊重。”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副学部长王四新教授表示,观影提示服务对于目前内容上鱼龙混杂的在线视频内容,进行了适当区分,有助于防止未成年人过早接触不适宜的内容。

  然而,法治周末记者发现,爱奇艺推出不久的小编观影提示功能只是“昙花一现”——11月初,法治周末记者多次登录爱奇艺网站观看电影时,发现有关电影内容分级的小编观影提示已经不复存在;记者在咨询爱奇艺客服人员后,客服人员表示,该功能已经在系统更新后下线。

  有业界人士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爱奇艺对推出不久的小编观影提示功能作出下线处理,可能与目前正处于电影产业促进法正式颁布、网络电影即将加强监管的特殊时期有关。

  网络电影迎来同等监管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我国网络电影共400部左右,而今年仅1至9月份,网络电影就已经达2000部。网络电影的绝对数量和增长速度,都远远超过了传统意义上的电影,影响也迅速扩大。

  当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进行第三次审议时,有关网络电影的监管问题,就成为不少常委会委员讨论的重点话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孙志军在会议上指出,目前传播的网络电影很大一部分是成本低、制作粗糙,其中黑帮打斗、恐怖、封建迷信、校园暴力、同性恋、软性色情等噱头,通过片面渲染社会阴暗面,赚取点击率的不在少数,存在负面影响,社会广泛关注,业界也反响强烈。

  “目前我国对电影的管理应该说是严格的、有效的,必须获得公映许可证方可在影院放映和传播。而网络电影由视频网站自主立项,自审自播,准入门槛低,尚处于无序发展状态,对整个电影市场带来冲击,对守法拍摄的影院电影也是不公平的。”孙志军认为,目前网络电影的问题已经比较突出,现在出台电影产业促进法如果不预留空间,今后短时间内将很难再找机会解决。

  11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电影产业促进法,其中第20条规定,未取得电影公映许可证的电影,不得发行、放映,不得通过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等信息网络进行传播。有分析认为,这样的规定,将网络电影跟院线电影纳入同等的监管标准当中。

  与此同时,有报道称,目前各大视频网站已经收到通知,对包括《超能太监之黄金右手》《大风水师》《催乳大师》《消灭大学生》等超过60部网络电影下架,而这一数字还在持续增加。

  有媒体曾对在线视频网站上热度排名前30的网络电影,按照爱奇艺小编观影提示的标准进行划分,发现仅有2部网络电影属于12+,其余28部网络电影均属于17+。

  虽然爱奇艺的小编观影提示功能目前已经下线,不过,专家依然看好这种尝试在未来的积极意义。

  “在线视频网站自主开展影片内容分级提示的做法,除了对用户观影体验提升的积极意义外,也是一种前置性的自律工作,有利于在线视频网站提高网络电影的播放门槛,自我规避风险,让企业获得更加自主的生存空间。”王四新表示。

  而互联网视频行业专家吕长军认为,在线视频网站先行开展观影内容提示服务具有示范性作用,其中总结出的成熟经验和有效手段,将不断推动整个行业积极、健康向前发展,并有望通过行业自律的方式,未来成为常态化的规范措施。

  也有专家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对内容进行区分的观影提示服务值得肯定,但这种内容提示不应当被作为推荐影片的方式和手段,以免成为部分含有刺激性内容影片进行推广、营销的噱头,反而造成将未成年人引向不适宜影片的后果。

责任编辑:陈永乐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特朗普得胜市场前景堪忧?

尽管这段时间里,媒体不约而同地将川普得胜的远景描得很灰暗,但是大部分的投资者们对此不以为然,大家的预测是市场的反应多半会与英国脱欧时的类似:大选结果揭晓后的几天市场会震荡几下,接下来市场应该回到先前的轨迹,该干嘛干嘛。

对房地产税别过于功利化想象

财税体制需要系统化改革,房地产法,只是改革中的必备范畴之一。对社会公众而言,纳税人从意识到常识,还需要长时间的涵养。因而,无论是房地产税立法还是个税改革,从公共机构到社会公众,都不能将税收功能工具化、功利化。

市场发育初期产业政策有必要

在市场经济还没有发育成熟的阶段,在一些产业实施适当的产业政策非常必要。不过,这并不表明所有的产业都需要产业政策。

大部分规划不是真正产业政策

基于我国能源行业现状,相比于纠正市场失灵,以及更加细致审慎的进行产业政策设计而言,如何减少政府对市场的过度扭曲,特别是限制竞争与组织市场的冲动,还市场主体以独立决策权,仍旧是重要并且迫切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