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14日06:20 南方都市报

  平安、浦发、华夏三银行上半年房贷业务增速明显

  专家称,全国绝大多数城市95%的地产投资用于自住,属正常需求

  从本周开始,上市银行进入了2016中报业绩发布密集期。截至目前,已经有平安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三家银行发布了20 16中期业绩报告。南都记者梳理发现,银行正在削减向制造业的贷款投放,而个人房贷的投放力度则不断加大。

  而在此前央行披露的7月金融数据中,7月金融机构贷款增加4636亿,其中居民中长贷新增4773亿,虽有所回落但仍在历史高位。值得注意的是,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主要为住房按揭贷款)占7月全部新增贷款比重超过100%.

  有分析师认为,房贷的快速增长是以合理的自住需求上升为支撑的,目前只有北京、上海和深圳等约15个城市地产市场投机性资金比例达到40%左右,但是全国绝大多数城市95%的需求都是用于自住,这部分是正常需求。

  个人房贷余额增量明显

  上半年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的猛增也是上半年资金进入房地产领域的一个缩影。截至今年6月底,浦发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到3379亿元,首度超过3000亿大关,比去年底增加了770多亿。占全行增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对于房地产相关的贷款政策,浦发银行相关负责人在中报信息交流会上表示,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2400多亿元,上半年增长稳中趋缓。该行对房地产行业的政策是,以稳中提质为主要导向,同时从项目、区域、客户三个层面实施差异化管理。与之相关的零售贷款中的按揭贷款业务增长较快。

  与浦发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占比高达40%以上不同,平安银行的占比还只有个位数。据平安银行2016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平安银行的住房按揭贷款余额为496.15亿元,占总贷款比的3 .65%.虽然比去年年末3.78%占比还有所减少,但是从贷款余额上却增长了近8%.

  而此前,2015年平安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在零售类贷款中仅占3.78%,与2014年年末占比5.4%相比有所下滑。

  对于房贷业务占比较小,平安银行副行长蔡丽凤向南都记者表示,虽然住房按揭贷款的占比还是比较小,但是上半年平安银行的住房按揭贷款余额比去年末还是增长了近8%,这还只是开始,接下来还会进一步增加住房按揭贷款的投入,包括人员的扩充,新产品的开发,以及一些审批的权力也会下放,这块会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点。

  广发银行个贷部负责人李嘉向南都记者表示,广发银行从去年开始也加大了对按揭贷款的投放比例,但是在三四线城市会对抵押物进行甄别分类,而一二线城市的风险相比较小,但是也会分区域甄别。

  对于房贷的可持续性,不少分析师认为,目前房贷市场的杠杆过高,不可持续。海通证券姜超认为,中国房贷高增,不可持续,急速增长的房贷正在超越居民的偿付能力。

  但是,易居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表示,房贷快速增长主要是源于去年到现在的销售火爆,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不能说房贷增速快,就是房贷杠杆高,风险就很大了。他进一步表示,房贷的快速增长是以合理的自住需求上升为支撑的,目前只有北京、上海和深圳等约15个城市地产市场投机性资金比例达到40%左右,但是全国绝大多数城市95%的需求都是用于自住,这部分是正常需求。

  银行缩减票据业务规模

  从年初农行爆发的39亿票据大案开始,陆续有中信银行宁波银行、天津银行、广发银行等多家银行相继出现票据风险事件。就在近日,工商银行、恒丰银行等多家机构也卷入十亿元级电票造假大案。

  票据业务风险案件的频发,也从一定程度上波及到了上市银行的票据业务规模。据浦发银行的中报显示,上半年浦发银行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比上年末减少了94.08%,其原因是买入返售票据规模的减少。

  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中,上半年债券市场强势的表现,银行债券的规模大幅增加,浦发银行的债券占比从去年年底的4.52%增长到了31.65%,华夏银行的债券占比也从59.47%增长到81.69%.

  伴随债券规模增加的是票据业务的缩减。上半年,浦发银行的票据业务的规模从上年末的95 .48%减少到目前的22.44%.华夏银行的买入返售票据业务也从去年底的40 .53%减少到18.31%.

  对于票据业务方面的风险事件,浦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票据业务的管理上也出台了一系列管控措施,加大内部风险控制,审慎调整业务策略,在推进业务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合规经营、防控风险。

  “从目前的案例看,其主要涉及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因此,票据业务的关键在于管理,在于制度和流程。”该负责人表示,在票据业务的操作上,浦发银行坚持前、中、后台的相互分离,以及营销、审核、保管的相互分离,制度设计上形成了制衡。

  浦发银行严令禁止参与涉及票据中介业务,也不参与短期资金回购的融通业务,票据期限至少在一个月以上。

  此外,为了防控风险,年初浦发银行成立票据中心,平安银行也在筹建票据业务线上化平台。

  采写:南都记者田姣

责任编辑:马龙 SF061

相关阅读

人民币兑美元贬值预期仍存在

尽管“8·11”汇改已经过去一年,目前市场上依然存在显著的人民币兑美元贬值预期。作为央行干预市场的结果,中国外汇储备存量与最高峰相比已经缩水了8000亿美元左右。此外,由于担心加剧贬值压力,中国央行在降息与降准的问题上畏首畏尾。

汇改仍是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1994年汇率并轨,我国就确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让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既定的方向。2015年8月11日,优化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价机制,这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市场化又迈出了关键一步...

量价两难下的人民币保卫战

可以看出,外储的减少并不完全是外资望风而逃,而是外债的减少、藏汇于民和主权基金的使用,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外债风险,提高了国家竞争力和社会福利。换句话说,与其让外汇储备趴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里不动,不如将储备货币换成投资性、生产性资产,以更好的提高...

打破贬值预期需要进一步汇改

为什么外汇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难以改变呢?从外汇市场基本面看人民币并不一定是贬值货币。然而在当前人民币定价规则下,人民币对美元期望值是贬值,这自然会增加外汇需求和减少外汇供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