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22日15:11 新浪财经

  麦当劳中国业务又添买家  三胞集团证实将联手首旅集团竞购

  新浪财经 徐雯

  新浪财经讯 6月22日消息,越来越多的企业表现出了对麦当劳中国业务的兴趣。今天,近年来一直活跃于海外并购的民营企业、三胞集团向新浪财经证实,三胞集团正与北京首旅集团联合参与此次竞购。目前已向卖方提交了竞标书。

  对于双方具体的合作方式以及竞购方案,该名人士称“竞争过程还有很多变数,交易过程相对保密”,拒绝透露更多消息。

  官网资料显示,三胞集团是1993年创立的一家民营企业,目前总资产和年销售总额均已突破1000亿元,旗下拥有宏图高科南京新百、万威国际、金鹏源康(新三板430606)、富通电科(新三板837438)等多家上市公司,除了宏图三胞、中国新闻周刊、麦考林、拉手网、商圈网等国内企业,还拥有英国House of Fraser、美国Brookstone、以色列Natali等海外企业股权,下属独资及控股企业超过100家,全球员工总数超过9万人。

  而北京首旅集团是一家组建于1998年的国营企业,根据官网资料,首旅集团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旅游服务业企业集团,位列中国企业500强,在海内外拥有近300家控股参股企业和1600多家成员企业,涵盖餐饮、酒店、交通、旅行社、商业、景区及其它业务。旗下拥有包括全聚德、东来顺、北京饭店等餐饮品牌。

  上述三胞集团内部人士向新浪财经解释了三胞集团为何联手首旅集团竞购麦当劳中国业务:一方面,三胞集团一直致力于增加线下的价值,近年来不断在线下构建商业场景,欲为消费者增加更多体验性,麦当劳可为商业场景增添新的品牌元素;同时,三胞集团拥有经营连锁企业多年的丰富经验;选择携手首旅集团,是因为二者早有接触合作,彼此认可,因此联合参与了此次竞购。

  自从今年3月份,麦当劳宣布将在中国内地引进战略投资者以来,媒体已经公布了数拨有意向的竞购企业名单。根据路透社的报道,作为交易的一部分,麦当劳将提供为期20年的特许经营权。

  路透的报道还指出,目前麦当劳已收到了6家企业的竞标书。它援引了消息人士的消息称,首农集团和格林豪泰也曾计划参加于下周一截止的第一轮投标。

  而某位接近首农集团的权威人士告诉新浪财经,截至发稿,首农集团确实已向麦当劳方面递交了竞标书。不过这一消息没有得到首农集团方面的证实。

  在以上这些竞标者中,外界对于首农集团竞购麦当劳中国特许经营权的筹码还是比较看好的,因为首农集团与麦当劳有着比较深的渊源。从业务来看,首农集团在畜禽良种繁育、养殖、食品加工、生物制药、物产物流等方面深耕多年;从股权结构来看,首农集团旗下的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北京麦当劳食品有限公司50%的股权。

  另外一家企业,中国化工集团也两次出现在竞购名单上。虽然外界对于中国化工集团竞购麦当劳中国业务有些摸不着头脑,但其实中国化工集团运营餐饮品牌也有多年的经验,董事长任建新曾在1995年创建了马兰拉面快餐品牌。根据马兰拉面官网资料,马兰拉面是中国连锁快餐业的领头羊,第三方调研机构的数据称,马兰拉面在北京的知名度仅次于麦当劳、肯德基,位居连锁快餐排名之三。

  另外,一位不愿意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新浪财经,新希望集团目前也已经向麦当劳提交了标书。新希望集团旗下两大业务板块是食品与现代农业、乳业与快消品,近年来也在食品终端不断发力,收购了久久丫、嘉和一品中央厨房等等。不过这一消息没有得到新希望集团的证实。新希望集团给新浪财经的回复是:对此不予评论。

  另外,据了解,麦当劳对参与竞购的私募股权公司设置了一些限制条件,“更倾向于中国的产业集团”。对战略投资者的选择门槛,麦当劳方面的回复是“战略投资者需要深入了解中国市场,具备独特业务模式和竞争优势,并与麦当劳拥有一致的价值观和愿景。”

  因此,对于媒体传闻称,贝恩资本、TPG资本以及凯雷资本等意图通过与中国的战略投资人结盟来参与竞标,业内人士认为这“只是一个烟雾弹”。

  目前,麦当劳在中国市场已经拥有超过2200家门店,今年,麦当劳仍然将在内地继续新开设约250家新餐厅。

责任编辑:李思阳

相关阅读

警惕重要股东的清仓式大减持

掌柜的一直说一句俗语:春江水暖鸭先知。上市公司的高管跟股东们最了解真相,他们拒绝进行逆周期增持,相反还在跑路,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熊市离春天还有一段距离。

一年蒸发1500亿,京东怎么了?

一边是京东6.18战斗自嗨的热火,一边却是资本市场漫长的冰河纪。从2015年6月至今,京东的股价遭到腰斩,跌去了一半,已接近发行价,市值蒸发了240亿美 元,约合1500亿人民币。我们不禁要问,京东肿么了?

投资的“国进民退”问题恶化

民间投资不仅仅是趋势性缓慢下滑,而是急剧快速的下滑,其根本原因在于:与国有资本相比,民间投资在市场准入、融资成本、税费负担等方面的阻力和难度较大,“国进民退”有愈演愈烈之势。

银行员工被打的是屁股还是脸?

为什么这些奇葩的培训公司和讲师,劣质高价还能够神一样地存在?根本原因还在于,部分商业银行在员工教育培训上急功近利,热衷于通过洗脑式的培训,来进行所谓的统一思想、提升士气,进而激发潜能、提升业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