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21日22:21 综合

  一汽诚信遭舆论质疑

  舆情综述

  一汽集团整体上市计划恐怕要再度延迟3年。

  近日,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变更承诺事项履行期限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公告》称,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收到控股股东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来的《关于变更承诺事项履行期限的函》,内容如下:

  2010年,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一汽集团)启动主业重组改制工作,其核心业务及主要资产经重组设立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汽股份),并于2011年6月28日工商注册成立,为进一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奠定了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当一汽集团持有的一汽轿车和一汽夏利两个上市公司股份转移至一汽股份公司过程中,在监管部门的要求下,作出了5年解决同业竞争的承诺。

  在作出上述承诺以来,一是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汽车行业增速放缓,公司的内部经营也承受着压力;二是自2015年以来,证券市场发生大的波动,难以把握资本运作的窗口期;三是公司内部管理层在2015年也出现重大变化。虽然到目前为止,尚未履行上述承诺,但是一汽股份公司解决同业竞争的初衷并未改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恳请股东大会同意将承诺期再延迟3年作为过渡期。

  《公告》一出,即引发了资本圈的热议。

  甚至有投资者对此明确表示不满,提议一汽轿车立即停牌,要求一汽股份立即履行其承诺,并保留向一汽股份进行索赔的权利。

  随后,深交所在6月6日晚向一汽轿车、一汽夏利同时发去关注函,要求两家公司在6月13日前提交不能按时履行的具体理由以及未来应对方案。两家公司并于6月17日晚间,公告了对深交所问询函的回函,将一汽股份不能按时履行解决同业竞争承诺的原因归结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舆论关注度分析

  6月3日晚,中国经营报社旗下汽车事业部出品的官方微信服务平台——中国经营报车视界,率先以《八年承一诺 一汽整体上市再度延迟?》为题将一汽毁约事件公之于众,随后,同花顺金融服务网也报道了《一汽夏利:关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变更承诺事项履行期限的公告》,当日,仅有凤凰财经、同花顺金融服务网、中国财经信息网等财经网站对此事进行了关注。不过,由于该事件率先在微信平台曝出,当日的微信阅读量达到了15865次,截至6月20日早9时,中国经营报车世界的上述文章阅读量已经达到20529次。

  6月4日,《上海证券报》等传统媒体对相关话题进行了跟踪报道,也使得该信息蔓延到传统媒体平台,推动了该信息的进一步传播。

  6月6日,深圳私募公司明曜投资曜投资发布了一封《致一汽轿车投资者公开信》,希望团结股东,征集投票权,对一汽轿车将于2016年6月27日召开的股东大会上所有与同意延长承诺期限有关的议案投出反对票,并提议一汽轿车立即停牌,要求一汽股份立即履行其承诺,并保留向一汽股份进行索赔的权利。

  当日,一汽轿车与一汽夏利开盘之后,双双直线跌停,再加上《公开信》的内容,使得该话题得到进一步传播与扩大。

  同时,当天晚间,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消息,一汽轿车、一汽夏利因超期未履行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双双收到深交所关注函,引发了该话题更大范围的关注。

  “法治周末谷尼舆情监测中心”新媒体大数据平台“新微邦”数据显示,当日,有关该话题的微信阅读量高达121272次,微博发帖量为272篇,当日,关于该话题的微博与微信舆论关注度首次达到顶峰,新闻关注度于6月7日达到顶峰(713篇)。

  接下来的几天,该话题被持续关注,评论性的文章也随之增多,比如《一汽毁约不可撤销承诺:谁之痛》《从一汽耍赖看央企整体上市》《违背不可撤销承诺,一汽需要为失约后的暴跌买单吗?》等。随着关注媒体数量的增多,新闻报道量也于6月12日再次达到顶峰。

  6月17日晚间,一汽轿车及一汽夏利公告了对深交所问询函的回函,两公司将一汽股份不能按时履行解决同业竞争承诺的原因归结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当日,有关该话题的舆情热度第三次达到顶峰。

  目前,有关一汽毁约的话题仍被持续关注。

  网友观点倾向性分析

  对相关新闻及微博网友留言及评论进行随机抽样分析发现,近四成的网友认为一汽股份公然毁约,诚信何在?两成以上的网友表示,控股股东毁约,说明了监管的不足,监管部门应当加强监管;近两成的网友认为,投资者应当维权,一汽应当赔偿投资者的损失;还有部分网友表示,对于这样的失信企业,就不应该上市。

  质问一汽股份毁约,诚信何在,占38.9%

  网友“用户5127477024”:一汽股份公然违反承诺,信誉何在?真不要脸啊,国家的脸、央企的脸都被丢光了!

  网友“nbrcb”:承诺的时候,信誓旦旦,时间一到,各种理由!什么叫承诺?信誉在这里一文不值!

  认为监管不足,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占23.8%

  网友“黄瓜西施”:比央企失信更可怕的是监管失声!

  网友“阿明哥2298”:对于这样的言而无信的企业,需要国家层面来严厉打击,证监会应禁止其变更承诺,保护股民的利益。

  支持投资者维权,一汽应当赔偿投资者损失,占19.6%

  网友“炒炒啊”:支持中小股东团结起来维权,逼宫一汽轿车和一汽夏利!

  网友“TOMO2003”:坚决维权,一汽应该先赔偿股东的损失。

  认为这样的失信企业,不应该上市,占10.9%

  网友“xiongkz”:毫无诚信可言,这样的公司就不应该上市!

  网友“huohu”:违背了不可撤销承诺就不应该上市,一汽轿车和一汽夏利应该强制按高价回购股票,保护投资者利益!

  网友“soldier2020?”:失信者失天下!必须让失信者付出惨痛代价!  其他,占6.8%

  网友“怒一代”:又没有撤销,只是延期。不要跟我讲什么契约精神,注册制都可以一再推迟,企业延期一下又怎么了?

  网友“licai100”:3年都弄不出来个方案,这样的效率,难怪一汽业绩这么差。

  媒体报道分析

  一边是央企要推翻自己此前承诺,一边是投资者要维权,因此,消息一出,即引发资本市场的轩然大波。

  根据“法治周末谷尼舆情监测中心”微信大数据平台“新微邦”数据显示,在主流媒体中,中国网、中国经济网、新华网、网易、凤凰网、中国新闻网、人民网等均高度关注了该话题。

  财新网认为,无论一汽股份内部是不是存在错综复杂的股权,以及内部利益关系纠结,都不应该成为一汽集团整体上市一拖再拖的借口。这一令人震惊的毁约不可撤销的承诺,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完善中的不可承受之痛。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处理,如果又像过去某些事件一样,不了了之,那么它的负面冲击力将是十分巨大的。

  受此消息影响,6月6日,一汽轿车和一汽夏利股票双双跌停,两家公司市值一天损失32亿元。6月7日,两家公司再度大跌,连续低迷,各方对一汽毁约事件反响强烈。

  深圳明曜投资董事长曾昭雄接受新浪财经采访时,表示假如一个人没有遵守5年的不可撤销承诺,又凭什么相信他会遵守未来3年的承诺?对于一汽股份要求延期的三个理由,他也一一提出反驳,并恳请其他公众股东一起维权。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臧小丽律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存在明显的违约嫌疑,中小股东可以联合起来代表上市公司起诉控股股东,“并且按照公司法第二十条规定,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一财经日报》发文称,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实际控制人承诺屡屡违约,也暴露出了监管存在的不足,有必要在制度层面进行完善,遏制上市公司违反承诺的行为。之所以敢于违约,就在于违约成本太低,有必要加大惩戒力度。

  舆情点评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不是一汽股份首次在解决同业竞争问题上拖延。早在2012年,一汽股份曾承诺,将力争在收购一汽夏利完成之日3年内,以合理的价格及合法的方式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解决途径包括但不限于资产和业务重组、合并、清算关闭等及证监会、上市公司股东大会批准的其他方式。按照上述承诺,一汽股份应该最迟在2015年4月5日前解决上述问题。

  然而,事与愿违。2015年4月4日,一汽夏利发布《关于控股股东承诺事项的公告》称,“一汽股份不能在上述日期,彻底解决一汽轿车、一汽夏利与一汽股份下属企业的同业竞争问题,以及一汽轿车与一汽夏利之间的同业竞争问题。一汽股份拟在条件成熟时,启动此项工作”。

  其实,在一汽轿车之前,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不履行承诺的行为早已屡见不鲜,甚至出现多次承诺违约事件。证监会数据显示,2012年底,沪深两市1631家公司存在未超期且未履行完毕的承诺事项,80家上市公司存在超期未履行承诺情况。

  从实际情况来看,无论上市公司何种承诺不能兑现,对公司的市场形象影响还是挺大的,如果上市公司的承诺都无法兑现,那么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就会难以保障。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资本市场的“生命线”,更是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命脉。凡是不诚信的企业,都不可能得到投资者和消费者的认可与信任。

  从网友观点中也可看出,多数网友认为一汽这么大的企业,说毁约就毁约,诚信何在?所以,包括一汽股份在内的企业,应当从失信中吸取教训,抓紧时间兑现承诺并挽回市场形象。

  来源:法治周末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相关阅读

信用在中国为什么不值钱?

中国的信用环境还在崩坏的轨道上继续滑行,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人与企业之间的不信任,人与政府之间的不信任,仍然是一个严重的社会玻

富有的国家该救助贫穷的国家吗

公民地位包含着我们不与其他国家的国民共享的各种权利和责任。但“大同优先论”的“大同”部分忽略了我们对同胞公民的一切特殊义务。

投资的“国进民退”问题恶化

民间投资不仅仅是趋势性缓慢下滑,而是急剧快速的下滑,其根本原因在于:与国有资本相比,民间投资在市场准入、融资成本、税费负担等方面的阻力和难度较大,“国进民退”有愈演愈烈之势。

银行员工被打的是屁股还是脸?

为什么这些奇葩的培训公司和讲师,劣质高价还能够神一样地存在?根本原因还在于,部分商业银行在员工教育培训上急功近利,热衷于通过洗脑式的培训,来进行所谓的统一思想、提升士气,进而激发潜能、提升业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