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宜停售背后:科蒂买了品牌没买核心渠道

2014年06月10日 05:30  南方都市报  收藏本文     

  如果说小护士的式微不足以说明中国日化行业“水土”之深,那么,丁家宜的慢慢衰老直至最后停售,则已足以说明问题。

  “遗憾的是,科蒂大众化妆品中国区业务业绩不如预期的理想,同时影响了科蒂集团的总利润,因此,寻求另外一种可以让我们核心品牌在中国持续生存的方式,成为当务之急。”在一份被媒体披露的来自科蒂美容事业部C E O的内部邮件中,国内化妆品界明显感受到了科蒂的无奈。

  在日化行业人士看来,科蒂之所以会败,有败在自身的问题,但也与中国日化过于复杂的渠道环境有关。据南都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的日化渠道涵盖百货专柜、商超、物流批发、专营店、专业线、医药线、直销线以及电商等其他渠道,且近年来渠道变化之剧烈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在发展。

  科蒂渠道策略失败

  “在科蒂收购丁家宜时,中国最大的化妆品渠道还是流通渠道,即那些通过经销商批发的渠道,以广东省为例,就有省级代理、市级代理,甚至县乡代理。而科蒂在此之前,缺乏这方面的人员。”亚洲PH PC咨询公司总经理谷俊如是分析科蒂并购丁家宜的背景,在他看来,这笔交易科蒂最终未能买到丁家宜的核心渠道,或者说未能做到既有渠道为自己所用。

  当然,这一情况的出现,与丁家宜品牌创始人庄文阳出走亦不无关系。

  “在当时以及时下中国的日化环境下,丁家宜也只有庄文阳能操得了盘。事实上,并购完成后,庄文阳即已带领骨干出走丁家宜。我们注意到,并购约定的三年禁言期一结束,庄文阳已于4月高调宣布重新杀回日化行业,欲通过10个代理品牌、3个自有品牌再造一个年销售10亿元的日化巨头,而其目前几个已经在运营的自有品牌,其渠道其实都是庄文阳原先在丁家宜的骨干们在负责。”日化行业资深专家冯建军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如是说。

  在未收购丁家宜之前,科蒂在中国几乎没有自己的销售团队,仅是一个代理商。收购完成后,在业界眼中,科蒂还是一个“代理商”。

  “中国的日化渠道相当复杂,除了一般流通渠道,还有专卖店、商超、专柜、美容院(专业线)等诸多渠道。科蒂在国外可能通过一个代理即可实现全覆盖,但在中国则根本无法做到。更为麻烦的是,流通渠道在近几年也在逐渐萎缩,目前化妆品行业做得好的都是做商超等其他渠道的。”谷俊进一步指出。

  中国日化“水”很深

  丁家宜并不是跨国日化在华做砸的首个本土大众品牌,在此之前,小护士在投入欧莱雅怀抱后即已式微。

  “小护士遇到的问题,其实与丁家宜有所差异。欧莱雅并购小护士普遍被指意在为卡尼尔打造渠道。”这是广东日化商会一位专家的说法。但从最终的结果来看,欧莱雅借小护士捧卡尼尔的策略,在华也遭遇了惨败,卡尼尔去年被欧莱雅宣布退出中国。

  “竞争相对激烈和复杂,支持销售的费用也比较高。你比方说,K A的入场费是我们是学国外的,但到了中国之后,进场费用也比国外多,零售价20元的大众产品,出厂价15元,在国外是完全可以放商超的,但这样的报价,在国内进场费高的K A卖场或许就不太好做了。另外,如果做流通渠道,在国内的经销商渠道,就更行不通。出厂价15元,全国代理16元,省代17元,市一级代理18元,县乡19元,每一级的利润都变得很薄。”谷俊如是指出跨国日化在华水土不服的其中一大因素。

  南都记者拿到的一组数据显示,近五年来,外资在大众护肤品市场的占有率从60%下降至45%左右。而伴随上述数据变化同步出现的,除了卡尼尔的退市,还有露华浓退出中国市场和雅芳中国陷入转型困境等一系列现象。

  伽蓝集团董事长郑春影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就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品牌竞争日益激烈,中国市场的交通更为便捷、信息也更发达,化妆品市场的竞争因此变得更为复杂。外资收购中国品牌之后,往往在中外文化以及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加之对于中国市场的水土不服,让外资收购来的品牌运作遇到一些阻力。而外资大众化妆品发展式微,也被业界认为是中国品牌借渠道崛起,正面竞争的结果。”

  聚道之变正加速上演

  事实上,对那些洋品牌,以及“从洋”的本土品牌来说,除了流通渠道萎缩的影响外,目前正在加速上演的日化行业渠道深度变革,也令这些从了洋的品牌措手不及。

  尼尔森发布日前一组关于化妆品市场份额数据报告就称,大中型商超化妆品销售比重将从2010年的27%下滑到2015年的16%,百货店的销售比重将下滑至30%。而个人护理品店的销售占比将提升至25%,电商渠道预计从2010年的13%迅速提升到25%。

  “以前百货专柜店若一天有100个访客量,就有二三十个成交单。现在,转化率不变,但是百货商场的吸客能力变弱了,专柜的访客量也就少了,只能靠提高单价来冲销售额。”业内一家日化企业的总监此前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坦言。

  而电商渠道尤其是化妆品垂直电商对线下渠道的挤压,也正在火热上演。刚刚在美上市的聚美优品,再次以上市感恩为口号,在国内打起了新一轮的美妆价格战。

  南都记者注意到,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直信奉传统商超专柜渠道的高端洋品牌,已经在开始频繁“触电”。以欧莱雅集团为例,这一拥有诸多高端品牌的化妆品巨头自去年开始“触电”进军网购市场后,今年这个细分市场已经开始成为他们重点开拓的市场。而另一个美国美妆高端品牌雅思兰黛则刚刚于上个月宣布入驻天猫[微博]

  “洋品牌并购本土品牌频频遭遇在华业绩滑铁卢,这其实意味着在大众化妆品领域,中国品牌正逐步取得市场主导权。”基于中国日化环境的“水土”之深,国内一家日化企业的负责人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过,该位负责人也指出,外资及从洋品牌水土不服,此后空出的市场份额不一定被中国品牌全部拿到,本土品牌还需做好产品和服务、注重产品研发,才能打赢这场中外战争。

  对于这一看法,伽蓝集团董事长郑春影也深有同感,在其看来,随着80后、90后消费者成为消费主体,更愿意选择具有高性价比的产品,盲目崇拜外资品牌与高价产品的现象日渐淡出,新一代崛起的消费者擅于独立思考,选择趋于理性,懂得如何根据自我需求选择理想品牌。而对具有地域性、贴近性这一天然优势的本土品牌来说,最好的时机或许正在来临。

  而广州一家日化企业的总监则认为,本土日化企业即便有了水土的“优势”,要真正突破瓶颈,实现大的发展,还需要有“更精准的用户体验和渠道管控”。

  南都记者 马建忠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深圳国税局拥有16栋别墅海滨度假村
  • 体育费舍尔成尼克斯新帅 科比支持出柜球员
  • 娱乐郑爽承认因为自卑与张翰分手 无第三者
  • 财经5月CPI今公布或涨2.5% 未来仍温和上涨
  • 科技解密互联网女皇:自嘲比叫外婆好
  • 博客张斌:世界杯拥有神一样球员的球队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夺刀少年遭多所高校哄抢 专题调查 试题
  • 马光远:中国货币政策作茧自缚
  • 叶檀:别整死跑路老板
  • 冉学东:降准还是降息 央行的战争
  • 叶荣添:别废话 是男人就给我买进去
  • 许一力:央行赢得了“不降准”战争
  • 金岩石:“定向降准”与股市拐点
  • 刘姝威:房价降下去 股指升起来
  • 叶檀:放弃对股指的执着吧
  • 龚蕾:从巴菲特午餐看全球经济
  • 张化桥:股票市场的游说者 你们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