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员工疯抢公司项目跟投:为保申购虚报认购额

2014年06月05日 00:46  第一财经日报  收藏本文     

  为保申购额虚报认购额万科员工疯抢项目跟投

  黄树辉

  在事业合伙人持股计划实施前,作为万科事业合伙人制度另一重要内容的项目跟投制度,已经在2014年3月底悄然展开。

  这种在VC、PE行业中风行已久的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制度,被万科引入房地产项目运作中。对于今后万科所有新项目,除旧改及部分特殊项目外,原则上要求项目所在一线公司管理层和该项目管理人员必须跟随公司一起投资,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外的其他员工可自愿参与投资。

  根据这一方案,员工初始跟投份额不超过项目资金峰值的5%。万科还将对跟投项目安排额外受让跟投。项目所在一线公司跟投人员可以在支付市场基准贷款利率后,选择受让不超过项目资金峰值5%的份额。

  与事业合伙人持股计划的明显区别在于,项目跟投制度极大地激发了万科中层管理人员和基础员工的参与热情。在万科项目跟投中,有的员工一个人已经跟投了数个项目,跟投金额少则有几千元,多则数万元乃至数十万元。

  目前,万科在集团范围内建立起内部的项目通报平台,任何一个地方公司若有新的可跟投项目,全公司员工均可参与该项目的跟投。

  这种情况下,投资周期短、回报率好的优质项目受到万科员工的追捧,比如计划在下半年开盘的深圳万科第五园9期项目,公布后很快被认购一空,有万科员工表示:“申请的人太多,最后很多人的申购额度都被按比例缩减。”

  为了能保证申购到更多跟投金额,万科的部分员工甚至开始虚报申购额。“比如有些人原本想申购10万元,但实际上报的申购额度可能是100万元,因为很多项目最后都会按比例压缩,只有虚报才能保证申购到足够的金额。”

  但另一些相对不被看好的项目则会受到冷遇。万科称,其中一些项目的认购率超过300%,但跟投计划也存在一些质疑的声音,在一些项目拓展不顺畅和市场销售情况较差区域,管理人员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

  项目跟投制度将员工转变为合伙人,这种身份上的转变所带来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万科内部人士表示,为了提高效率,一些一线公司开始把白天的时间用于会见业主、客户、合作伙伴,到了傍晚回到公司开内部会议。

  有意思的是,以前出于办公需要,一些公司会在项目现场专门建临时办公用房,项目盖完后拆掉,现在会选择租旁边的农民房。

  更深层次的影响是,由于事关合伙人切身利益,新项目的预期收益情况、资金回流情况、产品定位和风险控制也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考量。

  万科总裁郁亮对此表示,跟投制度主要是为了提升项目的经营质量,提高项目决策的准确性。“合伙人制度下,合伙人和股东的利益一致,钻空子、只顾眼前利益的做法将很难存在;跟投制度下,一线管理层和项目负责人必须强制跟投,因此在拿地上也会更加谨慎,减少盲目拿地的可能性,有利于提高项目经营效益。”

  从万科获得的数据显示,从4月1日正式实施跟投制度到5月25日,万科已有19家公司的29个项目进行跟投,大多数项目获得踊跃认购。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获悉,目前万科的项目跟投数量非常有限,未来不排除会提高项目的跟投比例,突破5%的限制,甚至有望将范围扩展至万科的合作伙伴。

  在郁亮看来,事业合伙人机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既是一种管理机制、一种分享机制,也是一种发展机制。

  根据万科的解释,所谓管理机制,是指它将彻底改变万科的管理方式,从金字塔式的组织机构转变为扁平化结构;称它为分享机制,是因为在合伙人机制下,投资者和员工之间的利益分享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不仅如此,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制度,合伙人机制为解决万科未来发展的问题提供了可能。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陕西要求新提拔官员申报房产车辆及存款
  • 体育马云会许家印 恒大将宣布合作与足球有关
  • 娱乐曝李悦彤为父认尸 彭顺欲付分手费撇关系
  • 财经官员不敢插手房地产:都怕在自己手里出事
  • 科技[第一线]神秘的域名客:发家背后的故事
  • 博客鄢烈山:“广东”性交易为何这么活跃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高三尖子生照顾瘫痪父亲14年 被称女神
  • 金岩石:经济转轨时期的“红利”
  • 慕容小散:驾校第一股噱头能火多久?
  • 曹中铭:退市制度改革再不能单打独斗
  • 皮海洲:别对汇金增持抱有幻想
  • 洪榕:必须理直气壮的救股市
  • 龚蕾:22张图看印度经济
  • 海啸希望:印度股市创历史新高意味啥
  • 水皮:六月是个时间窗口
  • 刘姝威:房价降下去 股指升起来
  • 叶檀:央行要市场化就市场化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