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K在华行贿案定罪:虚高药价刺激销售3年增30亿
行贿数千万元,以保住肝炎药“贺普丁”医院销售地位
历经10个多月的侦办,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下称“GSK中国公司”)涉嫌在华行贿案侦结。
据中国警方披露的信息,GSK中国公司不仅前主管存在涉嫌要求下属行贿等问题,侦查机构还发现,GSK药品的价格远高于在其他国家的价格,最高的达到其他国家的7倍。而通过行贿等手段牟取的非法所得更是高达数十亿元。
昨日,GSK中国首度就侦查简单置评,称将就此案全力配合政府相关部门。
GSK回应侦查结论
“今天我们与公安部进行了会面,期间他们向我们通报了对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调查的进展。我们非常严肃对待这些指控。这让我们非常担心,它们违背了葛兰素史克的价值观。”GSK中国公司昨日给到南都记者的回复如是称。
依照警方披露的侦办情况,2009年1月犯罪嫌疑人马克锐就任犯罪嫌疑单位GSK处方药事业部总经理后,为了完成GSK总部下达的高额销售增长指标,在犯罪嫌疑人张国维等人支持下,全面倡导“以销售产品为导向”的经营理念,强调“没有费用,就没有销量”的销售手段,先后组建和扩充了多个销售部门,将贿赂成本预先摊入药品成本,并组织各部门在虚高药价条件下,通过大肆贿赂医院、医生、医疗机构、医药相关协会组织等医药销售相关部门及其所属人员推销药品,牟取非法所得数十亿元。
五条“贿赂链”被曝光
据了解,侦查机关查明,在处方药和疫苗销售过程中,GSK中国公司下属各药品生产企业、与经营相关的各部门全面参与,建立自营药品销售、外包药品销售、“冷链”(疫苗)销售、大客户团队销售、危机公关五条贿赂链,形成了医药代表贿赂医生、地区经理贿赂大客户、大区经理贿赂VIP客户、市场部贿赂专家、大客户部贿赂机构的贿赂网,贿赂销售行为涉及全国各地。
以GSK畅销药“贺普丁”为例,为抢占市场份额,GSK中国公司通过贿赂设置排他性障碍,提高药品市场销量。
“2010年以来,因肝炎药‘贺普丁’专利药资格到期、大量国内仿制药即将大量上市,其先后实施所谓‘长城计划’、‘龙腾计划’,行贿数千万元,并明确要求不得采用国产同类药品。实施‘长城计划’后,不少医院不再采购‘贺普丁’国内同类药品。”警方披露的信息如是指。
通过大肆贿赂销售,GSK的主营业务收入则着实实现了逐年攀升,从2009年的39亿余元,增长至2012年的69亿余元。而在中国警方看来,巨额贿赂成本及违法所得,实际上都通过虚高的药价转嫁给中国的病患人员和国家财政承担。
外资药企在华高价卖药
跨国药企在华的药品定价高于全球其他地方的问题,在此次GSK调查中被踢爆。“GSK药品的价格远高于在其他国家的价格,最高的达到其他国家的7倍。”这是中国警方披露的侦查结果。而据业内人士介绍,外资药企在华定价高于国外的情况非常普遍。
一项由西安交通大学在2012年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进行的调查称,去年陕西省有49种药品,采购机构以接近1.9倍于国际基准的价格,向原始制造商购买专利已经失效的品牌药,而价格最低的仿制药也仍达到国际基准的1.5倍。
不过,来自外商制药协会(RDPAC)方面此前的说法,则称外资进口药在华定价涉及关税水平和分销体系等多个层面的问题,在RDPAC看来,看待药价须结合药物经济学的评价体系,以平衡药品价格和收益。RDPAC媒介负责人此前曾表示,中国只有少数专家在研究药物经济学,研究成果也很少被直接用于定价参考。采写:南都记者马建忠
链接
GSK在华五条贿赂链
侦查机关查明,在处方药和疫苗销售过程中,GSKCI下属各药品生产企业、与经营相关的各部门全面参与,建立自营药品销售、外包药品销售、“冷链”(疫苗)销售、大客户团队销售、危机公关五条“贿赂链”。
形成了医药代表贿赂医生、地区经理贿赂大客户、大区经理贿赂VIP客户、市场部贿赂专家、大客户部贿赂机构的贿赂网,贿赂销售行为涉及全国各地。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