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查电老虎:审计署进驻国家电网和五大发电集团

2014年05月08日 00:36  人民网  收藏本文     
图为朱长林。(资料图) 图为朱长林。(资料图)

    推荐阅读:

    国家电网[微博]朱长林被曝遭调查 曾执掌四川电力7年半

    国家电网华北分部主任朱长林被查 业内称他出事不意外

    审计署派出数百人进驻国家电网审计

  排查“电老虎”

  审计署进驻国家电网和五大发电集团

  本报记者 王冰凝 北京报道

  “山雨欲来风满楼”,继中石油反腐之后,电力行业正刮起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反腐风暴。

  5月7日,国家电网公司旗下华北分部主任、党委书记朱长林被带走调查。这是国家审计局进驻国家电网后被曝光的首个“大老虎”。

  《华夏时报》记者从电力系统获悉,国家审计署年初以来分别派驻数百位审计人员进驻国家电网公司和五大发电集团,对电力系统高管进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这是针对国企主要领导干部的一次监督审计,同时被电力行业称为电力反腐大幕正式拉开。

  “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了,每年都会对国家电网审计。”国家电网内部人士向本报记者证实。不过,与国家电网合作的一家输配电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审计显得比较特殊,是全面审计,而且审计时间跨度长达10年,横跨刘振亚整个任期,电网内部都猜测与反腐有关。

  “国家电网以及五大发电集团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应该就是招投标的问题,这也是央企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5月6日,国资委[微博]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而曾中标过国家电网一些小型项目的一家输配电领域的负责人陈先生则介绍,这次审计招投标和采购都是重点之一。陈先生认为,整个电网系统已经形成数年的利益链非常坚固,招投标领域更是充斥着腐败,但是审计反腐查起来应该非常艰难。

  多位高管已落马

  早在中石油反腐窝案曝出后,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就曾预测,电力行业也将掀起一股反腐败风暴。

  国资委[微博]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电力企业由于多年居于垄断地位,确实也存在不少问题。

  事实上,据记者了解,从2013年年底,国家审计署就开始对电力系统展开全面的专项审计。其中最早进驻的企业是大唐发电,随后陆续进驻华能集团、华电集团、中电投集团、国电集团、华润集团、南方电网以及国家电网。

  “国家审计署这次下了大力气。”五大电力集团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这次审计非常严厉,而且越是最后审计的企业越是严厉,国家电网目前被调查的实际上已经不止朱长林一个人了,朱只是最先被曝光了而已。

  资料显示,朱长林在多个地方电网公司工作过,足迹遍布河南、四川以及北京。朱最早任职于河南电力公司,2002年调任四川省电力公司总经理、法人代表,2009年由四川调任北京电力公司总经理,2013年时担任现职务。

  消息人士告诉记者,朱长林此次被调查,出问题的主要时段应该是在四川任职期间。有媒体报道称,朱长林与已经移送司法程序的四川省贪官李春城、郭永祥有交集。

  从2014年年初至今,电力系统相继有人因违纪被调查,从年初的广东电网电霸吴周春的落马,接着又迎来广东电网被爆21亿建豪华大楼。而4月17日和4月21日,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和宁夏电力公司银川供电局局长马林国相继涉嫌严重违纪接受调查。

  刘振亚10年

  “刘振亚其人很谨慎,其担任国家电网一把手10年,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上,但是却没有出问题。”熟悉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的一位电力行业专家告诉记者,刘振亚数年来给人的感觉就是不怎么图钱,但是很在乎政绩,这也是其一直力推特高压的重要原因。

  据知情人士透露,国家审计署4月初进驻国家电网公司总部,目前,国网的部分省级分公司以及国网旗下的电科院也已入驻审计人员。这次审计规模较以往大很多,是全面审计,而且审计时间跨度长达10年,正好横跨刘振亚整个任期,也属于任中审计。

  公开资料显示,刘振亚现年62岁,于2004年年底就任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在2013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设立董事会的过程中,刘振亚辞去总经理一职,出任董事长、党组书记,舒印彪接任总经理。

  所谓任中审计,是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根据干部管理监督的需要,可以在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进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也可以在领导干部不再担任所任职务时进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上述经济责任审计一是看其任期内财政、财务收支是否真实;二是看任期内是否有重大决策失误;三是看任期内有没有明显经济问题。

  陈先生告诉记者,据其从国家电网了解到,这个审计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了。上述电力行业专家告诉记者:“如果有问题,大抵就是有关特高压是否是重大决策失误的问题。”

  事实上,本次被调查的朱长林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曾呼吁推进特高压建设。

  特高压之争

  特高压之争正是国家电网多年来一直被置于风口浪尖的因素之一。

  2005年年初,就在刘振亚就任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数月之后,国家电网公司便提出了建设特高压电网的计划。此后,电力业内就交流特高压的安全性、经济性进行了长达近10年的激烈争论,至今没有定论。这也使得刘振亚在电力行业中争议极大。

  特高压推出伊始,就遭到了电力专家的强烈反对,20多位电力行业退休专家多次联名上书反对。从2005年至今,争议仍在发酵。

  今年3月,国家电网2014年交流特高压工作会议提出,2014年交流特高压要完成“一投、两建、四开”的建设目标,其中“一投”为浙北-福州年底建成投运;“两建”为淮南-南京-上海、雅安-武汉核准开工;“四开”为全力推进锡盟-枣庄、蒙西-天津南、靖边(榆横)-潍坊、蒙西-长沙前期工作。

  按照国家电网年初定下的年度投资计划,在2014年电网投资方面,固定资产投资4035亿元,其中电网投资3815亿元,1580亿元将投向配网建设。业内预计,随着后续配电自动化标准、集中招标陆续启动,配网自动化将迎来建设元年。

  此时,政府高层对特高压的态度也在转变。据悉,1000千伏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近期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其成为年内第一条获批建设的特高压线路。业内认为,这意味着特高压在经历长时间争议后,释放出的明确积极信号。

  而陈先生则认为,抛开特高压本身是否合理,这个项目耗资巨大,带动了很多招投标项目,涉及很多采购,“通过审计打破国网现有的利益链很难,以招投标腐败为例,从账面上看,手续、财务、程序都是正常的,此前大部分的招投标腐败都很难查出来;但是电力反腐一定会对这个利益链条的蛀虫敲个警钟”。

  “政府必须对国家电网启动专业的专项审计,如果大力发展特高压,耗资将无比巨大,而带动的设备采购以及招投标在当前国家电网利益链条下,势必将给腐败留下无限空间,通过电力反腐,打破传统的腐败利益链,也有利于特高压的发展。”上述电力专家指出。

  招投标是审计重点

  除了特高压之争,电力企业最容易出现问题的还是工程招投标和采购。

  “招投标和采购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省级以下的地方电网企业。”韩晓平认为。

  经常参与国家电网招投标的陈先生向记者透露,如果没有关系,根本不用去参加国网项目的招投标,“关系不硬的话,即使拿到招投标项目,也赚不到钱”。

  今年初,陈先生所在的输配电公司曾经通过关系中标了国家电网在陕西的一个小项目,该项目盈利约60万元,但是后期仅仅在当地供电局做运电手续,就花掉了40万,再加上必须使用供电局指定的高价材料和设备,这个项目最终亏损。

  “运电手续实际上就是需要对项目做个检测报告,就是这个检测报告非常花钱,而且供电局的设计图表中还对项目指定材料和设备,比如从厂家订购市场价仅10元的设备,使用供电局指定的同品牌设备价格就要翻几番。”陈先生说。

  而据记者了解,整个电网系统每季度都会有一次集中地对外招投标。陈先生说,招投标基本上都是内定,如果此前没有运作好,根本就不用去参加。

  “如果是和国网长期合作的关系密切的企业,基本上中标项目的运作费用占利润的10%-20%,但是关系一般的能盈利10%-20%就不错了。”陈先生称。

  一位电力行业专家认为,国家电网系统一些领导本人或者子女确实在招投标以及采购领域存在一些问题,这次审计,不少地方电网高层可能会因此事发。

  而从此次审计所透出的神秘,也可以看出端倪。据媒体报道,审计人员出发后,才通知国家电网等被审计单位安排接机。还要求“二级单位一把手24小时开机”。

  韩晓平则认为,电力反腐虽然不一定能抓住多大的“老虎”,但对电力系统能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有利于下一步的电力体制改革。(来源:华夏时报)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复旦投毒案死者父亲拒绝联名求情信
  • 体育英超-曼城4-0登顶超利物浦2分 视频
  • 娱乐周迅首公开恋情合照曝光 男友为华裔影星
  • 财经多家投行涉嫌聘用亚洲官二代遭美国严查
  • 科技中概股市值两个月蒸发超300亿美元
  • 博客实拍:揭秘美国最难进的深泉学院(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性知识缺乏 高二女尝禁果怀孕要生孩(图)
  • 水皮:股市置之死地而后生
  • 慕容小散:抢筹阿里永做“小三”?
  • 张明:中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路径
  • 易宪容:地方松绑限购政策无法保地价
  • 叶檀:阿里上市谁将大获全胜?
  • 许一力:英拉背后的大国经济博弈
  • 沈建光:央行报告警示风险
  • 冉学东:央行货币政策框架图谋变轨
  • 徐文明:管理层想做多 我们怎么办
  • 李海:从俄罗斯的私有化看国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