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海药澄清传闻:人工耳蜗不存在仿制问题

2014年01月10日 16:56  人民网 

  人民网[微博]北京1月9日电 (记者李彤)今日,海南海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海南海药 000566)董事长刘悉承对人民网记者表示,海南海药控股子公司上海力声特公司人工耳蜗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不存在所谓仿制问题。目前,人工耳蜗项目尚处投资阶段,对上市公司产生的利润有限。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王正敏,被其学生王宇澄实名举报,称前者涉嫌学术抄袭和科研剽窃。有媒体报道,王正敏自称的“自主知识产权国产人工耳蜗”是仿制国外公司的产品,该产品恰是上海力声特主打产品。受此影响,其母公司海南海药1月2日股价跌停被实施临时停牌,1月8日复牌后股价一度下跌近5%,随后企稳回升并一度翻红,收盘时下跌0.7%。

  针对传闻,刘悉承表示,上海力声特于 2004 年通过技术转让获得的复旦大学人工耳蜗技术,是公司研发的初始基础,属于原理样机技术。此后,公司组建自主研发团队,进行多项技术和工艺改进,制定国内第一个人工耳蜗技术标准。从 2004 年至 2013 年,上海力声特通过自主研发取得 15 项国家专利,拥有人工耳蜗国内自主知识产权。

  “目前,上海力声特承担了两项国家项目和五项市级课题。”刘悉承说,国家项目共获得经费 1990 万元,用于第二代人工耳蜗的研发与改进、浦东人工耳蜗建设项目的技术改造。市级课题共获经费 275 万元,用于 REZ-I 人工耳蜗扩大适应症临床验证等,属于人工耳蜗技术衍生产品开发。

  他坦言,公司对人工耳蜗项目投入超过2亿元,作为未来的长线产品,项目仍处市场培育期,近一两年内盈利可能性不大。销售渠道主要依靠慈善机构、残联购买等,福建等省份也将其纳入医保目录。

  据了解,目前全世界能够量产人工耳蜗的国外公司仅有4家,分别为澳大利亚Cochlear Corporation、美国Advanced Bionics、奥地利的MED-EL和一家法国公司。国内企业拿到生产批文的是上海力声特和杭州诺尔康。

  人工耳蜗对失聪患者听力恢复发挥积极作用。此前,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张道行接受本网采访时表示,人工耳蜗技术是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人工耳蜗装置触及神经产生听觉。目前,耳聋我国第二大残疾疾病,每年仅新生聋儿约有五万名,人工耳蜗技术是直接有效的治疗方式。

  据张道行介绍,最初国外产品价格较为昂贵,约19.5万元/套,普通患者较难承担。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残障人士医疗费用投入及国内企业研发深入,产品价格正逐渐下降,且一年有四、五千名患者接受国家人工耳蜗免费赞助。

  “我们对人工耳蜗技术充满信心,看好未来市场发展。” 刘悉承说,目前公司人工耳蜗产品价格约11万元/套,且2011年通过非公开发行募投,启动人工耳蜗扩建项目,共投资1.67亿元用于新建人工耳蜗厂房和配套工程等,项目达产后可年产1万套。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日两国大使在BBC节目中激辩钓鱼岛
  • 体育于大宝谈崩恒大将续约 意名帅会国安高层
  • 娱乐独家:郭德纲确定无缘央视马年春晚
  • 财经陈光标:“中国道德领袖”等头衔有证书
  • 科技苹果中今日限时促销:最高降700
  • 博客马未都:博客字数的秘密 安倍是否会离婚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矿大学神爆红网络:3天讲完1门课还包过
  • 谢百三:证券史上最糟糕的新股改革
  • 连平:新年物价运行将维持平稳态势
  • 西向东:从陈光标名片看国人土豪情节
  • 张化桥:重庆不缺水吗
  • 叶檀:公务员养老金高不高是伪命题
  • 龚蕾:一张图看全球生活成本最贵城市
  • 刘杉:央行今年还得放点水
  • 鲁政委:2014年宏观经济展望
  • 谢作诗:妓女比贪官高尚100倍
  • 石建勋:破解土地财政从财税改革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