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石油巨头环保数据长年造假 与官方数字差十倍

2013年09月12日 16:27  每日经济新闻网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南方周末记者 吕明合 袁端端 冯洁 实习生 李一帆 龚君楠

  中央操心石油系反腐,我们更揪心石油系“反绿”。

  反腐事关企业伦理,能涤荡风气,而“反绿”攸关环境根本,着实遗患无穷。两者叠加,隐射的无不是以两桶油为代表的央企在社会属性上的角色缺失。

  央企之所以为央企,首要在于国家责任和社会担当,环境保护应是关键要义。这远非资产增值、利税贡献、跻身500强等经济指标所能替代,亦不应被能源安全、资源保障的宏观作为而刻意遮蔽。

  斥之切,因为责之重。两桶油倚国家之势,挟人民之资,理当绿色当头,虽万难而无可推卸。

  此专题正是试图追问“全局性、系统性”的环境失责所谓何来,并努力体察产业帝国绿化的何其艰难。

  这种艰难和复杂见诸两个故事,分立于石油产业链的两端,油品升级与油田开采,前者关乎空气,暗含与国家政策的博弈,后者干系水土,实与地方政府的角力。居中的央企曲折尽在几千言。

  “每一滴油都是承诺”,是他们的信条,承诺不兑现,则宣示无意义,纵然责任报告,华丽附身。

  人们期待反腐成为央企改革的契机,我们亟盼限批成为央企绿化的真正起点。

  让每滴油兑现承诺,让每滴油闪烁责任光彩。

  反腐声紧,限批令急,两桶油何以“全局性、系统性”环保失守?

  同一指标,各列数据,动辄差距十余倍,数字游戏何时休?

  内部章制齐全,外部监督乏力,封闭的监督怪圈,如何突破?

  规定动作还是借势出击?

  2013年9月5日,国家环保部的机关走廊里,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石油系的高管们。

  “这么大规模地上门沟通,是从未有过的事。”环保部大院内,一位官员说。

  从未有过的拜访缘于一场从未有过的斥责。6天之前的8月29日,环保部向媒体通报“2012年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八家中央企业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情况的考核结果”。因为中石油、中石化年度未达标,环保部决定暂停审批除油品升级和节能减排项目之外的新、改、扩建炼化项目环评。

  这是两桶油首次被环保部实行“区域限批”,力度空前。“中石化成立以来在环保上受到的最严厉处罚。”9月4日,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在公司内部会议上坦言。

  环保部通报之日,恰逢中石油多名高管落马之时,此举一度被外界解读为,携反腐大势的谋定之举,甚至有人上门来问,“发布时机为何不提前十天?”

  “这纯属巧合。”多位环保部官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早在2013年5月,环保部已就年度减排目标责任履行状况,公布了2012年的考核结果,当时的中石油、中石化赫然在列。

  而待到8月底的再度通报,只是依照国务院相关文件的例行动作。按照规定,环保部的上年度减排初步核算数据需向国务院报告,经国务院审定后,向社会公布。中央企业也参考此标准。

  不寻常的是,此次通报的严厉措辞,直指两桶油的环境问题是“全局性、系统性的问题”。《人民日报》亦随后评论,中央企业本应在节能减排中率先垂范,然而两家石油集团在环境保护,尤其是污染减排方面,交出的却是一份不及格的答卷——如此结果,“令人遗憾,发人深省”。

  中国环科院副院长柴发合第一时间就评价,“这次限批,我想应该能触动到他们的灵魂。”

  限批令的实际影响尚未显现,是否牵涉高层问责犹未可知。但两桶油在高压之下,已经有所反应。中石化甚至抢在8月通报之前就高调宣布启动历时三年,耗资为280亿元的“碧水蓝天”计划,这被认为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一次性投入最密集、涉及范围最大的环保专项治理行动。

  而中石油纵然在反腐的关键点上,也决意拿出七十多个亿整改,“他们跑到环保部来沟通,问设施如何摆布才符合环保部的要求,我们的意思是,不管你如何摆布,排放一定要达标。”环保部的一位官员说。

  失真数字编织的“责任”

  多年以来,中石油和中石化,因为环保问题而遭遇处罚并不鲜见,但大部分情况为一城一池、一事一地的追责。

  这轮通报里同样不免惊心个案,譬如:“中石化巴陵分公司化学需氧量浓度常年超标排放,长岭分公司氨氮超标16倍;中石油多家公司硫磺回收装置不能正常运行,甚至个别企业在线监测系统数据弄虚作假……”

  而迥异过往的是,在节能减排上,环保部进行了釜底抽薪式的披露,“中石油共有115台燃煤锅炉,其中1/3(38台)未安装脱硫设施,没有一台安装脱硝设施;中石化共有174台燃煤锅炉,约40%(69台)未安装脱硫设施,仅有4台安装脱硝设施……”

  这令民间环保机构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大呼不可思议,“脱硫脱硝是最基本的要求,很多小企业都要做到,在经历好几轮环保检查后几乎难以想象”。

  出人意表的岂是他一人,如果翻看两桶油的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在企业的自我语境里,却是另一番亮丽的表达。

  2006年前后,中石油和中石化均主动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这在央企中属于先行者。这些图文并茂的年度报告里,环境责任部分均是重要章节,而主要措辞无外是高度关注环境安全,顺利完成减排指标之类的介绍,鲜有负面案例或问题披露。

  即便是2011年、2012年,环保部指认两桶油未达标的年份里,中石油公司的报告显示四项主要污染物均同比下降明显。只有中石化在2012年的报告中坦承了氮氧化物排放不降反升。

  减排数字成了糊涂账。以2012年的化学需氧量为例,环保部核查的数据是中石油同比下降0.08%,而在中石油报告里则是1.2%,二者相差15倍之巨。

  南方周末记者还查阅了前三年的主要污染物减排数字,发现绝大部分企业公开的数字要远远优于环保部的核查数字,二者相差动辄数倍乃至十数倍。

  最为夸张的是2011年,中石化写进自己年度报告里的氨氮排放量同比下降了34.9%,而环保部的年度核查只显示为0.19%。二者相差180余倍。有意思的是,在2011年这一夸张的数据落差之后,2012年的中石化自报数据即实现了和环保部高度一致。而中石油的单方数据则未见调整。

  同一指标,各有数据,差异甚大,是因为统计方法的区别,还是另有隐情?南方周末记者多方核实未果。

  环保部一要求匿名的官员指出,过去两桶油的减排,都是自娱自乐式,“重点监控央企从5家变8家后,这些企业被纳入正式、严格的减排考核指标中,问题才真正暴露。”

  在2013年5月的通报中,环保部就明确指出包括中石油天然气广西石化分公司、洛阳分公司等15家企业“因脱硫设施不正常运行、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而限期整改。

注:中石油和中石化数字来自其2011 年与2012 年《社会责任报告》、环保部数字来自2011年、2012年年度全国主要污染物减排情况通报附表。实习生李一帆搜集 (曾子颖/图)  注:中石油和中石化数字来自其2011 年与2012 年《社会责任报告》、环保部数字来自2011年、2012年年度全国主要污染物减排情况通报附表。实习生李一帆搜集 (曾子颖/图)

  封闭系统亟待打破

  这种自我宣传与监管结论以及公众期待的分裂,几乎贯穿于两桶油的始终。

  两桶油亦不时自言苦衷,比如提及减排,中石油亦曾在2013年6月的一篇官方文章中表露过客观困难,一方面,生产经营规模扩大,以及现有生产系统面临调整,企业受到能耗总量逐年增长和单耗指标下降减缓的“双重夹击”。另一方面,关停并转等“看得见摸得着”的节能工作已基本完毕,而剩下的几乎都是“深水区”,“看不见摸不着”的领域。这也多少能解释,“十一五”的中石油可以提前一年达标,在“十二五”开端即遭遇棒喝。

  它曾立志将2013年定为减排转折年,但不曾料到,这个转折在一个多月后就到来了。

  社会责任报告的自说自话,还是枝节,多位环保人士直言,在很多事关绿色环保的政策决定、项目审批、事故责任乃至环评机制上,石油公司的故步自封,才更具干预和影响力。

  与大气污染防治息息相关的油品标准问题,是其中的代表。中国环科院副院长柴发合说,中国的油品标准早已落后多年。按道理,作为国企,社会责任应该放在首位。但令人遗憾的是,“新的柴油车油品标准,两次被迫推迟,他们就是很大的因素。”

  中国环科院车用油品排放实验室主任岳欣则见证了油品标准决策过程中,两桶油的影响力,“他们有绝对发言权”。一个明显的例子是,确定了标准,往往要问两大公司是否能供应。“往往是供不了一句话,就可以推翻原来草拟的标准”。两桶油对外坦陈的最大困难正来自巨额成本的压力,这被批评为,“只考虑企业利益,而不顾环境大局”。

  牵涉到行业规划、项目审批和环评审查上,两桶油的影响同样无处不在,即便偶有挫折,也总能得偿所愿。

  实际上,“从设定标准,到环境评价,到规划建设,到生产管理,几乎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根本不需要外面的力量。” 刚在8月份向环保部举报中石油下属新疆分公司7个项目环评造假的向春说。他所在的重庆两江志愿服务发展中心,近年来一直从事环评领域的NGO工作。

  以云南安宁石化项目为例,这个项目的环评公司虽然来自山东,但正是中石油下属的环评公司,“国家并未禁止他们做自己公司的环评。”向春无奈地说。

  这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产物。环保部一位环评官员亦承认,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条块下,央企所在领域内的资源过度地集中,如今早已成为监管两桶油们的负资产。“他完全可以做到自己制定标准,自己审批,自己验收,自己监管。”

  这位官员举例说,当年搞青藏铁路项目环评,当时的国家环保局曾想邀请铁道部以外的专家,以确保更为公正可靠,但最后只能放弃,“他们从1950年代就开始研究,积累资料,谁能比得过?”

  在这样的机制和格局下,外部的专业监督力量,几乎很难介入并发挥作用。“我们既无法影响决策,连找权威专家论证也很难。”自然之友前总干事李波说。

  为了论证不久前云南炼化项目环评报告是否有问题,他曾找过十多位专家,但最终大多数仍是石油系统内部人士。“即使退休,他们也不愿意在结论上署名”。而系统外的专家,则坦言,他们和央企有很多合作的项目和资金来源,同样与之有密切联系。

  事故频发换回了什么?

  这十年,两桶油的经济指标,可谓辉煌,资产规模、利税贡献均彰显举足轻重地位,其在世界500强的位置也日益攀升。

  以中石油为例,从10年前的炼油能力不到3亿吨,到2013年即将突破6亿吨大关,奉行的是“规模先行一步”的“中国速度”。

  但遗憾的是,公共视野里的这十年,同时也是中国石化事故频发的时代。

  2003年,重庆开县井喷事故是标志性的起点。剧毒硫化氢夺走了243条人命,4000多人中毒就医,10万人连夜疏散。两年后相隔几米外的同一井场再度井喷。

  2005年的松花江污染,致使当时的国家环保局长解振华辞职,而从2010年到2011年,大连石化在14个月内发生四次爆炸。这些惊天事故的伤害不说,几乎每次事故中都隐现瞒报、傲慢、整改缺位、赔偿折扣的桥段,几乎摧毁了公众对两桶油环保表现的最后信任。

  这一次次血的教训,确实也推动了两桶油内部的建章立制和相应投入,以期自律到位。不少石化业内人士提醒应客观理性看待两桶油的履职。“要说两桶油社会责任不够,你看跟谁比。他们体量大、影响大,出点问题就容易形成焦点。”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石化轻纺处处长郭琛说。

  “中石油和中石化作为世界500强,技术水平非常高,一年在环保工艺上有几十、上百亿的投入,是非常大的。”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一位官员也鸣不平。

  “从上世纪80年代我进入中石化工作时就很重视环保节能。”一位要求匿名的中石化高层辩解说,“这是舆论一直以来的偏见。”当年他参与的中石油四川炼油厂,一共投资了一百六七十个亿,光防渗处理这一项,投资就花了好几个亿。

  单看内部制度和规范,两桶油这些年确实着力甚多,2006年松花江污染事件后,中石油就要求全系统地建立环境委员会和环境管理部门,甚至对级别、人力配备、培训时间均有细致的要求。而行业内公认的HSE环境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石油更是早在1996年就引进建立。

  但纸上制度往往在执行中屡屡失效。从环境管理上,层层分包,导致环境责任悬空。大连爆炸事故,两家承包商祥诚公司和辉盛达公司的不专业正是重要原因。也正是在此之后,承包商安全管理被纳入到HSE体系。

  但是,这些亡羊补牢似式调整难以一时撼动央企沉重的肉身。“中石油内部关系过于复杂、管理层级相互交错、企业办社会职能突出、安全管理过于集权等问题,都是中石油事故频发的症结所在。”在2010年大连石化事故后,曾多次给中石油高级管理层上课的一位能源专家分析称。

  近年来,两桶油不断通过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实现权力集中,却也导致系统反应迟缓,下属公司几乎丧失了应对自主性。李波说,在安宁石化项目的对话中,云南分公司的领导甚至不敢当面回答问题,他们说要全部记录下来向总公司反映。“3天以前我们再问,他的回答是,我们的问题还没有答案。还要等总公司。”

  马军对此有深刻的体会。在他建立的污染记录数据库中,中石油、中石化的记录位列前茅,但他几乎从未得到过两桶油的任何回馈。唯一的一次沟通记录,用的还是英文,看起来,那更像是中石油的外商合资公司单方的行为,“外部的监督压力几乎完全被隔离,根本无从传递”。

  法律诉讼层面同样未能充分传导监督压力。“我们远未达到‘史上最严格的环保制度’。”北京大学能源与环境法研究中心主任汪劲说。

  “在维稳逻辑下,由于环境诉讼涉及人数较广,极易被定为群体性事件。”多次代理环境诉讼的夏军律师感慨。这直接导致两桶油很难像国外的同行公司一样,感受到诉讼赔偿的压力。

  更重要的是,要“抛弃国企就是国家利益当然代表的迷思”。李波说,在过去,NGO在监督央企项目的过程中,最常遇到的,就是要被扣上影响国家利益、破坏国家战略的大帽子。“一开始,他就将自己置于道德和正义的高地,根本不跟你讨论。”

  (南方周末记者汪韬对本文亦有贡献)(来源:南方周末)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叙利亚同意交出化学武器换取西方不动武
  • 体育第12届全运闭幕 广东男篮惊魂胜辽宁夺冠
  • 娱乐法院驳回李方再开庭申请 曝4处监控视频
  • 财经房价现失控风险 住建部下月急查限购限贷
  • 科技iPhone 5c被指定价高:利好国产厂商
  • 博客原铁道部长刘志军都嫖宿了谁?
  • 读书解密:毛泽东长达4页的《个人履历表》
  • 教育女教师开宝马下乡教书 每月拿2千工资
  • 龚蕾:金融危机五周年的思考
  • 潘英丽: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正确方向
  • 安邦智库:中国城市经济面临全面转型
  • 谢作诗:为何中国劳动收入占比变低
  • 叶檀:个税沦为工资税让中产最受苦
  • 徐斌:强美元是福音而非噩耗
  • 曹凤岐:新股发行体制如何改革
  • 张明:温州企业家为什么跑路
  • 赵伟:反垄断敢不敢碰央企?
  • 江濡山:新型城镇化是李克强审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