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药企行贿门持续发酵 新一轮调查今日展开

2013年08月15日 10:48  中国经营网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 愈演愈烈的药企“行贿门”事件似乎没有终点。据继GSK、赛诺菲之后,又一家跨国药企因“行贿医生”在中国市场“中枪”。而值得玩味的是,据新华社昨日报道,中国正寻求对医药与医疗器械领域中猖獗的行贿现象进行调控,一项为期三个月的调查将于今日(8月15日)展开。

  外资药企行贿门持续发酵

  据京华时报[微博]报道,瑞士制药巨头诺华前医药代表近日披露了诺华在推广旗下药品“善龙”过程中的不当行为:以直接向医生提供推广费用的方式换取销量。而诺华(中国)方面昨日则表示,该举报人7月底提出辞职,曾要求公司支付500万元补偿,否则将采取行动。

  据了解,举报人李丽(化名)系诺华制药前医药代表,今年1月进入该公司销售部善龙组,负责该药品在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307医院、武警总医院等几家北京大型医院的销售。善龙属罕见病用药,主要治疗胃肠胰内分泌肿瘤、伴有类癌综合特征的类癌、血管活性肠肽瘤、肢端肥大症等病。

  善龙能起长效作用,每月只需打一支,价格高达13000元。李丽爆料称,由于销售难度大,其上级领导某连姓经理为他们制定了推广计划:给开出5支以上善龙的医生一定费用,6-7月间公司希望“用5万元买50支的销量”。

  李丽强调这笔钱的名义是日常推广费,公司专门拨款,因此更像是奖励性质的,并不和医生开多少药直接挂钩。对此医生多采取默许的态度,如果把这笔钱平摊到三个月,几乎没有医生会拒绝。李丽还爆料,领导还要求她对善龙进行超适应症推广,即超出说明书规定的用途使用药品。

  对于李丽的爆料,昨日,诺华(中国)回应称:公司收到该员工举报后,已着手自行调查,如有违法行为将采取必要措施。不过,诺华(中国)称,爆料员工确已提出辞职,公司会严格按照劳动法和公司相关规定程序处理其辞职事宜,但该员工曾于7月底向公司发函,索要500万元经济补偿。

  据媒体报道,此前诺华方面曾表示,该举报人在索要500万元赔偿费时曾限公司三天内回复,否则采取行动。公司要求该员工就此事提供相关证据,被其拒绝。而李丽则陈述,之所以选择举报是因为希望顺利解除与诺华的劳动合同,并拿到应得的工资和离职补偿。

  另据了解,本次被曝光的“推广费”在业内应属于“奖励费”范畴,在各大药企的销售策略中早就存在。某资深医药代表透露,国内很多药企对此有明确规定,管理层会事先计划该费用在药品价格中的占比,并根据医院每月的进药量将这笔钱拨给医药代表。

  外企虽无明文规定,但很多医药代表也会这样做。“这部分费用以餐费、会议费、办公用品费等形式报销走账,只要符合程序,公司也就默认了。”上述医药代表说。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葛兰素史克、赛诺菲,还是诺华,涉嫌贿赂事件的曝光都源自内部举报。若无举报,以各种名目进行的贿赂根本无法查实。”一位医药协会的专家说。

  其实,“行贿炸弹”频繁在外资企业炸响,再度引发业界对外资原研药在中国市场自主定价权的质疑。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有业内人士透露,部分原研药的利润高达40%-50%,其中有一半都花在了宣传公关费上。

  “2004年7月,诺华总部成立了新兴市场部门,并在2004年底将诺华制药中国区从亚太区剥离并入新兴市场区,成为与亚太区并列的销售区域。”知情人士透露,同年,诺华中国区销售额增长36.3%,这一增长速度远远高于诺华全球的增长速度,接近全球增长速度的3倍。

  2004年至2009年,诺华在中国实现了76%的高投资复合增长率。到2010年,诺华中国已经形成了制药、疫苗和诊断试剂、山德士、消费者保健4个主要的业务板块。其中,山德士是诺华的非专利药业务。目前,诺华在中国上市的主要产品有:素比伏、善龙、格列卫、来适可、代文、兰美抒等,尽管部分专利到期,但大部分都是拥有独家定价权的原研药。

  有负责某药企研发的人士表示,像诺华公司的善龙这类药物,属于me-too药物或者me-better药物,这种药物主要研发目的是为了在专利期内继续享有自主高定价的权利和高回报。素比伏同样是在贺普丁专利过期之后华丽登场。

  2006年10月,美国FDA批准其在美上市,随后在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士等欧洲国家相继通过审批。在中国,素比伏是2007年2月14日拿到新药上市的许可。2009年,该产品在我国国内销售额约为2800万美元,有资料显示,2010年该药品中国销售将接近7000万美元。

  而同样作为原研药的格列卫于2001年5月在美国上市,2002年4月在中国上市,是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的一线用药。有资料显示,2012年格列卫的中国销售额约为9亿元人民币,而近几年此产品的年增速都在3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诺华集团总裁江慕忠在今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2012年诺华在中国的业务增长24%,2013年第一季度净销售额增长21%,目前诺华集团在华员工约8000人,在上海新成立了一个研发中心,并向该中心投入逾10亿美元。

  我国将对药企行贿展开新轮调查

  就在药企“行贿门”持续发酵之际,一项为期三个月的药企行贿调查今日展开。

  据新华社周三报道,中国工商管理局此次调查的目的是清除存在于多个领域的贿赂、欺诈与其它反竞争行为。报道称,商业贿赂不仅导致商品售价被人为提高,它还扰乱了公平竞争的市场次序,让社会道德与职业精神水平滑坡。

  新华社表示,工商管理局将向医药与医疗服务招标过程中出现的贿赂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因为这些行为伤害了老百姓的利益。中国发改委已经对60家海外与国内药企就药品定价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目前还没有结束。

  中国警方指控英国药厂葛兰素史克有行贿行为,这家公司也承认部分中国高管似乎违反了中国的法律。同时,中国卫生部官员也在对法国制药商赛诺菲的行贿行为进行调查,这家公司称将“高度重视”这件事。

  新华社称,工商局还将对汽车经销商、中介公司以及房地产代理商的误导与欺骗行为进行调查。发改委还将对奶粉、珠宝与汽车的定价问题进行调查。

  值得注意的是,跨国药企在华行贿已非个案。有媒体报道称,在GSK之前,强生、西门子、辉瑞、礼来等跨国药企均曾卷入在华涉嫌行贿风波,辉瑞更是因商业贿赂被美国司法部门处以23亿美元的巨额罚单。

  据媒体报道,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去年曾披露,全球最大制药企业辉瑞制药在包括中国在内的8个国家,向当地官员以及医生和医护人员行贿。

  据SEC调查,在2001年至2007年6年间,辉瑞中国公司的员工邀请处方量较大的医生前往高级俱乐部,并对这些医生加以回报。同时,辉瑞中国公司还为中国医生量身打造“销售积分”回报模式,换取茶包、手机等礼品。

  国际诉讼律师郝俊波曾实名向最高检察院递交举报信,举报辉瑞制药及其子公司惠氏在包括中国的海外行贿却未接受我国相关部门的处罚。昨天,郝俊波表示,到目前仍没有收到任何回复。作为个案,葛兰素史克案是不是中国政府严打外国药企的一个开始还不好说。

  另据人民网[微博]报道,针对近期葛兰素史克、赛诺菲等企业相继被曝出涉嫌行贿事件,上海市卫生计生委昨天召开会议透露,将举一反三,清理规范全市各级医院的药品采购和使用,坚决查处商业贿赂。

  昨天召开的专题会议上,上海市卫生计生委专项布置了相关医疗机构清理自查任务。自查将重点核查2007年至2013年与相关企业开展的业务情况、使用相关企业药品情况、财务支付费用方式三方面内容。此外,市卫生计生委已专门组织力量,对涉事医院进行督查,调查科研课题、临床试验经费收支情况。

  药企行贿门持续发酵 新轮调查今日展开

  同时,为有效杜绝商业贿赂,下一阶段,上海市将清理规范各级医院药品采购和使用过程,采用“制度加科技”的手段,对药品动态实行实时监控,对医生的职业权力实行动态分析、预警纠错、绩效评估。对临床药物试验工作,各级医院也将开展核查,核查内容主要包括四个环节:厘清报批手续是否完备、流程是否按试验方案进行、数据采集是否客观准确、统计分析是否科学完整。(编辑:姜小鱼)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安徽蚌埠男子坐牢17年后被判无罪释放
  • 体育曝中超2014亚冠名额3+1 阿根廷2-1意大利
  • 娱乐日本知名男优将引退 号称曾床战8000女优
  • 财经北京南五环外楼面价破3万元/平方米
  • 科技路透社称苹果或与中移动达成合作
  • 博客方舟子:对违建别墅主人张必清的质疑
  • 读书上海书展:唐骏正面回应学历门事件
  • 教育博士论文:女性每高1厘米工资最高涨2.2%
  • 苏鑫:房地产调控还将继续
  • 谢作诗:高房价的原因
  • 郎咸平:中国经济之痛 鬼城与地方债
  • 徐斌:美联储决定中国经济周期
  • 叶檀:地方政府是混蛋?
  • 姚树洁:房产泡沫粘性与爆破激点
  • 刘石:牛郎织女是古代的屌丝文化
  • 王东京:中国经济十年内保住7%无悬念
  • 马忠普:钢铁产能过剩严重性被夸大
  • 老谷:2013年巴菲特股东大会掠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