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国家发改委开出反垄断最大罚单,在反价格垄断“打击”下,在所有被查外资奶粉商中,惠氏最早宣布平均降价11%,积极的主动整改,使其免于处罚。
但最近,不少长春妈妈却发现,惠氏换了个配方,涨回了原价。
市场现象
降价不到一个月
换了新配方涨幅超10%
长春市民韩女士家里有个16个月大的孩子,11日,她看了看罐子里的奶粉剩下不多了,就跑到离家不远的长新街附近一家孕婴店买奶粉。
惠氏奶粉一直是她选的品牌,像往常一样,她选择了“惠氏S-26金装幼儿乐”。
“降价后的惠氏奶粉3段只需155元。”韩女士说,她拿了两罐,递给销售员310元钱。
销售员数了一下钱,“现在涨价了,你拿的是新包装新配方,卖180元一罐。”
韩女士随后仔细看了看手里的奶粉,不过,她没有发现与一个月前买的那罐有啥区别。再看看生产日期,是在今年5月份生产的。
“这才降价不到一个月,咋又涨回了原价呢?”韩女士十分不解。
“这不是恢复原价,而是配方升级了,厂家来价就高,定价就高。”营业员说。
看着新配方的奶粉,韩女士把它们放回了货架,离开了这家店。
她连续走了三四家店后,各家店均称已无老包装产品,都是新配方,价格也都上涨了近30元/罐。
“涨幅已经超过了10%!”韩女士说。
家长反应
换配方相当于换奶粉
长春妈妈很担忧
12日,记者来到长春市孕婴店较多的西五马路上一探究竟。
在价格方面,多数商家销售的规格为900克的惠氏“新配方”奶粉1段售价为235元左右,2段售价为220元左右,3段售价为185元左右,4段170元左右。
“换新包装后,部分产品确实已经涨回原价。”一孕婴店的销售员说,如“惠氏S-26金装”系列奶粉900克罐装的3段原价为185元,反垄断调查后降至155元销售。
“老产品降价是在1个月前开展的,那时候厂家已经出新配方产品,老配方产品不出了,我们经销商也是为了促销老配方产品才降价的。又正赶上发改委‘贴罚单’,正好凑巧了。”一销售商直言不讳地说,现在大多数老产品都已经销售完毕,只能进新产品了。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大经路附近的几家大型商超,发现有商超同时销售新老包装两款产品,以一款“惠氏S-26金装幼儿乐”3段900克罐装为例,老配方产品卖178元/罐,新配方产品卖202元/罐。
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惠氏品牌的老配方奶粉售完为止,以后都只卖“新配方”了。
而在新配方的罐体上,记者发现,新配方写着:“提升至5倍DHA;强化胆碱至136mg;提升40%叶黄素……”
“换配方,就等于换奶粉,肯定对孩子会有影响。”一经常购买该品牌奶粉的妈妈孙女士说。
采访中,不少孩子的妈妈都担心,奶粉换配方后,孩子喝了会有不良反应。
“奶粉换配方后,确实会出现一些不良反映,最好是新旧奶粉掺着喝,这样就能缓解。”采访中,多位奶粉销售人员这样提示。
惠氏回应
新配方成本较高
不存在变相涨价的情况
随后,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致电惠氏售后客户服务热线。
“今年5月末,我们推出了新配方产品,对每个阶段的配方进行了升级,如1段中的DHA含量增加了约70%,3段中的胆碱增加了20%,叶黄素增加了40%。”客服工作人员说,由于新配方的成本和研发成本较高,因此维持了其下调前的价格。
那是否存在“变相”涨价呢?
“此次推出的新配方奶粉,在发改委发起反垄断调查之前,就已经开了新品发布会,不存在变相涨价情况。”该工作人员说。
■专家声音
升级配方后涨价
是洋奶粉惯用手法
果真如惠氏客服人员所说,新配方升级后成本就高了很多吗?
乳业专家王丁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营养成分增加会影响成本,但不会太高。
“很多‘洋奶粉’都采用换个包装或升级一部分配方来涨价,这是一个惯用的手法。”王丁棉说,如这次新配方里使用的DHA,一般没有必要添加入奶粉中。
“自2005年,有品牌率先在奶粉中添加DHA,其营养价值一直饱受争议。如今,已经8年过去了,喝过添加DHA奶粉的孩子已经8岁,目前还没有临床证明哪个孩子成为了‘小博士’或很聪明。这种东西的添加量,以现有的部分奶粉存在的DHA含量计算,就算再增加200%都不多。”王丁棉说。
“虽然新配方中胆碱、叶黄素等用量增加对奶粉成本确实有影响,但都不至于让价格出现10%以上的涨幅。”王丁棉说,除了一些原材料上涨能让奶粉涨价的理由说得过去外,如营养添加物增加,换新包装等理由,均跟“变相”涨价脱离不了关系。
“而现在,原材料并未涨价,单纯凭营养含量增加,涨价幅度超过2%就很难说得过去了。”王丁棉说。
(请韩女士注意查收新闻线索奖)
记者 赵宇
■相关链接
恒天然大中华区和印度区总裁魏柯文:
毒素产生原因未明
将启动赔偿程序
恒天然大中华区和印度区总裁魏柯文12日赴北京处理肉毒杆菌事件,其当天接受采访时回应了外界对这一事件尚存在的诸多疑问。
魏柯文透露目前虽已找到肉毒杆菌毒素的源头,但是仍未找到其产生的原因,该公司将在下一阶段启动对客户及消费者的赔偿程序。
此外,魏柯文表示,恒天然在中国区业务将因此事件做出一些调整,但在年底前推出婴幼儿配方终端产品的计划将不会改变,“我们需要重振消费者对恒天然的信心。”魏柯文透露,恒天然公司20%的奶粉产量被销往中国,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占到该公司总销售额的15%。
尚未找到肉毒杆菌产生原因
受影响产品全都被控制
在这次事件中,由于肉毒杆菌对人体的高危害性而引起中国消费者的恐慌。肉毒杆菌是一种致命病菌,在繁殖过程中分泌毒素,是毒性最强的蛋白质之一。
魏柯文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恒天然公司虽已找到这一毒素产生的源头,但仍未找到其产生的原因。“对于我们来说,这太罕见了。”但其强调,目前所有受到此事件影响产品已经全部被控制起来。
魏柯文称, 恒天然已邀请第三方进行进一步调查,并对工厂进行审计,以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未来,我们会不断加强检测,目前也有几百个客户和监管部门在关注我们的安全。”
下游客户在事件前
均未发现问题
在此次事件中,恒天然备受质疑的是为何在3月份既已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却直到5个月后才对外公布。
魏柯文表示,在今年3月份,恒天然澳大利亚工厂在生产奶粉基粉时发现在某些产品中发现了一种菌种物质偏高,而该菌种是一种很大类的物质,在环境中很常见且多数是无害的。“当时并不知道检测值偏高是什么原因造成,当时从新西兰派遣了工作人员赴澳大利亚检测,发现浓缩蛋白可能是造成数值偏高的原因。”。
“我们当时未将其定义为紧急情况,整个过程中没有出现食品安全风险,在3月份至最终发现肉毒杆菌之前,没有任何客户投诉反映问题,所以没有特别的紧迫感。”他说。
魏柯文称,在本周晚些时候,该公司将邀请美国科学家及内部工作人员到中国来解释这一问题。此外,对于这一事件,恒天然公司将在后续公告整个事件,该公司在各个环节对这一事件是如何处理的时间表。
受到影响的客户
尚未提出赔偿请求
“一个公司的声誉并不是只在顺风中建立起来,也包括在遇到困难时的反应,虽然给消费者造成了不安,但仍然认为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魏柯文如此表示。
魏柯文称在此事件中受到影响的客户尚未对恒天然提出赔偿请求。其表示当务之急是先把市场控制起来、将涉事产品召回,第二是找到事件发生的原因,防止事件再次发生;第三是向消费者及下游客户协商赔偿,“但目前还没启动这一项工作”。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