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菲退出哈国最大油田 股权或转卖给中石油

2013年07月03日 02:15  21世纪经济报道 

  詹铃

   在海外资源重镇哈萨克斯坦,中石油有可能再下一城。

   根据此前公布的时间表,哈国政府将在近日就是否购买美国康菲石油公司名下8.4%卡沙甘(Kashagan)油田权益做出决定。

   有消息人士称,如若哈国政府买下这部分股权,将很有可能转卖给中石油。

   卡沙甘油田是世界第二大油田,仅次于1968年发现的阿拉斯加北坡大油田。据估计,卡沙甘油田蕴藏石油350亿桶,可开采石油110亿桶。

   不久之前,哈国政府人士已经对外界承认,中方已经表示对康菲石油公司在卡沙甘油田的股份有兴趣,并希望借此增加输往中国的原油数量,但哈方尚未做出最后决定是否收购康菲石油公司在卡沙甘油田的股份然后再转卖给中国。

   “这一切取决于中方购买康菲石油公司股份能开出的条件。” 哈国人士称,哈方有购买康菲石油公司在卡沙甘油田股份的优先权,购买后是将股份留给自己还是出售,这完全是哈方的权利。

   中石油欲插手卡沙甘

   “中亚是中石油五大海外基地之首,哈萨克斯坦更是重中之重,对于世界第二大的卡沙甘油田的发展情况,我们一直很关注,但是否购买这部分权益,应该还要取决于谈判的条件。”中石油海外规划中心一位人士对记者说。

   目前哈萨克斯坦有25%的石油是由中国公司开采。按照哈萨克斯坦石油天然气部的数据,,中国和美国基本上平分秋色,几乎都拥有1/4的份额。

   但根据预测,到2015年之后,中国企业在哈萨克斯坦石油开采方面的份额将会持续减少。这主要就是由于哈萨克斯坦三大油气项目:卡沙甘、卡拉恰干纳克和田吉兹项目的相继投产和增产将带来巨大的油气产量增幅,而中国目前在这三个项目中没有任何份额。

   在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刘乾看来,中石油进入哈萨克斯坦主要是依靠收购现有油气田来实现的,错过了90年代中期开始的对哈萨克斯坦潜在油气资源的分配,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未来的增长潜力。而现在,康菲公司从卡沙甘的退出则为中石油创造了介入的机会。

   去年10月康菲公司正式通报哈政府及其合作伙伴,将出售其在卡沙甘油田的股份,并已经与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下属的维德希有限公司达成50亿美元的出售意向。

   根据该油田的合资协议,哈政府有购买此股份的优先权。然而,对于是否行使优先购买权,哈政府却是犹豫不决。

   “哈政府已经持有卡沙甘16.81%的股份,并且无意增持更多,之所以无法迅速做出决定,是希望能敲定能给出优厚条件并带来长期合作价值的下家。”一位在哈萨克斯坦工作多年的石油行业人士说。

   消息人士指出,中方可能由中石油出面,给予哈萨克国营石油公司Kazmunaigas贷款支持,从而从康菲手上取得卡沙甘油田8.4%权益,然后再以53亿-54亿美元左右买下这部分的权益。这意味着,哈国能从中获得数额巨大的差价。此外,作为合作伙伴,中国也能够向哈萨克斯坦提供比印度更多的附加条件,比如长期的石油天然气投资,以及对国家经济其他行业的推动。

   为管道扩容做准备

   对于中石油来说,入股卡沙甘项目最实际的意义在于保障中哈石油管道的油源。

   中哈原油管道是中国第一条海外输油管道。2004年,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和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运输股份公司各自参股50%成立中哈管道公司。自2006年投入商业运营以来,中哈原油管道进口原油量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

   按此速度,中哈原油管道在2014年将达到满负荷。在此情况下,管道扩建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今年4月,中石油集团与哈萨克斯坦国际石油公司签署中哈原油管道扩建原则协议,计划将其运输能力从目前的每年1200万吨提高至每年2000万吨。按照双方协定,阿塔苏至阿拉山口段两个泵站已开始建设,阿特劳至阿拉山口段包括运费及油源供给问题正在磋商之中。

   因此,中石油入股卡沙甘无疑对于中哈原油管道的供给将起到保障作用。

   然而,从经济效益出发,这个项目的盈利前景目前还是未知数。

   值得注意的是,卡沙甘油田虽然拥有巨额储量,但也是世界上最复杂的项目之一。

   因为岩层压力很高、原油中含有大量危险气体、海上条件严酷、里海北部水浅造成供给困难等原因,使得开采难度非常大,这导致一方面各投资方不得不不断追加投资,目前各投资方总计已经投入了480亿美元。而另一方面则是其投产期限的不断推迟,从2005年推迟到2008年,再到2011年,再推迟到2013年夏天。然而,就在今年4月下旬,哈萨克斯坦经济与预算计划部部长多萨耶夫表示,卡沙甘油田的投产日期可能再推迟到9月份。

   由于项目投产日期已经多次推迟后,留给项目参与方的有效开采期限被大大缩短,这意味着未来利润的减少。

   此外,由于高昂的前期投入,卡沙甘油田的股份非常分散。目前埃尼、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埃克森美孚、壳牌、道达尔均持有16.81%的股权,而康菲石油和日本国际石油开发株式会社分别持有8.4%和7.56%的权益。各股东方的角力,也带来不少内耗。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斯诺登向中俄法德等21国申请避难
  • 体育温网李娜3年后再进8强 中超-恒大4-1卓尔
  • 娱乐官员曾骂其包养女主播婊子:与百男上床
  • 财经数十家奶粉企业遭发改委反垄断调查
  • 科技北京规定手机软件叫车每单收费5元
  • 博客柴静:黄渤看自己的喜剧从来没笑过
  • 读书上将丈夫少将妻:开国将星中的双子星座
  • 教育毕剩客之痛:没有编制没有安全感 状元
  • 育儿两车追尾16个月宝宝副驾“飞”出(图)
  • 钮文新:这次的股灾谁负责
  • 张庭宾:中国金融危机可能在2013触发
  • 章玉贵:李克强冰冷手术刀解剖经济
  • 水皮:美元摁住了人民币的命门
  • 周彦武:明末城镇化导致的粮食危机
  • 梅新育:中韩热络的启示与警示
  • 范卫锋:一名前公务员的新媒体创业史
  • 叶檀:轨道中国变成负债中国
  • 苏鑫:钱荒会不会让房价大跌
  • 黄震:城镇化不仅要考虑钱从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