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收购雅士利补短板 乳企整合资源将提速

2013年06月19日 17:24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6月19日电(记者陈爱平、魏宗凯)18日晚间,蒙牛乳业[微博]公告称,蒙牛乳业将全面收购在香港上市的雅士利国际。蒙牛表示,与雅士利的“联姻”旨在补齐蒙牛在婴幼儿奶粉方面的“短板”。业内人士认为,在管理部门相关政策的“催化”下,未来乳企整合资源将提速,蒙牛收购雅士利或仅仅是乳业兼并重组浪潮的“冰山一角”。

  蒙牛全面收购雅士利

  根据公告,蒙牛乳业分别与雅士利控股股东张氏国际和CA Dairy签订不可撤销承诺,上述公司将分别承诺接受要约出售其持有的雅士利51.3%和24.0%的股份。

  雅士利的股东将就每股股票获得以下两种选择:每股3.50港元的现金;或者每股2.82港元的现金加上0.68股由蒙牛乳业专门为持有雅士利股票而设立的一家非上市控股公司的股票。若以现金方案中的每股3.50港元报价为准,则该报价相比雅士利国际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3.20港元,溢价约9.4%。

  19日两只港股复牌后双双高开。涉及到具体业务,蒙牛乳业总裁孙伊萍表示,并购后将保留雅士利的独立运营平台,使其保持作为从事奶粉业务的专业公司,并将引进国际产业合作伙伴,进一步将雅士利发展成为一家更加国际化的奶粉企业。

  今年以来,蒙牛乳业通过并购重组整合业务的步伐可谓“神速”。5月8日,蒙牛乳业宣布,增加对现代牧业的股份,增持后从原有的1%增至28%成为现代牧业最大单一股东,增持的交易金额约为32亿港元。随后在5月20日的公告称,达能通过与中粮的合资公司持有蒙牛乳业4%的股份,成为蒙牛的战略股东,并计划将来根据市场进展增持蒙牛的股份。

  旨在补齐奶粉短板

  记者也从蒙牛方面得到证实,本次收购主要目的在于补齐蒙牛在儿童奶粉业务方面的“短板”。

  2012年,蒙牛乳业实现收入360.80亿元人民币,其中液态奶收入达到323.37亿元,占比为89.6%,冰淇淋收入占8.8%,包括欧世蒙牛奶粉在内的其他乳制品收入仅占1.6%。奶粉业务在蒙牛收入中可谓“九牛一毛”。

  相比之下,在2012年的婴幼儿奶粉市场,另一乳业巨头伊利的市场占有率已经为10%左右。在此背景下,蒙牛收购市场占有率近7%的雅士利,可以减少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业内人士指出,蒙牛收购雅士利将拉开国内乳品企业强强联合的大幕。但本次收购并不会改变市场格局——国内乳业仍然将主要是伊利、蒙牛、光明三大乳企之间的“角力”。

  行业洗牌的“催化剂”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印发了《提高乳粉质量水平提振社会消费信心行动方案》。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的副巡视员高伏表示,将争取两年时间培育形成10家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将行业集中度提高到70%以上。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无疑是对乳业尤其是婴幼儿奶粉行业加速洗牌的“催化剂”。

  目前,全国有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127家,年产量约60万吨,但是年产量在3万吨以上的企业仅有3家。根据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王黎明此前介绍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前十位企业生产状况测算,我国婴幼儿奶粉CR10仅为42%左右。蒙牛收购雅士利,无疑仅仅是行业整合的开始。

  中商流通行业促进中心乳业研究员宋亮预计,未来至少有70%的企业会被淘汰或兼并。“通过兼并重组提高市场集中度,可以淘汰一些生产、管理水平较差的中小乳企,加快企业形成规模效应。”

  乳业专家王丁棉也指出,通过兼并收购确实能扩大市场份额,但培育品牌远不止这么简单。“在进行商业运作的同时,乳业巨头还应更加注重对自身产品品质的提高,塑造能给消费者带来信任的品牌。这才是业务整合的归宿,也是国内乳企能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河南官员强奸11名幼女被执行死刑
  • 体育卡马乔下课进倒计时 中方教练或暂接国足
  • 娱乐港姐二轮候选佳丽秀彩妆变白富美(组图)
  • 财经公务员薪酬将改革:副处能挣得比处长高
  • 科技全国最大网络传销案开庭:涉资240亿元
  • 博客马未都:刘志军贪的是全国人民血汗钱
  • 读书1949中国黑帮的末日挽歌:江湖(全)
  • 教育中国704所高校各学科排名 顶尖中学百强
  • 育儿5岁幼儿被遗忘在幼儿园接送车内昏迷死亡
  • 周彦武:金融危机就在月底
  • 潘英丽:股市变革是金融改革突破口
  • 陶冬:盖茨比曲线与机会的固化
  • 王东京:工业文明的代价已不堪重负
  • 刘泳华:信房价跌半不如信国足赢球
  • 叶檀:不动产登记难于上青天
  • 鲁政委:一场有药无引的宽松
  • 黄鸣:乱象频发 中国制造如何突围
  • 郑风田:进口转基因大豆为何不可怕
  • 张庭宾:中国企业负担是全球水平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