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粮“后事” 中粮敲定整合时间表 股改成难题
本报记者 张晓斌 北京报道
随着华粮官网打上中粮LOGO,这家曾经的三大粮商之一,终于告别短暂的央企生涯,成为另一家央企的子公司。
3月28日,中粮集团与华粮集团重组大会召开,双方的整合将实质性启动。中粮董事长宁高宁表示,中粮并购华粮之后,将作为一个产业组合相对完善的“大粮商”来运作,并计划在两年内完成业务整合。值得注意的是,华粮成立数年来,股份制改造一直推进缓慢,此番中粮接盘之后,如何解决一系列遗留历史问题,将面临不小挑战。
两年完成重组
据了解,对于此次华粮与中粮重组,国资委的定调为,“重组可以同时破解两家企业的发展难题,实现优势互补,建立高效新型粮食流通和加工产业体系”。
中粮集团向记者提供的重组大会通报显示,在国资委牵头的前期准备中,各方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加强沟通,研究确定重组后华粮集团发展定位,制订了初步的整合方案。
至于双方具体的整合方案,通报并未披露。
不过中粮董事长宁高宁表示,中粮和华粮业务整合,是要把加工、贸易、物流整体整合在一起,不分哪些是中粮,哪些是华粮,他同时强调,业务调整需要时间,“计划是两年左右时间。”
在整合步骤上,华粮会先进行自身经营和内部管理的完善,等到思路一致,业务配合默契,就会进行进一步的整合。“未来会有一个公司内部专业分工,这不代表谁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最终是整个公司最大化。”宁高宁表示。
他同时直言,双方目前最大的挑战是团队和商业模式。
“两个团队以前不在一起,经营环境、经营方式和习惯性的经营方法不太一样。希望两个团队能够真正在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价值链基础上协同起来,包括作风、体制、团队评价考核系统等都会慢慢地融合。”
此前东方艾格分析师马文锋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也直言,相比民营企业,央企整合要复杂得多,特别是各方面的人事协调,更需要时间。“中粮完成对华粮的整合,可能需要两三年时间。”
而在商业模式上,宁高宁提出,双方众多的设施、物流、贸易连接点,需要重新审视,最初设计是不是符合现在的粮食流量、流向和逻辑关系,是不是最低的成本、加工、贸易、物流等,需要用运筹学的原理连接起来。
至于此次重组之后,三大粮商只剩下中粮和中储粮,引发市场垄断担忧,宁高宁回应称是误解。“中储粮的功能是战略储备,危机性的储备,中粮本身是完全市场化的,中粮从中储粮买很多粮食,也卖粮食给中储粮,是不同的角度。这两个角色是不一样的,从来就没有什么竞争,更别提垄断。”
股改一直是难题
随着华粮再次“转手”,其悬而未决的股份制改造也成了疑问。
实际上,股份制改造是华粮创始之初,就已明确了既定任务,只不过一直未有明确时间表。
在2005年底,国务院《关于组建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公司有关问题的批复》就要求,华粮物流公司成立后,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切实保护有关地方和世行项目单位的资产权益,及时做好股份制改造工作,拟定股份制改造方案和公司章程,上报国务院审批。
资料显示,在成立之初,华粮由发改委、财政部会同国资委、国家粮食局共同管理,其粮食购销业务接受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粮食局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指导。
2012年4月10日,国资委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公司移交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由国务院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
但根据之前媒体披露信息,一直到华粮移交国资委,其股份制改造还尚未进行。3月14日,也即国资委公布华粮将并入中粮不久,《华夏时报》记者曾致电华粮综合部,询问股份制改造的问题,其部门人士称,股份制改造在进行,但并未透露更多信息。随着中粮接盘,记者再就这一问题求证中粮公共关系部,亦未获得明确答复。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从中粮了解到,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在重组大会上明确提出,“中粮要进一步帮助理顺华粮集团的股权关系,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这或许意味着,华粮的股份制改造仍未完成。
实际上,华粮的组建和发展,一直都面临着产权复杂的困扰。以华粮的子公司华粮北良有限公司为例,华粮方面持股89.32%,剩下大大小小的股东,包括了大连市、辽宁、黑龙江、内蒙古等多个层级公司,甚至中储粮、吉粮等企业的分支机构。
邵宁介绍称,华粮是在世界银行[微博]贷款,粮食流通项目的基础上组建的,所以涉及到很多地方政府的土地和股权,目前还有一些政策性的挂账、历史欠款,遗留问题比较多。
而根据发改委的要求,中粮要结合新的资源条件和市场环境,进一步加强与有关地方和部门沟通协调,支持和帮助华粮集团加快解决这些历史遗留问题。
在中粮敲定两年内理顺双方业务关系的同时,对于华粮股改难题如何解决成为悬念。
暂时没有数据
新浪警示:任何收费预测彩票会员等广告皆为诈骗,请勿上当!点击进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