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即便斯柯达中国将进口车经营权拱手让给上海大众,如何从中理清斯柯达中国的利润分成,也是一道相当棘手的难题。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杨小林 前大众中国总裁、现任SKODA斯柯达全球董事会主席范安德博士,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批准走马上任斯柯达中国总裁一职仅一年零三个月的格瑞特·马克思的“请辞”。
如果联想到去年7月才被范安德点名从戴姆勒中国卡车总裁一职上“挖角”到斯柯达中国,马克思的此番“请辞”令人遗憾。
虽然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范安德最终还是批准了马克思的“请辞”。来自斯柯达中国的官方消息称,马克思将于月底正式告别中国,带着他的妻儿回到德国。与此同时,马克思还将彻底告别汽车业,重新回到他四年前的老本行——私募基金。
“肯定会有人接替马克思,但最终的人选会在合适的时间对外公布。”斯柯达中国媒体关系总监梁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马克思履新斯柯达中国总裁一职仅一年多,但其在中国出色的工作表现还是得到了布拉格(斯柯达全球总部)和范安德本人的高度肯定。
对于成立刚满三年的斯柯达中国而言,两任总裁的频繁更迭,将在一定程度上挫伤范安德加快推进斯柯达全球2018战略的信心。按照其设想,2018年斯柯达全球销量将在现有基础上翻番至150万辆,其中全球最大单一市场中国将完成50万辆,并力争拿下全球份额的40%。
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负责生产和销售的上海大众及其下设的斯柯达品牌营销事业部,可以在斯柯达中国的全力支援下紧密协作。但马克思的“请辞”以及“斯柯达中国将被降级并入大众中国”的传闻,让斯柯达中国的未来充满变数。
马克思的“背影”
对于马克思毫无征兆的“请辞”,斯柯达中国公关部给予的回应是“纯属个人原因”。不过,这种说法与数月前马克思在媒体面前表达对中国的热爱,并愿意“携全家在中国长久工作”的姿态并不吻合。按照大众中国此前的惯例,马克思这样级别的高管,合同一般是三年任期。显然,马克思是“违约”提出辞呈的。
根据斯柯达中国内部人士的说法,此前并无更多迹象表明,马克思去意已决。在去年年底的一次媒体沟通会上,马克思还多次表达了对中国的喜爱。
公开资料显示,格瑞特·马克思博士(Dr. Gerrit A.Marx)毕业于德国科隆大学,并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在此之前,他获得了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工商管理与机械工程硕士学位。他1998年毕业后先在一家国际运营咨询公司工作,四年前来到中国,任戴姆勒中国卡车业务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去年7月1日,在范安德的“护送”下,马克思正式接替罗凯福(Alfred E Rieck)担任斯柯达中国总裁一职。
马克思到任后,其工作作风务实、低调、乐于沟通且“亲民”。为了加强与合资公司高管的沟通,马克思一度频繁穿梭在北京和上海之间。也正是在其任职期间,坊间传出斯柯达已就在华独立开展进口车业务,与上海大众达成一致的消息。
不过,直到马克思离开斯柯达中国总裁的岗位时,仍没有官方消息确认,上海大众是否与斯柯达中国就后者独立开展在华进口车业务达成一致。而急于推进该项工作的范安德,在最近一次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仍在卖关子:“关于进口车网络渠道的问题,我们将在近期做出决策,大概一到两个月就会有结果。”
“关于进口车业务的话题,我们会在合适的时候对外发布相关信息,目前暂时没有可以公开的说法。”斯柯达中国公关部的回应可能意味着,在进口车业务上,斯柯达中国与上海大众的谈判进展得并不轻松,这一点从上海大众从一开始就反对由斯柯达中国独立开展进口车业务的表态就能得到印证。
“对于进口斯柯达业务的开展,上海大众方面曾提出异议,因为斯柯达本来产品线就过短,且品牌知名度远不如大众和奥迪。”接近上海大众高层的知情人士曾向记者披露,按照上海大众的设想,斯柯达完全没有必要单独设立渠道来卖进口车,与其合作共用渠道是最务实且高效的做法。
尴尬的斯柯达中国
“为家人尤其是两个孩子的成长,回到母语环境的德国,的确是促使马克思‘请辞’的关键原因,但同时也不能排除其在斯柯达中国总裁岗位上很难开展有效工作,是促使其下决心离开中国同样重要的原因。”接近大众中国高层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斯柯达中国职能重要,但掌握和能调动的资源却非常有限。
在马克思选择提前“离场”的背后,是成立已经三年之久的斯柯达中国久久未能真正融入中国市场的尴尬。与大众中国及新组建的SEAT西雅特中国都不同的是,斯柯达中国纯属斯柯达公司在华派驻机构,并不承担任何涉及产品和销售方面的业务,这让后者在合资公司面前话语权尽失。
例如,在斯柯达中国成立之初,开展进口车业务一度被纳入其议事日程,其中,斯柯达中国一度希望在SUV车型Yeti国产前,先进口一批“非加长版”原车型到国内试水,但迫于上海大众的压力,外方最终放弃了先进口后国产的计划,而是改由上海大众直接国产长轴距版本的Yeti。
按照范安德的设想,掌控未来即将启动的进口车业务,分享国内快速崛起的进口车市场的高额利润,是当初成立斯柯达中国的另一个重要诉求。这也是为何在马克思履新斯柯达中国总裁后,要急于通过谈判就在华独立开展进口车业务与上海大众达成一致的关键原因。
今年年中,从大众中国内部传出的消息暗示,双方的谈判已经结束,由斯柯达中国单独组建进口车网络销售进口车的计划渐趋明朗。不过这种说法并未在第一时间获得官方证实,斯柯达中国对此拒绝正面回应,而上海大众内部人士则不以为然:“很多事情还在谈,怎么能说敲定呢?”
一个被多数人忽略的细节是,按照大众中国执行副总裁苏伟铭希望将所有大众集团旗下进口车业务整合运作的思路,本来被苏“挖角”过来担任斯柯达品牌进口车业务总经理的车艳华,在马克思“请辞”斯柯达中国总裁之前一个月跳槽至捷豹路虎,担任捷豹中国执行副总裁。
“如果斯柯达独立在华开展进口车业务的事情进展顺利,今年3月份刚被‘挖角’过来的车艳华为何还要跳槽到捷豹路虎?”前述知情人士向记者分析道,斯柯达进口车业务涉及利益分成,但在销售渠道和服务网络上又绕不开上海大众的掣肘,因此斯柯达中国要想完全独立开展进口车业务,谈何容易?
与斯柯达情况类似的是,奥迪中国也希望独立开展进口车业务,但迫于一汽-大众的压力和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模式的出笼,奥迪中国方面最终放弃了这一设想。不过,与奥迪中国在一汽-大众合资公司持股10%(可获得利润分成)不同的是,斯柯达中国在上海大众并不持股。
这样一来,即便斯柯达中国将进口车经营权拱手让给上海大众,如何从中理清斯柯达中国的利润分成,也是一道相当棘手的难题。
在上海大众举行的庆祝斯柯达品牌入华五周年的活动中,范安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强调,斯柯达依靠上海大众获得了成功,但未来应该保持更加独立的影响,“比如把中国产斯柯达尾标由‘上海大众’改为‘上海斯柯达’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独立开展进口车业务也几乎是出于同样的目的,但在平衡各方复杂利益的博弈中,范安德能做到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