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一鸣
漏油升级
刚刚过去的周末,康菲为蓬莱渤海油田漏油焦头烂额时,中海油却依然习惯性躲在幕后。
9月4日晚间19点,康菲方面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已停止蓬莱19—3#油田的钻井、回注和生产作业,预计全部工作将在明日(9月5日)完成。“公司已于9月2日晚开始实施停产步骤,今天进行管线清洗。”
9月2日,国家海洋局最终得出中海油康菲渤海油田在贯彻“两个彻底”彻底排查溢油风险点、彻底封堵溢油源 执行不力的结论,并随即责令蓬莱19—3#全油田停注、停钻、停产作业。
一位当天跟随国家海洋局的海监船,对蓬莱19—3#油田的漏油情况进行监测的媒体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当天钻井平台附近海面上仍有大量油膜,这直接促使国家海洋局做出康菲公司封堵不力的结论,中央电视台记者在与康菲工作人员的连线中,康菲人员的一句“就是骗你的”,让事态进一步恶化。
但康菲并不认可中央电视台的报道,9月3日康菲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出声明,要求中央电视台更正采访中的错误报道。康菲方面强调,中央电视台的录音显示,发表该言论的声音与公司接受采访的员工的声音并不相同,但康菲方面并未向本报记者透露是否已经查找到声音来源。
中海油在公众面前依然沉默,康菲却已经表态正逐渐停止蓬莱19—3#油田的开发。
9月2日,由多个部委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外发布信息称,蓬莱19—3#油田C平台海床残留油污未彻底清理,附近仍有油花持续溢出,并有油带存在,B平台附近溢油采取集油罩回收的方式,也不是根本措施。
在一些石油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看来,康菲在8月31日前实现对溢油点的彻底封堵并不容易。“让康菲在短时间内彻底封堵溢油源完全没有可能,B平台的海底溢油已经造成底层破裂,只能通过不再抽油和回注,降低地层的压力,让漏油在一段时间后自然停止,人为控制的效果有限。”一家跨国石油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坦承,康菲自身并不能百分百确保油不从破裂的地层渗透出来。
国内一家石油公司的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蓬莱19—3#油田占据康菲在中国境内石油产量的很大比重,甚至已影响到康菲中国全球3%的石油产量,停产后如果不能尽快恢复,康菲在中国市场的损失将很大。
公开信息显示,除了与中海油合作开发的渤海蓬莱19—3#油田外,康菲与中海油还有蓬莱19—9#和25—6#油田的合作,并拥有番禺4-2#、5-1#和11-6#油田的所有权,以及西江24-3#、30-2#和24-1#的合作开采权,但西江的三个油田在2010年合同到期后,将开采权转交给中海油。
中海油置身事外
随着上周蓬莱漏油事件事态的不断恶化,民间对于中海油和康菲在处理蓬莱油田的举措不满正在不断强化。网络舆论将矛头指向康菲的同时,也在质疑中海油的不作为。“中海油身为合作方,占有51%的股权,介入的力度不够。”
本报记者登陆中海油的官方网站,中海油方面就蓬莱渤海漏油的更新依然停留在9月2日。知情人士称,中海油并不愿意被过于卷入到渤海蓬莱油田漏油事件中,但其确实在康菲与中国政府之间扮演着重要角色。
上述人士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中海油与康菲在国内油田的开采中一般签订采办合同,多采取合作开发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双方的利润分成一般分为勘探和开发两个阶段,勘探阶段中投入多的外国石油公司能够拥有更多的分成,而在勘探活动获得突破、具备商业开采条件后,就转入开发阶段,资源国的石油公司将拥有更多的分成。
“一般双方都会约定在开采进行到一定阶段后,国外石油公司便将油田的开采权交回给资源国的石油公司,也就是中海油。”
七部委组成的联合调查组9月2日在对康菲公司提交的内部报告进行分析后认定,由于康菲公司没有尽到合理审慎作业者的责任,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属于责任事故。
“康菲在蓬莱漏油事件中,采取的两个措施对最终的漏油有重大影响,B23井加大注水量和在C平台打出的辅助井,这两个措施中海油不知道的可能性不大。”一位熟悉国内石油公司与国际油公司合作情况的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即便以合作的方式开采油田,双方也会成立一个类似联合管理委员会的机构,这意味着即便中海油对康菲每日的具体操作内容不了解,但在康菲采取重大开采作业方式变更时不可能不通知中海油。“中海油不可能对合作方的作业情况一概不知,康菲公司在改变开采方式时,按惯例应当通知中海油。”
9月2日深夜,康菲在发给本报记者的邮件中称,正按相应步骤停止渤海湾蓬莱19—3#油田的生产作业。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正在与合作方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同制定执行方案。
中海油官方网站上的信息显示,中海油总公司法律部8月23日至8月24日就适用英国法采办合同重要条款适用问题举办研讨会。
“英国法的采办合同中对资源国的利益保护更多,如果国内的作业方违反合同约定,资源国可以叫停服务合同,中海油在关注如何能够加强采分合同中的话语权。”国内一家能源公司法律部门的一位人士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分析说。
但网上舆论却期望中海油在蓬莱油田中能够做更多,并不仅仅是督促和监督,应在漏油事件中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