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为什么能买下沃尔沃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4日 15:39  法制晚报

  沃尔沃资产交割完毕 诞生中国第一家跨国汽车集团 新董事长接受专访向读者解读——

  我为什么能买下沃尔沃?

  2日,沃尔沃资产交割完毕,李书福出任沃尔沃轿车的第一任华人董事长,中国诞生第一家跨国汽车集团、拥有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名车品牌,中国民营制造业完成了迄今为止最大手笔的海外并购。

  不过,无论对吉利还是中国,这种拥有仅仅是法律上的一个开始。李书福为什么一定要豪赌沃尔沃?沃尔沃到底看中了吉利什么?中国靠花钱能复制出属于自己的沃尔沃吗?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李书福。

  “沃尔沃看中吉利背后的中国市场”

  记者:沃尔沃有80年历史,年销售额是吉利的近10倍。这两年来,吉利收购沃尔沃的一举一动,都免不了招致嘲笑、质疑和诘难。即便是大功告成,你是否仍然无法消除这种怀疑:沃尔沃选择的其实不是吉利,而是吉利背后的中国市场?

  李书福:沃尔沃到底看中了吉利什么,我举一个例子。福特有庞大的律师团,协议有几万处修改,整个并购的过程非常艰苦。

  在谈判的关键时刻,福特一位高管支持我们。他十多年前担任波音公司总裁时,跟吉利打过交道。吉利汽车最早的注册商标其实是“波音汽车”,结果遭到了波音公司的抗议。

  尽管商标是合法的,但出于对波音公司的尊重,吉利还是无条件放弃了。这个小小的商业摩擦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觉得吉利虽然不起眼,却懂得尊重国际通行的商业文明。

  吉利要买沃尔沃,的确是太难了,2007年我们就向福特提出了申请,人家根本没有理睬。但是中国有个政策很好,海外并购都要在发改委备案,不允许自相残杀。沃尔沃认识到要走出困境,眼下最大的机遇就是借助中国市场。所以回过头来看,当吉利在发改委备案时,沃尔沃如果要选择中国,就只能选择吉利。

  沃尔沃看中吉利什么,一是吉利背后的中国市场,二是吉利的商业文明,三是吉利的民营企业性质。

  “消化沃尔沃这件事,靠我一个人做不了”

  记者:沃尔沃的技术、品牌和商业渠道,现在是姓“李”了,但这不过是法律和商业上的归属。沃尔沃的核心竞争力,沃尔沃的思想、眼光和智慧,也姓“李”了吗?花钱买来的“儿子”,能变成“亲儿子”吗?

  李书福:如果不是因为核心技术,谈判双方这么寸土必争干什么?也不用谈得这么艰苦了。

  把沃尔沃的东西变成中国人自己的东西,也许是痴心妄想。但是如果不把技术、品牌这些核心的东西先买下来,我们连妄想的机会也没有。那就先收购再说,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是,怎么转化为中国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我的想法,一定要让沃尔沃在中国落地生产,否则就变成了纯粹的财务投资。只有落地,才能提升技术研发人员水平,培育汽车零部件企业。但沃尔沃的技术,的确太尖端了,它的实验室在研究的是撞不死人的汽车,零排放的汽车。消化吸收这些东西,靠我一个人做不了,靠吉利一家企业做不了,要依靠国家的力量。

  吉利要真正学到人家的精髓。福特收购沃尔沃,是把它当“儿子”,所以没搞好,吉利是把沃尔沃当“兄弟”。吉利将来会考虑少量运用沃尔沃技术,因为吉利是大众化车型,用不着太多世界顶级技术,还是要保持沃尔沃在技术上领先。

  李书福小档案

  出生年份:1963年籍贯:浙江台州吉利集团职位:董事长毕业院校:哈尔滨理工大学毕业

  燕山大学工程硕士学位

  经历:1984年~1986年,任浙江台州石曲冰箱配件厂厂长1986年~1989年,任浙江台州北极花冰箱厂厂长1989年~1992年,任浙江台州吉利装潢材料厂厂长1992年~1995年,国内著名大学深造1995年至今,任吉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

  风格描述

  李书福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经营管理方法的改革和完善、产品的更新换代和品质提升、经营规模的扩大和资本经营运作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

  他作风民主、办事果断。决策前他能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虚心听取专家学者和经营管理班子其他成员的意见,并深入实际搞市场调查和可行性研究,一旦决策则意志坚定、雷厉风行,不达目标誓不放弃。

  十几年来他的重大决策很少失误,使公司始终沿着正确方向保持高速增长。 资料来源:新浪财经

  “我从来就没给自己留过退路”

  记者:从当初一文不名到现在坐拥港股300亿元市值,即使不做并购沃尔沃这件事,你也非常成功了。但是现在吉利集团一年的销售利润,连养活沃尔沃的员工都不够,随时可能把吉利拖垮,把你一生心血都赔进去,你不觉得这是一场没有退路的豪赌吗?到现在为止,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也没有太多成功的范例。你有没有想过,万一失败了怎么办?

  李书福:如果是为了钱,我就不会来造汽车。2002年我就动了沃尔沃的心思,想把它买下来。那个时候吉利才刚刚拿到小轿车“准生证”,一分钱销售收入都还没有,已经投入20个亿,我早就把全部身家性命都搭上了。

  我还在开冰箱厂的时候,就将自己的车拆掉让工人仿造。当时想造的是中国自己的顶级汽车,打造一个像沃尔沃这样受人尊敬的企业,所以一开始才会注册波音汽车的商标。

  吉利买沃尔沃这件事,就是我多年的梦想。但另一方面,我们也是被现实逼到这一步的。中国的汽车竞争太惨烈了,如果不能尽早进入产业分工的更高端,迟早是死路一条。所以吉利如果还想生存下去,只有海外并购这条路可以走。用资本换时间,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在我们前面走出去的企业中,联想迈出了惊险的一步,悍马的并购是流产了。但不管多少次失败都不能否定一个共识,那就是融合、并购带来的多元化恰恰是产生伟大企业的摇篮。文化差异本身是好事,善加引导能产生混血的聚变。人类如果只在族群内部通婚,生出的是痴呆儿。我想企业也是一样。 文/据新华社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