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红罐王老吉生产商否认克扣亿元加班费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9日 07:54  南方日报
吴伟洪 摄 吴伟洪 摄

  加多宝近日的新闻都跟“亿元”有关。在向玉树捐出1.1亿元之后,加多宝集团被前员工爆出“每年克扣亿元加班费”的新闻。对此,加多宝方面予以否认,并称“这是单方面的说法”。

  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从去年起,红罐王老吉迅猛增长的神话,逐渐变得模糊。

  前员工爆料克扣加班费达亿元

  日前,红罐王老吉生产商加多宝集团广东分公司的员工向媒体爆料称,销售员工每人至少被克扣两三千元加班费,1万多名销售员加上各工厂的生产人员,每年就是近亿元。

  据爆料者介绍,加多宝从去年起强制推行的“综合工时制”,以及“大量使用劳务派遣工”是其得以成功克扣亿元加班费的原因。

  据称,实行综合工时制后,员工加班的双倍工资减少至1.5倍。而大量使用劳务派遣工,则是加多宝人力资源部与一些中介挂钩,收取进厂员工400元到500元的中介费以及其他一些费用。此外,在北京公司中,促销人员额定800元工资,因为是外包给“外包老板”,每个月都要扣掉三四百元,最终到员工手里的只剩下300多元。

  记者注意到,从去年加多宝上海区域的部分员工称被公司为避发年终奖“劝辞”的消息后,各地关于加多宝劳资纠纷的消息越来越多。除了年终奖风波外,去年11月24日,北京10名加多宝被“劝辞”员工在加多宝集团的公司大门口抗议。与此同时,杭州、上海和东莞也有多名员工声援抗议。不过有爆料指,网上相关的负面消息都被加多宝集团的公关公司“清理”了。

  有知情人士表示,劳资纠纷的源头起源于去年国庆,当时加多宝方面实施综合工时制,导致员工加班费大减,许多员工拒绝签字,该部分员工被人力资源部“劝辞”。

  据悉,在北京加多宝部分员工多次去北京亦庄开发区劳动局反映情况后,北京加多宝集团人力资源部承诺不再实行综合工时制度,并将10月份扣掉的加班费补上,但是对“劝辞”员工补偿没有达成协议。

  加多宝方面否认克扣说

  “人事上这么具体的问题很难很快答复,但加多宝集团所有操作都是合理合法的。”加多宝集团传讯部经理田威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对是否存在“强制综合工时制”和“大量使用劳务派遣”的问题做出如上表示。

  田威称,加多宝是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操作的,不存在问题。而日前媒体上关于加多宝克扣亿元加班费的消息“只是单方面的说法”。

  而对于目前各地加多宝旗下公司劳资纠纷事件频繁的问题,田威认为,任何企业都有正常的离职,并且都会有一个正常的比例,“只是我们公司最近经常被拿来说事”。

  同时就加多宝集团一度聘请公关公司清理网上一切负面新闻的消息,田威也给予了否认。她称,加多宝集团从未聘请过公关公司做此类事情,会存在这种言论,一定是某些离职员工对公司存在不满,肆意向媒体诋毁公司的形象,就此事件,集团也会进行调查。

  目前,加多宝方面未就此事发布公开声明。

  市场:红罐王老吉增速不如前

  据一份公开调研资料显示,在罐装凉茶市场,王老吉仍占据了80%以上的份额。但它在去年也遭遇了增长变缓的局面。加多宝方面以“与2008年接近,没太大变化”回应了红罐王老吉在2009年的销量增长问题。

  分析认为,经历了2003-2008年的高速增长期,加多宝从去年起进入平台期。但同时,2008年下半年起,加多宝集团又全国范围内广泛招兵买马,“人员过快增长,而产品销量放缓,成为目前困扰加多宝的大问题。”广州连锁凉茶企业负责人黄杰夫称(化名)。

  一个明显的信号是,加多宝2007年的销售额为50亿元,2008年飙升至120亿元。而以往每年春季各项数据出笼时,“销量打败两乐,成第一罐”是加多宝非常中意的宣传点,而今年,销量的话题被避开了。有消息称,2009年红罐王老吉出现历史首次下滑,实际销量下降10%。

  “去年夏枯草事件对王老吉会有一定影响,这在其他凉茶品牌的销量上都有所表现。但加多宝的主要问题,还是因为产品生命周期已发展到平台期。”黄杰夫认为,单个产品走天下的模式在前两年全国网点并未铺开时可以得到明显的业绩增长,但当主要渠道建成后,可持续增长的能力明显不足,“快速扩张后水土不服,这也是部分广东凉茶不愿意走向全国的重要原因。”

  目前加多宝集团首个自主品牌“昆仑山”矿泉水已成为集团的重要营销产品。甚至在向玉树捐款时,加多宝也没有忘记宣传一把水源来自青海昆仑山的产品。

  但这个打着“中国最高档水”的产品一出生就遭到了业界的质疑:高端水市场有限,昆仑山没有明显的独特卖点,前途未明。中投顾问食品行业首席研究员陈晨则表示,以国外品牌为主导的高端水市场格局已经明朗,加多宝在渠道方面并没有明显的优势,短期内可能收益并不明显。

  劳资纠纷,或许只是加多宝集团在高速扩张后暴露出的冰山一角。

  月内出凉茶,

  霸王重拳挥向王老吉

  在洗护产品获得丰收后,霸王24日在其年度业绩报告中表示,拟月内推出一款新中草药饮料产品―――霸王凉茶。当天,投资1.8亿港币成立霸王(中国)饮料有限公司宣告成立,正式进军凉茶饮料市场。

  不过凉茶业内人士认为,靠差异化打开日化局面的霸王,在凉茶同质化竞争严重的情况下,开拓之路并不好走。

  据了解,霸王凉茶的包装也是以红、黄两种色调为主,铁罐装售价为3.5元。这些都与加多宝集团的红罐王老吉十分相似。有评论则认为,霸王凉茶无论从产品售价、包装,还是营销策略,处处都与王老吉有着不同程度的相似,大有叫板王老吉之意。

  对此,霸王方面的解释是为了易于令消费者接受,也适合在市场上进行大范围的推广。霸王集团首席执行官万玉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霸王凉茶沿用的是黄氏祖传配方,主要是罗汉果、冰花等食用性药材,原料都在药食同源名单内。同时公司将实行差异化战略,力求成为中草药养生保健饮料的世界级领导企业。

  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会长张俊修表示,根据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提供的统计,2007年凉茶(包括预包装和凉茶铺售卖)销量500万吨;2008年和2009年凉茶的销售量也在稳步上升,与可乐销量差不多。“预计今年中国凉茶品牌的全球总销量就能超过可口可乐”。其实目前,凉茶在欧美市场和东南亚发展势态也很好,仅欧美市场每年销售量就超过100万吨。

  “中国的凉茶市场高达上千亿,去年王老吉的销售额是100多亿,与第二名差距很大,这证明凉茶市场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霸王集团首席执行官万玉华认为跨界凉茶大有可为,并透露经销商十分乐观。在霸王看来,起在洗发水上的“密集广告、高渠道利润、大明星代言、差异化定位”一旦移植到凉茶业务,将获益不少。

  但广州一不愿具名的知名凉茶连锁企业负责人则对霸王的乐观态度并不认同,认为凉茶尽管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但就目前的市场格局而言,凉茶产品同质化的现象非常严重,市场中现已存在多个凉茶品牌。就广东本地而言,黄振龙、邓老凉茶、白云山、上清饮、以及盒装王老吉都是有力的对手;而全国市场上,和其正等凉茶也铺开渠道,另外娃哈哈也在去年拓展凉茶业务,甚至百事可乐方面也在内部称其的产品草本乐为“凉茶”。“王老吉在凉茶业地位难撼,怎样避免沦为多个二线品牌中的一个,是霸王亟须解决的问题。(记者 吴旦颖)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