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正一
在中国,很多人喜欢在“十一”结婚,娃哈哈和达能则选择在“十一”前一天“离婚”。
9月30日,达能和娃哈哈集团“高兴地”宣布,双方已于当日达成友好和解方案,达能同意将其在各家达娃合资公司中的51%的股权出售给中方合资伙伴。不过双方并没有透露股权转让的价格。该方案尚须得到中国有关政府部门的批准。
从双方宣布分手时的情绪来看,这或许不是坏事。扔下这场旷日持久的纠纷后,达能和娃哈哈都可以轻装上阵。事实上,他们已经在新的市场展开了竞争。
3年拉锯
达能和娃哈哈的“联姻”始自1996年,曾经是业内公认的“模范夫妻”。但是事实上,十年来在表面和谐背后,早已危机暗藏。
作为拥有51%股权的控股方,达能始终没有获得大股东应有的控制权。而对于法方所主张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决策流程,习惯于老总拍板的中方也颇为厌烦。
不甘寂寞的达能开始四处“花心”,先后并购乐百氏,“联姻”光明乳业、汇源果汁、梅林正广和等。而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则选择“体外循环”式的发展,迅速扩张非合资企业。
2006年,双方已经剑拔弩张。当年底,达能与宗庆后签署了一份协议,界定了解决非合资企业问题的方法、方式以及时间范围,一场纷争眼看就可以平息。但是强势的宗庆后很快就表示拒绝执行该份协议,令形势急转直下。
随后,在2007年4月,一个偶然因素令双方纠纷公开化。达能公司被媒体曝出欲以40亿元的低价并购娃哈哈非合资企业。此后的事态迅速失控,在老总们不顾身份公开相互攻击的同时,一场空前的法律较量拉开了序幕。
最终“达娃之争”演变成了两家公司长达两年多的全球范围“诉讼大战”。达能在中国、法国、意大利、美国、英属维尔京群岛不断对娃哈哈提起诉讼。两家都为此铆足了劲。达能2008年上半年财报显示,该公司有5700万欧元的其他运营开销“主要来自于非结构性的法律诉讼等相关成本”。但是达能的血本并没有换来法律上的胜利。在中国国内的官司方面,达能明显水土不服,连连败北,而海外官司也并不是一帆风顺。
这场纷争最终惊动了两国政府。在两国有关部门协调下,达娃双方中止了法律程序并开始漫长的谈判,直到今年9月30日。
何去何从
当商业回归理性,握手言和应是一条最好的出路。作为宗庆后,保住了自己的毕生心血,而放下法国式傲慢的达能,则终于可以摆脱包袱开始新的生意。由于双方对于最终的股权转让价格均守口如瓶,外界暂无法全面权衡双方的真正利害得失,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双方都将有新的开始。
对于达能而言,分手应该获得了一笔收益,刨除天价诉讼以及其他成本,盈余总该有一些。随着达能在全球市场的战略转型,借由这笔收益,达能可以在中国重新布局。
分手消息发布时,对于包括未来并购计划在内的财务方面的问题,达能均拒绝置评。不过达能发言人表示:“达能将加快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发展,主要将围绕四大战略性业务领域:新鲜乳制品、水饮料、婴儿营养品和医疗营养品,在这些领域中做大做强。”
目前,达能旗下部分产品在中国奶粉市场以及高端饮用水市场占有重要地位。在鲜乳制品领域,被迫暂时离开中国市场的达能碧悠酸奶,也于今年初重新亮相,在终端促销、广告投放上都花了不少力气。
而娃哈哈方近来动作也不小。过去几年娃哈哈每年都会推出主打新品,其营养快线等产品曾大获成功。而眼下娃哈哈推新品的动作更频繁,近来在茶饮料、植物饮料方面均有不小动作,广告投放也保持了以往的大手笔。显然,走出达能合资时代,娃哈哈的野心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