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色股份抄底海外另类样板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5日 15:51  《英才》

  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蔓延,80%的收入来自国际市场这一收入结构,让中色股份收入锐减,甚至利润归零。面对残酷的现实,该何去何从?

  文|本刊记者 贺大卓    出处|《英才》杂志9月刊

  这是一家与国际市场充分结合的企业,总经理王宏前总是习惯性地掏出手机,在一分钟之内,告诉你伦敦交易所现在铜、镍、锌的价格;

  这是一家谙熟国际市场游戏规则的企业,在国际谈判中,王宏前甚至会问到诸如劳工签证这类细枝末节的问题。

  不过,伴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蔓延,80%的收入来自国际市场这一收入结构,让中色股份(000758.SZ)收入锐减,甚至利润归零。

  8月11日,中色股份发布半年报,称报告期内公司完成营业收入17.77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6.27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96.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1.11%;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则亏损463.35万元。公司预计,今年1—9月净利润可能在3000万—5000万元之间,同比下降50%—100%。当日,公司股价下跌3%。

  这就是残酷的现实。全称为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的中色股份共有两大主业:一为工程承包,一为有色金属。

  同大多数国内建筑企业在海外遭遇滑铁卢一样,中色股份同样面临着“这两年不太好”的境遇。“金属价格跌到那种份上,上的项目半截都停下来了。我们手头国外的签约项目大概三四十亿美元,但执行不了。”王宏前言语中充满惋惜。

  至于有色金属行情,虽然目前有些许回暖,但盯着手机看价格的王宏前还是不住口的念叨:“现在锌的库存32万吨,而伦敦交易所正常的库存应该在15万—20万吨。”于是,他给出一个判断:“这一轮行情是热钱支撑,实际市场的需求支撑不了价格。”

  这是一位坦诚的总经理,正是因为他对困境的不加掩饰,让人觉得中色股份在经济危机中“挣扎”的意味变淡,反而平添了几分坚强。如王宏前所言:“不能指望公司的利润有多高,更应该看到的是公司在经济危机期间所积累的势能和力量。”

  不一样的抄底

  并购能够成功的原因,王宏前归结为低调——“我们的做法,花钱少,不起眼”。

  王宏前刚从澳大利亚回来不久,他此行的目的外界早已得知。6月3日,中色股份就对外宣布,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同意中色股份向澳大利亚锌矿企业TZN公司(Terramin AustraliaLimited)购买其增发股份1550万股,配售完成后,中色股份将持有TZN12.29%的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中色股份由此成为继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鞍山钢铁集团公司、五矿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之后,在澳大利亚成功抄底的第五家中国企业,是动用资金最少的一家。“我们才花多少?1000多万澳元,不过6000万人民币。人家动不动就几十亿、几百亿美元,我们不一样。”

  花钱少,成效却不一定有差距,王宏前口中的“不一样”并不是因为并购规模而气馁,却是其他公司难以复制的优势。

  在中色股份大厦顶层的展览室里,王宏前手指橱窗一一介绍:“我们有两个设计院,有施工企业、生产型企业,有矿产,有冶炼厂,挺全的。”他所谓的“全”指的是产业链。

  TZN现在有两块资产,除了在南澳的生产矿井之外,在阿尔及利亚还有一块已探明储量380万吨的锌矿,这是吸引王宏前注意力的焦点,也是能够充分利用中色股份优势的所在。

  “我的产业链全,可以往最前端走。从勘探开始不是最好吗?”这是能够低价抄底的原因,其意义却不止于此,王宏前认为,着手越早,风险越低。“勘探风险我们能控制住,比如说在澳大利亚,我们的人勘探和澳洲人勘探不一样,人家澳洲人来去直升飞机接送,一个人要花多少钱?我们几部车就好了。”

  项目成本就是这样计算出来的,产业链继续下探,直至设计、采矿、冶炼、建设……中色股份都能一一控制。

  倘若总结这一并购能够成功的原因,王宏前归结为低调——“我们的做法,花钱少,不起眼”。参与海外并购的央企大多谈判伊始就会受到对方诸多限制,在这种环境下,如果在行为上,或者谈判方式上暴露出控制欲望,很可能会遭受失败。

  对于阿尔及利亚锌矿的开发,王宏前早已设定了轨迹。2005年8月28日,中色股份位于蒙古的图木尔廷敖包锌矿投产,“我们完全可以复制蒙古的模式。”王宏前称,而可以复制的前提是“和中国政府关系好”。

  现在王宏前思考的是如何主导TZN的经营,“中色股份已经是第一大股东,董事会也介入了,技术委员会我们有人进去了,在慢慢的主导。下一步就力争主导,增持股份,在二级市场不断收购。”

  海外经营缺人

  “拿人家现成的东西,那样虽然省事,但是拿来以后怎么消化呢?”

  现在是一个海外并购风起云涌的时代,尤其对于国际资源的掌控,更多中国企业将其提上日程。然而,于王宏前而言,并购的完成并不是协议签署的那一瞬,而在公司平稳经营之后。

  中国企业还有更多的海外功课需要修炼,且不论并购,单单海外运营,很多企业就已遇到难题,1983年就进入海外市场的中色股份对此深有体会,王宏前的表述是:“难,难,非常难。”

  中色股份曾经将蒙古国财政部告上法庭,这段纠纷起源于2007年8月23日中色股份和蒙古国财政部签署的《稳定状态合同修改和变更协议》。通俗讲来,即“在人家的地盘上赚了钱,人家却把税收增高了,怎么办?”对于这次事件,王宏前的姿态是:“赢不赢就无所谓了,输了你就罚,反正我还有一半胜算。”

  如果细细考量中色股份遭遇的这次困难,发现这是被树为我国开发海外资源标杆的图木尔廷敖包锌矿,由中色股份控股子公司——蒙古鑫都矿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在该公司中,中色股份占据主导地位:王宏前任董事长,整个高管层只有一个蒙古人,如王宏前所言,中色股份对该矿的开发从勘探开始,“不是拿人家现成的东西”。

  而现在,很多企业的并购对象都是“现成的东西”,不过全球资源的现实状况是:“好资源20、30年前早被人家拿走了,我们现在拿的这些资源都是二流的,包括中铝、五矿。如果说从根本上把力拓控制了,代价多大?澳大利亚政府允许吗?英国政府让吗?不可能。”这是王宏前对并购对象的选择。

  更深层次的顾虑也在此:“拿人家现成的东西,那样虽然省事,但是拿来以后怎么消化呢?把这帮人撤了还是换了?很麻烦。”

  这确实是件麻烦事,对很多企业来说甚至是趟不得的浑水,但中色股份可以用26年的海外经验去弥补。中色股份现在80%的收入在海外,盈利接近百分之百在海外,由此不难看出中色股份对海外市场的深入。

  “我们的企业国内、国外都有,光有国内企业没用,因为国内的生产经营模式跟国外完全不一样;我们的技术工人有语言能力、商务能力,否则没法去国外。”王宏前去澳大利亚的谈判过程,问了很多澳洲政府官员从来没有遇到的问题,譬如税收问题、法律问题,包括中色股份员工的商务签证能不能办到这些事。在这些小事中,可能就隐藏着阻挠整合的因子,非亲身经历的人,大概不会如此细致。

  中色股份现在面临着一些难题,人才短缺排在第一位。“我也想派总经理过去,但没人可派。”想要在海外掌控资源不能完全靠当地,但国内外派员工出去久了想回来,“我们蒙古鑫都矿业的董秘32岁了,没有对象呢,怎么办?他就是蒙族人,能在那干活,别人替代不了。不能不让他回来,但回来之后谁去替他们又很麻烦。”王宏前一直挠头。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