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腾中重工详解收购悍马实情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6日 15:04  瞭望东方周刊

  收购完成后,腾中重工将先保持悍马在北美的市场,再逐渐向国内过渡,最终在2012年建成国产悍马生产基地,将生产中心逐渐转移到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的中国境内。这意味着中国最终可能成为供应其他市场的出口基地

  《望东方周刊》记者山旭、邢静 | 北京报道

  在6月10日本刊记者截稿时,腾中重工机械有限公司,这家此前一直默默无闻的四川企业已经在媒体的风暴眼中停留了整整8天。

  6月3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简称通用汽车)正式披露了悍马的交易细节:成立于2005年1月的中国民营企业腾中重工将获得使用悍马品牌的权利并获得其关键高级管理层及营运队伍。中方还将承续与悍马经销网络相关的现行经销商合约。作为整体交易的一部分,腾中重工还将与通用汽车就总装、部件和材料供应的长期合同进行磋商讨论。

  据通用汽车早前的声明,预期交易完成后,腾中重工将保持超过3000个在美的就业机会。但声明说,协议的最终条款尚待决定。

  中国民企收购世界知名汽车品牌的消息立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大多数声音则充满质疑:他们是谁?他们为什么这么做?他们凭什么这么做?

  面对质疑,神秘的腾中重工保持了罕见的低调:他们几乎拒绝发布任何相关消息。

  6月9日,腾中重工总经理杨毅接受《瞭望东方周刊》独家访问,打破沉默。他表示,在腾中重工的计划中,一旦交易完成,将在2012年前生产中国悍马。而在媒体猜测的几个国产悍马基地选址中,四川德阳已成为最后的选择。

  企业系浮出水面

  在宣布花落腾中重工之前,多家中国汽车企业都曾传闻有意收购悍马。其中,长丰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曾与通用汽车展开过初步谈判。这家湖南企业长期向中国军队供应猎豹越野车,但到2008年9月长丰放弃了谈判。

  随后,美国、中国、印度和俄罗斯企业一直被认为是悍马收购事件的主角。到2009年4月中旬,仅剩下三家竞购者参与悍马的最后角逐,他们的出价范围在1亿至2亿美元现金之间。

  来自美国的消息说,一位竞购者来自美国,另外两家来自海外。三家谈判者包括私募基金公司和个人。从6月公布的消息来看,第三家就是在腾中重工。

  根据公开信息,四川腾中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原名为四川腾中电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1月。

  4年之内,这家公司先后并购原四川长电电器有限公司、广元建筑机械集团公司、成都华锐特种汽车有限公司、新津筑路机械厂等大中型国有企业,成为一家以特种车辆、路桥构件、建筑机械、新能源设备等为主的重工企业。2008年5月,这家公司由成都双流开发区迁至新津工业园。

  按腾中重工的规划,他们将用5年的时间实现1000亿元生产总值。在汽车领域之外,它正在进军风电产业。

  腾中重工的迅速扩张是这家企业最为引人关注的焦点:2005年1月成立时,腾中重工注册资金仅为2100万元,后经过多次股权转换和2008年夏天两次增资,注册资金达到3亿元。

  虽然这个数字与悍马这个国际品牌并不相称,但细节显示,并不能通过这些表面数字来衡量它们的实力。

  以2008年最后一次收购为例,当时注册资金仍为2100万的腾中重工以超过1亿元的价格买入新津筑路机械厂。公开信息显示,随后腾中重工仅解决该厂员工安置就又花费逾5000万元,并投入巨额资金对技术设备进行了升级。

  在媒体看来,腾中重工的另一个秘密就是他的实际控制人李炎。根据本刊记者获得的信息,李炎曾供职于自贡市的公路管理部门,以工人身份辞职并组建了一家公司,承接公路维修业务。随后,他又在自贡开设了木材加工企业,并参与房地产行业和化工行业。目前,他仅在自贡的实业投资就超过10亿元。

  最迟在90年代后期,他开始尝试资本运作,创建四川华通投资公司––––腾中重工的大股东。根据来自腾中重工的信息,很有可能最后通过四川华通投资公司来实现对悍马的收购。而不久前,李炎控制的另一家企业刚刚在香港上市,仅据此可以估计他的身价应在数十亿人民币之上。

  目前,李炎和他的企业系统的全貌仍然是一个谜。但显然,腾中重工只在这个收购计划中扮演了一个前台角色。

  布局中国悍马

  “作为一家非上市企业,我们没有义务向公众披露财务状况等企业核心内容。”腾中重工总经理杨毅对《瞭望东方周刊》说,“但显然不能从注册资金来判断一个企业的实力。”

  对于外界质疑的资金问题,杨毅说,融资已经进入尾声,但在未完成前,细节不方便透露。他向本刊记者表示,之前传闻摩根士丹利和瑞士信贷将为腾中重工收购悍马提供资金支持,“只是一种猜测。”

  有关腾中重工收购悍马的另一个重大传闻说,中央部委曾拒绝了四川方面代腾中重工提出的口头申请。根据《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凡涉及1亿美元及以上的境外投资,需要国家商务部审批。此外,该收购因涉及企业产业规划及巨额外汇,应获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部委的认可。

  对此,杨毅称,他并不了解这个消息的来源,“我们正在按照程序办事,不存在先收购后审批的问题。只有谈判有一定成果后,才可能启动审批程序。”

  根据腾中重工的估计,在中国建设悍马基地,项目总投资大概会达到80亿元人民币,产量稳定以后销售收入可达几百亿元人民币。

  而通用方面向腾中重工提供的经验数据是,每生产一辆车直接促进1.2个人就业,生产10万辆直接带动就业就是12万人,间接就是12万个就业岗位,其中涵盖其他汽车配件产品,都要逐步转入国内生产。按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态势保守预计,间接拉动就业人数就有数10万。

  显然,这对正在完成“保增长,促就业,扩内需”任务的四川地方政府来说,是一个诱人的巨大蛋糕。

  另有分析人士指出,这桩收购案因与中国的环境政策抵触,可能搁浅。因为悍马一直以高耗油、高排放著名,而中国政府一直在鼓励小型车和电动技术等新型节能技术。

  “我和通用CEO聊天时,问他最希望悍马如何发展?他说,就是实现绿色悍马。”杨毅说,事实上悍马此前就一直在做节能减排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只是由于近年通用亏损严重而无法追加资金。一旦收购完成,他们将在绿色研究方面注入资金,激活这方面研究。“制造混合动力悍马、电力悍马,包括提高汽油燃烧率”,这些将使中国悍马更符合中国的环境政策。

  目前,奥巴马政府已公开支持悍马收购一事,美国军方也发表声明,澄清军用悍马不在收购案之内。

  杨毅说,虽然外界对审批程序存在很大疑问,但收购悍马目前一路通畅,不存在任何问题。“这个事情准备了相当长的时间,数个月。大家担心的这些问题,我们聘请了顶级的专家,都已研究过。”根据腾中重工提供的中介咨询团队名单,财务顾问为瑞士信贷,国际会计顾问为毕马威。

  国际法律顾问是美国希尔曼律师事务所,中国的法律顾问是君和律师事务所。后者是中国最早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之一,在香港和纽约设有分所,曾在达能娃哈哈诉讼中为娃哈哈提供支持。

  另外,汽车工业四院(洛阳院)和SPAC(斯拜客)集团为这次收购提供技术咨询。

  遭遇媒体突袭

  杨毅表示,因为双方签订了严格的保密协议,无法透露正在进行的谈判细节,“事实上之所以发布收购的消息,是因为美国国会审批中有这样一个环节。”

  腾中重工向本刊记者提供的信息说,此次收购将包括悍马的全部知识产权、现有百分之百的业务、包括悍马汽车生产线和模具等在内的一部分实物资产。通用汽车给腾中重工提供一些实物资产的选择,可有选择性地购买。

  杨毅介绍说:在收购完成后,腾中重工将先保持悍马在北美的市场,再逐渐向国内过渡,最终在2012年建成国产悍马生产基地,将生产中心逐渐转移到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的中国境内。这意味着中国最终可能成为供应其他市场的出口基地。

  “我们将全力维护悍马的品牌形象。”杨毅这样回答悍马是否将向平民化发展的问题。

  在不否认负责人对悍马的个人喜好之外,收购悍马还基于腾中重工对中国汽车市场的乐观判断上。

  在全球经济衰退时,中国是世界罕见的仍在增长的汽车业市场,特别是2008年中国SUV销量增长超过25%。在被印度厂商收购后,“路虎在中国的销量增长70%。” 杨毅说。

  腾中重工进军乘用车市场筹备已久。杨毅说,对于收购悍马一事,“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而腾中重工在过去的并购经历中,有迅速在陌生产业站稳脚跟的经验。

  不过,在收购过程中,一些问题仍让腾中重工感受到压力。目前国内媒体的质疑和传闻已经引起了美方的关注。美国国会专门有一个小组负责收集中国国内对此事的看法,腾中重工不得不一次次向其解释来自国内的质疑,“我们确实是一家民企,没有军方背景。国内都这样无端猜测,国外会怎么想?”腾中重工的内部人士抱怨说,这还包括毫无根据的传闻和不了解审批程序的判断。

  从2008年印度塔塔收购捷豹、陆虎起,利用欧美汽车企业经营困难的机会,世界知名汽车品牌开始向第三世界国家转移。

  来自腾中重工的内部消息说,双方目前已就细节开始实质性谈判。不过,从以往国内企业外部投资并购的经验来看,并非没有变数。不久前,力拓就撕毁与中铝已经达成的195亿美元股权交易协议。

  杨毅说,在收购悍马问题上,能想象到多大信心就有多大信心。不过对于这些雄心勃勃的民营企业而言,更严峻的考验还在后面。■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